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有绷带烟斗就是矮杉啊 !
其实我们的主人公是这位:
文森特•威廉•梵高
梵高先生太出名了以至于我都没什么可多说的了,但是他画技的逐渐成熟、色调的逐渐明亮、线条的逐渐扭曲是和他的精神分裂严重程度成正比的。早期梵高在博里纳日矿区传教时画的素描和在纽南画的《吃土豆的人》都是很中规中矩的:
为西恩Clasina Maria Sien Hoornik所画的版画《悲伤》
油画《吃土豆的人》1885
1888年,梵高先生来到了法国的南部阿尔,那里碧蓝的天空中悬挂着眩目火球,大地仿佛被炽热的阳光点燃,显示出强烈的色彩。梵高欣喜若狂,创作激情燃烧着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就在这里诞生了。梵高发自内心地说:“画面里的色彩就是生活里的热情。”同时,他也病的更厉害了,幻视幻听的现象愈发严重,也因此住进了精神病院疗养,但是使他流芳万世的画作也是在此时诞生的。
《星月夜》1889年 73x92cm 布油彩 现存于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
那么实际在梵高的视线中,他的星空是怎样的呢?
对,一切都是在扭曲的流动着。
传统的点线面已经不存在了,他的视界更像一个流动的时空,于是你看到他生命中最后的画作都是这样的:
《鸢尾》1889年 5月 【创作地点】 圣雷米 精神病院Saint-Rémy 【类型】 画布油画 Oil on canvas 【尺寸】 71x93cm 【现存】 洛杉矶 Los Angeles,Getty Center 美国马利布•保罗—盖提博物馆。
《麦田里的丝柏树》,1889,帆布油彩,油画尺寸为:73 x 93.4 cm。该油画作品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