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拍卖现场
【导语】刚刚落槌不久的北京翰海2014秋拍以总成交20亿元的成绩为其20周年庆典划上圆满句号,从专场数、总标的数、总成交额等方面都高于其去年同期及今年春拍。从1994年成立到2014年,北京翰海拍卖走过了它的二十年,由秦公创建的“翰海模式”也对整个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此后中国拍卖“行家经营”的基础。
徐悲鸿《巴人汲水图》
1994年——1999年
90年代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内地第一场拍卖会的诞生,也成为当时最具尝试性、开拓性的大事件。随后朵云轩和中国嘉德也相继成立了拍卖行,直到1994年3月27日,嘉德举办了第一场拍卖会,被认为是中国拍卖业开始进入现代拍卖市场的标志,引起国内及世界的较大反响。
同年,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正式在琉璃厂挂牌成立,由秦公先生担任总经理,脱胎于国有文物经营机构的翰海,以“文翰咸集、艺海求真”为宗旨,开启新时代、新市场的探索。1994年9月18日至19日,翰海举行了首场拍卖会,共设“中国书画碑帖”和“中国古董珍玩”两个专场,上拍 460件,实拍 349件,总成交率为 77.6%,总成交额达 3336万元,这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在秦公先生的带领下逐步缔造了翰海在拍卖行业的重要地位,也奠定了中国拍卖“行家经营”的基础。
1999年,徐悲鸿《巴人汲水图》在翰海春拍以120万元成交,这也是此作品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到2004秋,再度被送至拍场的《巴人汲水图》在翰海十周年秋拍以1650万元天价成交,打破画家本身作品的拍卖纪录。仅仅6年后,《巴人汲水图》在翰海的拍场创下更为震撼的纪录,2010秋拍,徐悲鸿《巴人汲水图》以1.71亿元成交,打破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拍卖纪录,同时创下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这一纪录,成为价值时代最经典的标志之一,被誉为“11年130倍”的升值传奇。
编辑: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