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的历史轨迹:邮票里的新中国发展史
0条评论 2014-09-30 09:03:46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江兵

T18 工农兵上大学邮票

T18 工农兵上大学邮票

创作者: 邹建军

全套枚数:1套5枚

发行量:4000万

发行机构:国家邮政总局

1976年9月6日,为了反映"文化大革命"中工农兵上大学的情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工农兵上大学》特种邮票,全套5枚。T18邮票全套五枚。分别为"满怀豪情上大学"、"革命理论指航向"、"大课堂"、"攀登科学高峰"、"当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套邮票反映了当时工农兵上大学的美好期望和对祖国的美丽构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背景

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从1966年至1971年中断了5年,全部高校多数停课。1972年恢复招生,狠批了所谓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废除了高考,实行推荐,名曰"工农兵上大学",被赞美为教育革命的伟大成果,定性为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

当时邮票的图稿被送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革命大批判组"征求意见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这套邮票很好,实行开门办学,把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批判了旧学校的三脱离状况"。1976年的故事片《决裂》反映了与旧教育制度的斗争,让工农兵直接上大学,其情其景与邮票第一枚"满怀豪情上大学"异曲同工。第三枚"大课堂",意识是被推荐来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大多数本来文化基础差,上了大学后一下被派往农村"学农",一下又安排到部队"学军",还要像邮票画面所表现的那样深入到厂矿工地"学工"。

T19 发展中的石油工业邮票

T19 发展中的石油工业邮票

创作者: 袁运甫

全套枚数:1套3枚

发行量:1050万

发行机构:国家邮政总局

中国邮政于1978年1月31日发行了发展中的石油工业这套邮票,全套六枚。分别为"钻机整体搬家"、"采油"、"油田建设"、"油田建设"、"输油"、"海上钻探"。

背景

解放后的中国石油工业,经历了最早的甘肃玉门油田,再到克拉玛依油田,有力的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在能源发面给中国的工业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一直到发现大庆油田,原油的产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每年急剧的增长也改变了中国原油基础落后的面貌。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后,石油堪探队伍进入了我国勃海湾地区,在1965年成功探明了胜利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 1976年,大庆油田的年产量突破了5000万吨,为全国石油年产量上1亿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发挥中央和两个积极性,以中国当时的石油部为主,又陆续新建了十多个大中型的炼油厂,以提高生产指标。自7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为了庆祝和纪念我国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邮政于 1978年1月31日发行了发展中的石油工业这套邮票,以庆祝石油工业发展的蒸蒸日上。这套邮票清晰地反映了中国石油工业从用进口洋油到自给自足,再到不断走向成熟化的发展过程。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