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他们可能成不了艺术大师
0条评论 2014-12-10 15:08:03 来源:99艺术网国际频道 作者:何姝、李洪雷
在刚刚结束的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以3.77亿的高价,成功拍得梵高1890年的画作《雏菊与罂粟花》。凭借这件作品的超高成交价,这位传奇的艺术大师再次成为了焦点。
 
然而,作品的超高身价往往让艺术品掩盖了作者本身,让艺术家在激烈的竞价声中变成了作品背后的影子。“传奇的背后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在这些传世的经典作品背后,究竟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又有哪些艺术家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艺术创作呢?
 
本文将带你走近四位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梵高莫奈大卫•霍克尼草间弥生,看一看他们心中的“艺术偶像”、良师益友、以及对其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和事。

最佳损友:梵高与高更
 
\
梵高《自画像》

梵高在人们心中的样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上面这张《自画像》。画像中,这位一生不得志的艺术家戴着帽子、叼着烟头,一边耳朵上还缠着纱布——这是因为他自己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
高更《自画像》

其实,这件事和另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梵高最亲近的朋友——高更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后者可能也是对梵高的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人。
 
梵高和高更相识于1887年的巴黎。当时,梵高为那些他称之为“微小大道的印象派画家”策划了一次展览。看到展览后,高更便设法用自己的一幅《马提尼克岛》换来了梵高的两幅《向日葵》,两人也成为了好友。
 
\
高更《马提尼克岛》

1888年2月,梵高决定搬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去创建他所谓的南方工作室。在他的计划中,这将是一个艺术家的乐园,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携手合作,互相启发。作为艺术品经销商,他的弟弟西奥同意尝试出售其作品。同年五月,梵高租下了一栋大楼的四个房间,而这座被称为“黄楼”的建筑,便成了他的南方工作室。为了说服高更也搬来这里,西奥承诺高更,每个月他可以用画作换得250法郎的津贴。于是,梵高开始画向日葵来为高更装点卧室,而这些向日葵系列,后来也成为梵高的传世经典。
 
\
梵高《向日葵》

那时,高更买了一包黄麻,两人便都用这种材料当作画布作画。由于布料的粗糙,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中都倾向于使用厚重的油彩和较重的笔触。不仅如此,在阿尔勒,梵高和高更也都画过类似的主题,如乡村的风景和人物。
 
1888年12月23日,梵高在精神错乱状态下举着刀子追逐和威胁高更。当晚梵高回家时便割下了自己的一块的耳垂,并把它送给妓女作为礼物。而高更则迅速离开了阿尔勒,返回巴黎。在阿尔勒居民的请愿下,梵高再次入院,之后,他又被转移到一家位于圣雷米普罗旺斯的私人诊所。正是在这里,梵高画下了传世名作《星空》。
 
\
梵高《星空》

曾为好友、最后分道扬镳的梵高和高更,始终没有逃脱对彼此的影响。由于梵高强烈的宗教背景,高更的作品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宗教题材(如他的《自画像》中的耶稣)。同时,他也开始采用更明亮的色彩,特别是黄色,以及像梵高那样“厚涂法”。而梵高则开始使用记忆中高更的绘画技巧,这使得他的画作写实感减弱,变得更加具有装饰性。
虽然关于梵高割下耳朵及其死亡的真相众说纷纭,但毋容置疑的是,在他短暂的一生里、在其艺术创作中,高更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编辑:何姝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