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二十年——翰海的“拍卖路”
0条评论 2014-11-01 11:22:1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小水综合

2008年——2014年

\
清乾隆 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H39cm

2008年是艺术品拍卖的变革之年,金融海啸拍打市场的燥气与泡沫,也为行情划出清晰的分水岭,国内艺术品市场进入下行轨道,直到09年春才显现出回暖势头。翰海09秋拍22个专场总成交10.55亿元,创国内艺术品拍卖新高。其中,12件拍品成交价超过千万,三件珍品改写拍卖纪录。齐白石《贝叶草虫》以1680万元的成交价创齐白石单幅作品拍卖市场成交最高纪录。“清乾隆 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以1200万元起拍,8344万元成交,创国内瓷器拍卖最高纪录。
 

\
翰海2010春拍预展现场


2010年春季,“文翰咸集—纪念秦公先生逝世十周年专场拍卖会”在翰海春拍期间隆重举行,纪念这位为中国拍卖崛起与辉煌付出生命的前驱和领袖人物。纪念专场在6月6日晚间举行,整场拍卖历时两个小时,参与拍卖的每一个人,每一次举牌是竞买也是纪念。全场共59件拍品,获得1.8亿元的成交额,平均每件成交价超过300万元。翰海2010秋拍以完美的业绩为价值时代的拍卖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并清晰地显现出当下的行情,在资金流动性和精珍资源流通有限的双重推动下,价格体系全线上升。2011年春拍翰海的近现代书画也频频刷新纪录,黄宾虹绘画生涯中的绝笔精品《黄山汤口》以4772.5万元成交,刷新黄宾虹作品拍卖纪录。2011秋拍,吴湖帆《富春山居图》以9890万元成交,刷新吴湖帆书画作品拍卖纪录;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以2.3亿元成交,创傅抱石书画作品拍卖新纪录。

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年度词可归纳为“变”。宏观经济流动性收紧,对艺术品拍卖的连带效应逐渐体现,国内艺术品市场整体进入调整期。直到2013秋季,下行探底的行情渐趋稳定,市场的调整从价格转入结构。海外拍卖公司开始进驻内地,中国藏家则在海外拍场竞买西方艺术,国际的界限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渐淡化。2014年国内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市场上少了天价拍品的出现,藏家对精珍作品依然关注,出价也更为理性、谨慎,同时新买家的入场也为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

【结语】回望二十年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初创到繁荣,翰海在根深蒂固地坚守“文翰咸集、艺海求真”宗旨的同时,也在不曾间断地开拓与创新,而今年秋拍翰海所打造的新品牌“宝聚斋”,也是其创新中不可忽视的一步。在当今行情下,创新与转型也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张辉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