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来!艺术家教你如何打造不一样的“金瓶梅”(多图)
0条评论 2014-11-14 17:09:14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逗豆整合

新文人画朱新建
 

\
朱新建作品

朱新建,(1953—2014.2.10),江苏省南京市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质奖;作品《除三害》获全国少儿图画优秀奖。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老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与鲁西西》的人物造型,动画片《选美记》的造型设计获上海美术电影厂优秀奖及金鸡奖提名。曾赴比利时、法国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国家图画馆、比利时皇家历史博物馆、巴黎美术学院等机构收藏

\
朱新建作品

朱新建的美人图救赎的是现实生活压抑下异化、离散的人性。他直面人性的勇气和笔墨的彻底放松,使得文人画所具有的感性、爱欲和诗性成为维护人性尊严和完整的一道屏障,这其实是对新马的审美解放理论最有力的回应和证实。难怪山东友人说:要是没有朱新建,真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所以说,文人画不仅是自我的,还是公共的,是通过审美实现的对抗和反拨,朱新建的意义也在于此。也只有在这样的意义上,文人画和朱新建的意义才是可以解释的。

有评价曰:朱新建的笔墨,无论人物花鸟山水,还是电灯电话桌椅板凳,都依次走过了俗艳、含蓄、矫情和病态这四个审美层次的T型台。然而,当我们为他的真诚和磊落的生命表达而感动、而坠入他的“陷阱”之后,我们竟然发现,朱新建层层包裹的最后底牌,却只是无奈和悲凉的一声叹息。的确,“他出道以来就执着于中国画里边真正的文人精神的描写刻画,他坚信几千年中国书画笔墨里边自有一股孕育成精的横超直入、真如解脱、直指人心的力量。就是这位自称“脂粉俗人”的画家为寻找和修炼、获得这种力量,付出了我等“俗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不想替天行道,他也不想一厢情愿地去教导和化育无辜的百姓们,他只是执着地寻找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烦恼和快活”。他的真诚通过他的笔墨传达给了我们,我们也为他的真诚所感动。”正是朱新建图尽妩媚繁华而现无奈和悲凉的真诚,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再次开掘了文人画的精神旨归和公共价值。他以超凡勇气和非凡才华描画的当代俗娘构建的时代图式既承接了文人画的核心价值观念,又化马蒂斯、莫迪里阿尼甚至马列维奇等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形式于毫端纸面,从而让它具有了现代意义。使中国文人画的薪火相传有了让人惊叹的时代形态,而他的病手亦让人们悲呼这种传承的艰难。庆幸的是,朱新建已经完成一个艺术家被质疑、被争议到被认同的过程,更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他的价值和艺术的要义所在。薪火相传的星星之火在万千粉丝那里已经化成万千火种。

“有趣”的戴敦邦
 

\
戴敦邦作品

戴敦邦,中国著名国画家,号民间艺人,江苏镇江丹徒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任《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美术编辑,1976年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擅人物,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画风雅俗共赏。这些年他画出了《红楼梦》、《金瓶梅》、《聊斋》、《西游记》、《西厢记》、《长恨歌》等四十余部大型画册。

\
戴敦邦作品

戴敦邦先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所谓“有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中所描述的社会场景及人物命运很感兴趣,有一种追索宏文大义的自觉意识。对当下社会底层的平民生活,他也很感兴趣,以一个饱经风雨的老画家的敏锐和同情心来观察世态百相,从中体察民情,感受民风,并通过作品来表达民意。甚至在一些细节观察中还表现出一种很单纯的童趣。二是他一直自称“民间艺人”,并刻了一方闲章,在作品上首鲜亮地钤出一颗赤子之心,他所作所为也都在践行着这个称号。蔡若虹先生曾评价说:“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人品高于画品的艺术价值观。”

戴先生曾接受过作家出版社的邀请将与刘心武合作创作一本《金瓶梅》的人物评传。这本评传,刘心武以文字来评论,戴敦邦则以画来评说。他的修养颇深,能接受民间画的影响。在绘画的表现方法里都有着新的开拓。以人物画为见长,长于人物的神态,善于点染,线条强烈,描写尽致,使其画自成一格,标志着人物画的重大变化。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文化的传承在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不仅是他的艺术上的造诣深,更是他丰厚文化内涵的外延!

张文江 直面和挑战中国人传统观念
 

\
张文江作品

张文江,1954年生于郑州,河南安阳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任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协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河南省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

张文江先生近年以其深厚的传统功力,睿智的思想深度,坚实的造型能力和华滋的色彩风格活跃于画坛。他的作品涉猎仕女、佛禅、历史故事,古代人物,这其中的文化背景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次的挑战,当然也是一次次地沉淀和丰富,从而形成了其古雅典丽的画风。

\
张文江作品

张文江先生说:“以前是把传统拆开,重新组装。传统的东西需要积累、积累、再积累。西画可以靠天分、才气。国画家不行,齐白石、黄宾虹都是晚年成名。传统画家要积累不要急于求成。”

《金瓶梅》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世情小说,曾以禁书之称而被世人关注。画家张文江近年来把笔墨对准了该作品的人物,创作了一系列写意金瓶梅图谱,直面和挑战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对性的隐晦。 

编辑:黄亚琼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