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风向标 10位70后艺术家市场分析报告(下)
0条评论 2014-10-10 17:15:28 来源:《Scope艺术客》 作者:刘震风

70后第一梯队,升值空间被行业看好

与许多中国画艺术家一样,徐华翎并没有签约代理画廊,由于其作品市场价格处于上升通道,很多持有其作品的画廊开始出现惜售现象,也造成了其在一级市场的流通量极为有限的局面,目前一级市场的均价格在每平尺5万元上下浮动。对于徐华翎的未来市场表现,可参照其前辈如何家英,徐累等50年代、60年代艺术家现在的市场表现,作为70后中国画艺术家中的第一梯队,其升值空间是可以预期的。

而对于徐华翎丰富的创作体系,藏家在购买时需格外关注作品系列的价格差异:现在在拍场见到的多为早期的"香"系列和"之·间"系列。"之·间"系列的作品是徐华翎系列中有开创性的作品,这类作品一出现往往创出成交记录。实际上对徐华翎各系列的精品,都不错的成交记录。象"香"系列中的精品在一级市场的价格都已达到十四、五万每平尺,甚至超过二级市场一些作品的价格。

受"新工笔"版块带动,价格快速上涨

徐华翎作品在2004年开始进入二级市场,当时的均价为每平尺4000元左右,2005年,价格迅速提升了一倍,每平尺均价超过1万元。2006年至2011年,徐华翎的上拍数量并不大,价格也基本稳定在每平尺1-2万区间内。2011年底,国内外多家重要拍卖行和美术馆开始关注中国当代水墨,二级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作为70后当代水墨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徐华翎在这一轮"当代水墨热"中迎来契机,不但作品上拍量和成交率大幅攀升,作品价格也随着水墨大盘水涨船高,迅速升至每平尺6万元左右,2014年上半年,均价更是达到了每平尺8.8万元。而在高价拍品方面,徐华翎有两件达到了132.25万元,分别是2013年保利秋拍中的《香》和2014年凤凰春拍中的《静心》,这两件也是徐华翎作品拍卖迄今的最高成交价。

根据拍卖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010之年,徐华翎的作品价格维持着比较循序渐进的增高走势,而到了2012出现快速上涨,最近两年的涨幅,更是超过了过去7、8年的总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源于"水墨大盘"整体走高的大趋势,而在大的水墨版块中,"新工笔"又是近几年里涨幅最大的水墨品种,"新工笔"作品创作周期长、对艺术家技法要求高,这些都决定了艺术家产量有限,另外,"新工笔"画作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价格还处于价格洼地,有较大的潜在升值空间,这也是收藏家比较关注它的原因之一。

投资建议:

"新工笔"被市场认可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藏家可用来参考的价值体系并不充分,在购入作品时,最好选择这一版块中最具代表性的成熟艺术家,徐华翎作为这一版块中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建议可快速持有。而考虑到徐华翎创作体系的丰富性,藏家在购买时需要留意的是不同时期作品的价格差异。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