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张大千 观瀑图
设色纸本手卷
RMB 8,000,000-12,000,000
黄宾虹和张大千分绘后合为一卷的《观瀑图》则是题跋者累累,计有易大庵、黄秋岳、许地山、沈恩孚、沈尹默、柳亚子、黄君璧、吴湖帆、夏敬观、邓尔雅、简经纶、杨圻、章士钊、向迪琮等等。
如果对现代艺林文苑稍有些熟悉的话,一定会惊叹不已,如此多的“一流”名人、学者和书法家竟然会为一幅应酬小品题诗作跋。尤为难以想象的事,这些题跋绝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天南海北之人集聚一堂,几乎是一次纸上的文人“雅集”。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领教了陆丹林当年的“能量”之大。在一件近现代的书画作品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名人题跋。从更深的层次而言,陆丹林对手卷的这一特有的书画形式的“把玩”或“玩赏”,其实是对一种日趋式微的传统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的向往和传承,鉴赏品位是一个鉴赏者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将画、书、诗、印合于一件长卷之中,也正是古典平面视觉艺术中的美学理念的一种完美体现。
在书画作品上或拖尾纸上作题跋古已有之,它盛行于明代初期,到晚明已经蔚然成风,几乎是每卷皆有题跋,但也多是数位雅道之友的题跋。而像陆丹林那样几乎将同时代的海内名人“一网打尽”者几无,如此累累长跋(而且还不止一两卷),也就他一人能够做得到。在叹为观止之余,也不得不誉之为“奇迹”。将一二件普通的书画小品,演绎成一场艺文雅集,一份友情记录,一种翰墨因缘,陆丹林做到了,而且在近百年中也只有他一个人做到了。
“虎踞龙盘何处是·悟园掇英走烟云”作为新金陵画派的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亚明主张“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鲜活的时代气息。时值新金陵派画家亚明诞辰九十周年,“悟园掇英”专场全部由亚明家属提供金陵名家书画作品。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