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 调鹦仕女图
设色纸本镜框
RMB 2,500,000-3,200,000
谢稚柳早期尊崇陈洪绶,但极少绘人物,1943年谢稚柳与张大千结伴前往敦煌,得见古代壁画线描之空灵明快,赋色之灿烂辉煌,气度之高华超迈,故其人物仕女作品气息高古,开相妙曼,线条肃穆流畅,赋色明丽,格调清雅。与张大千相较,笔墨有生秀之韵趣,天真恬淡,如董香光之于赵承旨,各有妙处。
《调鹦仕女图》此画中仕女显见唐人风格,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对视的一双鹦哥,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此画笔墨技巧近法杜堇,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细劲流畅,富有弹性和质感,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设色鲜明,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浓艷中兼具清雅。此图仕女可谓洗尽铅华而雍容之相,妩媚之姿,自存于缣楮之中,腹有诗书气相华,良有以也。
本幅上款人徐平羽(1909-1986),曾任陈毅秘书,后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徐氏喜收藏,其书斋名为“玉莲斋”,又名“清箱书屋”,收藏了许多精品佳作。书斋中自明代、清代至现代的诸多大家都有所涉及。现代画家则大多与他有交往,如黄宾虹、吴湖帆、傅抱石、贺天健、谢稚柳、吴作人、黄胄、程十发等。
在上海老一辈的书画鉴藏家中,陆丹林先生(约1897-1972)是一位以收藏同时代友人书画而名标鉴藏界。他来到上海发展,逐渐远离政治圈子,加入著名诗人团体“南社”,并开始从事报刊编辑,先后曾主编许多报刊杂志。尤其以文史和书画刊物而闻名,堪称是当年国内和港澳两地的第一“名编”。
在陆丹林主编的诸多报刊中,先后有《国画月刊》和《蜜蜂画刊》等书画刊物。因为他曾经是上海国立艺专、重庆国立艺专等校的教授,又是当时著名书画社团“九社”成员、中国画会理事,并编著有《枫园书画录》、《红树室书画集》、《美术史话》和《艺术论文集》等书。所以他在当时的书画界和篆刻界极具“名望”和“人脉”,大江南北或海派京派的“一流”书画和篆刻名家,与他几无不熟且多有深交。
郁达夫曾在1938年题《红树室书画集》一诗中亦有赞曰:“不将风雅薄时贤,红树室中别有天。”红树室旧藏书画遗珍中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就是陆丹林对书画手卷这一形式情有独钟,几近“痴迷”。而本次两件长卷就是红树室藏品。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