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0月的香港秋拍中多位艺术家作品打破纪录,刚刚于纽约结束的秋拍也频现佳绩,现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上似乎一片繁荣景象。正处于市场调整期的内地市场今年也显得尤其活跃,市场一线艺术家作品集体减少,年青艺术家和抽象绘画版块成为主流,似乎每家拍行都蓄势待发,面对一大波拍品袭来时,秋拍亮点究竟是什么?现当代艺术版块哪家强?北京秋拍看……
嘉德:梳理梳理 没有学术梳理哪来未来市场?
杨飞云 《那时我们正年轻》
在拍品数基本保持不变的状态下,嘉德本季拍卖打破原有的以门类为划分的专场格局,而加强学术梳理,分别以"基石"、"承载"、"开拓"和"灵感"为名推出老油画、学院艺术、当代艺术和艺术设计拍品。同样类型的拍品一经梳理,似乎改头换面。本就科班出身,近年又常常在展览现场"学习"的嘉德油雕部门一把手李艳锋"研发"的这个"新产品"是否能成功,还需用户使用后才知道。
靳尚谊首件油画创作《和平的讲坛上》
在嘉德此次宣传上重点推出的《基石--中国前辈油画家专场》中,靳尚谊首件油画创作《和平的讲坛上》算是最有故事性的一件拍品,吴冠中一系列作品则以"市场绩优股"取胜, 80年代"天台系列"《山城鱼池》为其中佳作。而内地买家较为陌生的如丁衍庸,伍步云、李超士等艺术家作品这次恰恰是其中亮点,这些艺术家虽容易被内地买家忽略,却在香港市场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否是嘉德油雕版块进驻香港后带回来的"战利品"?
在油雕版块多年走稳定路线的嘉德深深了解学院艺术部分是内地油雕拍卖的核心。不仅不能缺"明星股",还不能忽略对年青艺术家市场的培育,此外,再来几件市场佳作便更是锦上添花。嘉德本季拍卖正是依照这个路线,在市场普遍反映难征集的情况下,依旧推出一件杨飞云 1991年创作的《那时我们正年轻》 ,此作是杨飞云从美国回来后创作的作品,也是唯一的一幅有艺术家自画像的作品。
"开拓--中国绘画的多元化探索"部分作品类型则紧贴一级市场作品,前两年市场"失利"后,嘉德一直在寻找市场突破口,这两年在当代艺术部分作品数量的增加也能有力说明。虽然"F4"等一线艺术家作品集体"消失",但却并不能说明嘉德征集不力。年轻艺术家作品和抽象绘画作品呈系列地"上场"是否可以正面宣告嘉德今年秋拍在此版块的良苦用心?焦点拍品中推出徐累的《霓石》,《霓石》从酝酿到创作完成历时5年多,是徐累的转型之作,5米宽的画幅,丰富的色彩和恢宏的造型,令站在这幅画的观者感到震撼。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