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陆根:收藏毕加索的人
0条评论 2014-10-22 15:22:26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倪宁宁

10月的南京,短短5天内,近20万人涌向江苏省美术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三楼展厅,“向大师致敬——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毕加索、高更、马蒂斯、雷诺阿、达利、罗丹……这个秋天,他们来了,而且一下子来了10位,南京人自然不会放过。即便是展览本身具有超高的文化含量,即便是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由这个“景观”展现出来的文化热情,多少还是让人感到意外。

严陆根也感到有点吃惊,当然,更多的是欣喜。这个把毕加索们“买”进南京的南京人,觉得自己之前在艺术品收藏上付出的大把金钱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从600万美元叫到1100万美元,他把刚注册的公司都注销了

“向大师致敬——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大师云集,10位大师的27幅作品,基本呈现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世界艺术由印象派到后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基本脉络。其中毕加索是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展出的作品最多,而且《戴绿帽子的女人》是其晚年的代表作,价值连城。为了这幅画,严陆根付出了1100多万美元,因为资金原因,还不得不注销了一个刚刚注册的公司。

2007年春天,身为利源集团董事长的严陆根踌躇满志,走出百家湖,走出南京,前往海南拓展业务。通过考察,他看中了一个项目,便出资1亿元人民币,在当地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城际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但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

严陆根记得那天他住在山上的一家宾馆里,心里惴惴不安。很长时间,他都在等一个电话,来自美国苏富比的电话。苏富比要在当天拍卖会上,拍卖一张毕加索的代表作《戴绿帽子的女人》,全世界的很多买家跃跃欲试,都想据为己有。严陆根是其中之一。之前,严陆根和他的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反复研究比较这幅画——它的品相、价值、成长性,当然还有“安全指数”。前期工作完成后,严陆根把“单子”传给苏富比——600万美元。

“这幅画的起拍价是400多万美元,我的委托价是600万美元。”严陆根觉得这个价格并不保险,他提醒苏富比的工作人员:如果600万美元还没成交,就打电话给他。

正如严陆根所料,他接到了电话,而且一接到便没有松手。“价格10万美元、10万美元地被喊上去。”严陆根觉得这就像打仗一样,不能松气,气一松,溃败就会接踵而至。喊道800万美元时,严陆根,舌根有点发紧,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他的预期,他感觉有点吃不消。但是一想到机会难得——前些年,因为“大画”、代表作难现,他买到的只是一些毕加索的“小画”,他便硬着头皮喊下去。

1100万美元,落槌,最后的“喊家”是严陆根。

他打了胜仗,但第二天,他像打了败仗一样,从海南飞回南京,在这之前,他把刚刚注册的公司注销了——他需要钱。1100万美元,还不连佣金,好大的一笔钱啊!

“你知道现在的价格吗?”严陆根伸出一个手指:“一个亿,美金!”

无疑,这是一笔好生意,但是严陆根更看重的是它派上了用场,他把它带到南京,美术馆前的长队,体现了它的价值。当然他也很享受一个细节,当年他竞拍到这幅画后,此画的出让者——毕加索的孙女向他祝贺,并称他是“第一个通过公开渠道购买到毕加索作品的中国人。”

10多年前开始的收藏,为今天的产业转型预热

严陆根,这位“南京南”的地产拓荒者,去年底向媒体“预告”:脱离地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今年的一场“南京国际美术展”,则说明转型已是进行时。其实,10多年前,严陆根已经瞄上了文化,只是那时在他眼里,文化还不是一桩生意,由它体现出的更多的是精神或者说社会价值。

“我想建一座艺术博物馆。”严陆根说他的想法很简单,建博物馆就需要作品,需要尽量丰富的馆藏。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便开始了“收藏之旅”,从国内艺术作品开始,一点一滴,以至于到现在一发而不可收。

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严陆根对国内的拍卖市场缺乏应有的警惕。

90年代初,严陆根从广州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到了147张画。他很兴奋,一回到南京,就请南博的专家来帮忙鉴定。“一件都不对,全都是赝品。”严陆根当时就傻了,他花了100多万,每一件平均都接近万元。当时还是“万元户”时代,100多万,对他,对公司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他决定不碰国内的拍卖行,收藏的渠道,他只信任佳士得和苏富比。与此相对应,收藏对象他也选择价格更安全的大家。他根据市场数据,选择了位居前100的中国艺术家,目标是,收藏他们每人100幅作品。到目前为止,他收藏有齐白石作品近50幅,傅抱石作品60幅,其他如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等现当代名家的作品应有尽有。

不仅现当代,严陆根对中国古代大师的作品也很感兴趣。今年5月,法国有一场拍卖会,其中有不少是中国的古画,虽然价格高得离奇,但他还是把董其昌和石涛的各一幅作品拍了过来。“太难得了,中国古典艺术品太少见了,几乎见不到宋画。”

严陆根透露,快20年了,他手里八大山人的作品也只有4件。“收藏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多数时候,你只能等。”

由国内而国外,把更多的大师“带回家”

在涉足地产业之前,严陆根做过8年文化记者,他在业内外被称为文化商人。他喜欢读书,而且涉猎广泛,尤喜艺术,年轻时对西方的美术馆及其馆藏便很仰慕。他很早便有收藏西方艺术,甚至大师作品的想法,但是与世界的“距离感”,让他望而却步,直到有一天“梅摩指数”来到他跟前。

梅摩艺术指数,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梅建平和他的同事摩西教授共同创建的,通过跟踪同一件艺术品的重复交易记录,而构建艺术品价格指数体系。苏富比、佳士得,几乎国际上所有私人收藏机构都运用这个指数来确定艺术品的价格和市场趋势。2004年,严陆根在清华大学读EMBA,正巧,梅建平前来讲授投资学。

那是让严陆根难忘的一堂课。“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与他关于艺术品收藏的对话。”严陆根在课后趁热打铁,请梅建平为他开一个艺术家名单。“我还是老想法,100个艺术家,传统派50人,印象派及之后的艺术家50人,每人收100幅作品。”

名单到手后,严陆根开始按图索骥,并关注和跟踪世界各大拍卖活动。

严陆根和他的团队每年都要参加60场国际拍卖会。经过10年的积累,严陆根收藏的西方古典和现代艺术大师的油画、雕塑、素描,达到数百件。其中毕加索、莫奈、罗丹等大师级油画雕塑等达百件,16世纪到20世纪西方传统画派以及英法学院画派等名家作品达五百余件。

这次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的10件毕加索作品,是从严陆根收藏的40多件毕加索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集中反映了他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艺术风格。

多年的收藏,也有让严陆根感到遗憾的事,其中“梵高的缺席”尤为让他感到不甘心。“毕加索有4万件作品,梵高作品数量少,只有800多件,很少有人出让。”

今年本来有一个机会,梵高的一幅炭笔画《播种》在某个拍卖会出现,业内人士估计市场价大概200万美元左右,结果一路高拍,最后以800万美元成交。而严陆根的心理最高价位是650万。

明年会有更多的大师作品,梵高或领军

随着收藏品的日益增多,严陆根的“博物馆梦”已经实现。2004年,位于江宁的百家湖博物馆挂牌成立,免费运营10年,虽然人气看上去远不如江苏省美术馆的“大师展”,但是安安静静中,它已经成了“南京南”的一个文化地标,住在江宁的南京人已经习惯把它当作一个艺术欣赏的“根据地”。

“向大师致敬——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的成功举办,让严陆根感到很欣慰,他觉得这10多年花费的财力和精力都没有白费,“收藏看起来是私人的事,其实你把它亮出来,就是大家的事,就是我们南京的事。”

今年的大师展刚结束不久,严陆根已经开始盘算明年的大师展。如果有可能,明年的大师展争取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个大的进步。“如果有更新的收藏,我们可能把数量提高到50到100幅;今年是以毕加索打头,明年也可能是他,也可能是梵高或者高更。”

严陆根说,今年或者明年,争取能拍到一幅梵高的作品,实在不行,就向荷兰的梵高纪念馆借一幅来,大师展,梵高不能缺席。

链接

《戴绿帽子的女人》是毕加索晚年的作品,充满了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经典构成元素:经过巧妙解构的女人形象,强烈的色彩让人过目不忘。画中女子酷似毕加索的第六位情人方斯华姿·吉诺,毕加索以他如刀刃般敏锐果断的笔触,绘画出了这位毕加索情人中被公认的最聪慧的女性形象。这幅画是2007年春严陆根遥控指挥从苏富比美国拍卖会上拍得的,耗资1100万美元。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