诗迪作品展“天水无居•五洲同源”亮相鲁迅美院
0条评论 2014-08-14 11:20:55 来源:艺术家提供 

“纯粹的绘画”呈现别样的“天水无居”

作为第一个在国内获得美国宝石学院研究宝石学家文凭与珠宝学家文凭的中国人,诗迪现在的身份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珠宝协会理事。

为上海2010世博作 天水无居五洲同源系列1

诗迪曾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天水无居•诗迪作品个展”,作品曾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第七届全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中国百年水彩画展”等联展及其画册。这些作品全面展现了诗迪不同凡响的绘画能力和鲜明的艺术家立场,同时也为她带来了大范围的赞誉。 “她的作品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及多家国际艺术文化机构收藏,且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友好国家及人士,如法国总统府、法国总理府、法国参议院、美国、意大利、比利时等。”策展人范迪安馆长介绍说,诗迪已出版《天水无居•诗迪作品选》画册数本、《天水无居系列•诗迪作品选》邮集数册,5月8日,由范迪安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天水无居•五洲同源”诗迪作品选(第一册、第二册)将全球发行。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2010年5月,诗迪作品《天水无居•五洲同源》系列作品,作为唯一的一组艺术作品,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国红顶楼序厅。不容置疑,诗迪为此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她的认真和执著开始被更多的人熟悉和认可。《天水无居•五洲同源》系列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第一个冬季的雪水画出了一片玫瑰色的世界。用2009年阿尔卑斯山初冬的雪水画出了一片蔚蓝色的天地。用上海2010年除夕夜的雪水画出了一条橙黄色的江河。“我在所有这些不同的雪水中伴入了五大洲不同的宝石微晶,金生水,水生万物,这些雪水和宝石微晶创造了一个美好和谐的空间,来共同迎接上海世博会的璀璨缤纷。”诗迪说。此次展览《天水无居•五洲同源》正是继中国美术馆“天水无居”诗迪绘画展后五年来创作经验的一次总结,作品完整呈现了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展览布局通过诗迪的精心构造,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以现代艺术的理念和形式,显现着这位女艺术家追寻梦想的足迹。

“纯粹的绘画”是策展人范迪安先生对诗迪作品的评价。在他看来,绘画本来就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于是,“纯粹的绘画”是一种被中国先哲概括了的被称之为“天人合一”的绘画:“画家包容了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包容了画家。” 画家的热情和理性反映在其个性化的绘画语言中,在诗迪笔下,传递出了宇宙间的和谐的、美好的、没有污染的气息——她不是去画自己的所见,而是用心去承接自身流动的意象。“她从来都不想画象什么,却总想让画活起来,就象水中的天空和群峰;就象湖面上滑动的落霞;就象日出前如缕如烟的薄雾;就象南山晚钟在峰峦上的鸣响……”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认为,诗迪如一眼清水,天真烂漫,从无拘束,从无羁绊。正所谓——天水无居。

“把诗迪的绘画称为纯粹的绘画,或有可能提示进入她的绘画“世界”的路径,也为我们从常规视角欣赏她的艺术和避开常规作对话式的体察提供了可能。面对她的作品,我们面对的是一份活泼的天性。实际上,许江先生为她的展览题写的“天水无居”四字,也正暗含了这种意味与意思。”范迪安说。 

艺术家体悟:让绘画化入生命,一道生长

“每天清晨,有一种似笛、似钟的声音总是飘荡在四周,吹醒了沉睡中的我,一幕幕依稀仿佛的景象,常常使我忘了换睡衣就跑进工作室,去追捕它们……”说起绘画的初衷,诗迪介绍说,她并没有艺术学院正规的学习经历,而是跟随几位老师多年,从这些名师们那里,她学会了一种观看的眼光,这种眼光就是如何自信地看自己,如何捕捉在绘画中自然流露的一切。

对于诗迪的从艺之路,中国美术馆研究院徐虹直言:“我为诗迪的创造勇气感到惊奇,因为要拿起笔将一种通过自己眼睛和心灵获取的景象,用一种非常规的绘画语言来描述,确实要有些勇气。她虽然没有在学院里接受系统的绘画训练,但是有理解她艺术气质和趣味的老师指点,自己的努力加上老师的点拨,竟然就画出了这一大批画。”她认为,这些作品看来一挥而就,实际上却费时费力,画面的精致与她对每一部分和每一过程的把握有关,与她对材质的理解、研究和得心应手的运用有关。画面中的肌理表现非常含蓄,与一般当代抽象画强调肌理制作距离很远……“画家很清楚她画面的要求,她追求的是晶莹剔透而又丰富多变的画面效果。”

他的诸多名师之一、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告诉记者一个故事——在潘院长的教导下,诗迪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画了一大叠作品,斑斓浓郁、洋洋洒洒。潘说:“你怎么画得那么快?”诗迪不好意思地嚷着说:“乱画的嘛!我就是画着玩,给自己看。”在潘公凯院长看来,诗迪真画得不错,满纸大笔挥洒,水与色随即流淌碰撞、变化出梦幻般的青春诗意……几十幅看下来,都显得自然大气,没有一点做作,猛一看就像大师作品。老师对着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这世道,一不小心就掉下一个天才,以后我们这些专业美术工作者靠什么挣饭吃呢?”

潘公凯院长告诉记者,诗迪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画画随意任性,做人也任性、随意。画得开心、活得也开心——而这,正是艺术最原本的意义。

编辑:黄亚琼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