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他们可能成不了艺术大师
0条评论
2014-12-10 15:08:03 来源:99艺术网国际频道 作者:何姝、李洪雷
粉丝与偶像:大卫•霍克尼与毕加索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为配合不久前刚刚上映的BBC最新纪录片《霍克尼》(Hockney),日前,大卫•霍克尼接受了英国《卫报》的独家专访。当被问到“如果你可以邀请5个人晚餐,包括已经去世的人,你会邀请谁”时,大卫•霍克尼列出的第一个的就是毕加索,足见他对这位立体派艺术家的尊重和喜爱。

毕加索1939年作品
事实上,大卫•霍克尼的整个艺术生涯都受到毕加索的启发。从1980年左右开始,立体主义和立体主义的理论就已经成为他创作的坚实基础,无论是在绘画还是在摄影领域。毕加索对于霍克尼的艺术影响反复出现,它几乎是霍克尼年轻时艺术生涯的最好注解。

大卫•霍克尼早期作品《不戴眼镜的克里斯多夫》
霍克尼的创作受毕加索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在毕加索去世时后,霍克尼创作了两幅版画。后来,受到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973年创作的诗歌《弹蓝色吉他的人》的启发,他又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共20幅的系列版画作品。而华莱士•史蒂文斯创作这首诗的灵感,正是来自于毕加索的作品《老吉他手》(1903)。通过使用毕加索的各种图案,霍克尼在这些作品中探索了一个想象的中世界,而不是凭借理性的观察。

毕加索《老吉他手》
尽管这些版画是霍克尼艺术的重大转折点,毕加索的作品真正改变了霍克尼的写实风格是在1980年。当时,他被委托为埃里克•萨蒂的芭蕾舞剧《游行》做设计,而这部舞剧的幕布正是由毕加索于1917年设计的。此外,一个重要的毕加索回顾展正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这些都给霍克尼提供了新的灵感。

毕加索为芭蕾舞剧《游行》设计的幕布
在忙碌了一个夏天之后,他从伦敦回到洛杉矶,开始了他不朽的油画作品《穆赫兰道》(1980)的创作。正是从这时开始,他找到了以美学和立体主义为中心的新方向。

大卫•霍克尼《穆赫兰道》
虽然,霍克尼对立体主义价值观的分析和使用在20世纪80年代初最为显著,但在之后,霍克尼也并没有背弃这些理念。他以此为主题进行演讲,并发表文章。它们影响了霍克尼的摄影,甚至于他最近的影像实验,也是基于立体派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编辑:何姝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