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简单介绍几件草间弥生女士的事迹:
1、占领华尔街?我早就玩过了。
“烧掉华尔街,华尔街的男人必须变成农民和渔夫……用波点淹没华尔街男人赤裸的身体。”在华尔街的纽约证交所旁,4个裸女正随着鼓手敲出来的节奏扭动着,草间弥生在律师的陪同下,正向她们裸露的身体上喷着蓝色的波尔卡圆点。警察迅速驱散了他们。
草间弥生在纽约时的作品
2、安迪·沃霍尔·只是我的拙劣模仿者。
1963年年底,草间弥生举办了“千船会”个展,展厅内,密密麻麻的白色阳具突起物爬满一艘真实比例、全长10公尺的小船,周遭所有墙壁和天花板则封上999张这件作品的单色印刷海报。站在阳具挺立的“千船会”展厅,人们淹没其中,晕眩出神。 安迪·沃霍尔来到展览现场,惊叫道:“哇!弥生,这,是什么东西?简直太棒啦!”安迪·沃霍尔类似形式的展览“牛首交错”出现于1966年,草间弥生多次指出,“这明显就是在重复或者模仿我当年‘千船会’的创作手法。”(《南方人物周刊》)
《千船会》
3、“我比村上隆好多了,压倒性胜利!”
国际上对草间弥生作品的认定——涵盖五十多年来的水彩、拼贴、绘画、雕塑、装置及行为艺术——是最近几年当代艺术史上的事情。在长期被认作精神异常的放逐者之后,草间弥生如今被视作日本现存的国宝级艺术家。她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不断证明自己,和小野洋子等人共同见证了当代艺术史,并被选入全球百大艺术家(亚洲仅两位入选)。 2009年6月底,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 名艺术家调查结果。毕加索、塞尚名列第一、第二,中国无人入选,日本有4 位艺术家上榜:草间弥生、村上隆、杉本博司和野口勇。相比村上隆等人,“怪婆婆”草间弥生比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南方人物周刊》)
1969 年在纽约MOMA 的一次展出之后,草间弥生成为《纽约时报》的封面人物,其头版图片的副标题却是“但这是艺术吗?”。 这不仅是《纽约时报》的疑问,也是她毕生挚爱、美国著名艺术家约瑟夫·科内尔的疑问。她可以不在乎家人因为她的出格言行而与她断绝关系,也可以不在乎同行认为她为了博取声名变成了演员而非艺术家。但是科内尔的过世使她认为这是上天给她的惩罚,惩罚她没有将精力放在作品上而忙于哗众取宠。
草间弥生和科内尔相伴十年,直到他去世)
她销声匿迹回到日本住进精神疗养院,工作室就在疗养院对面,步行只需五分钟。她不看电视,不会用电脑和电话,甚至也从不去商场购物。她这一生最大的支出就是买下了工作室。她把精力都集中在了绘画和雕塑上,早上九点去工作室作画,午饭用五分钟解决,傍晚七点回家。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她过了四十年,爱丽丝再一次掉进了兔子洞。当被问及为何晚年作品一反以前的叛逆作风,形式上变得非常漂亮的时候,她说:“希望能把自己的感觉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大家带来幸福。”
可能看到这里,好多人还是想,不就是画圆点吗?这么简单我也会。早年间的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看过纪录片《草间弥生之最爱》之后,我被深深触动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被纷繁杂事所扰,想得太多,做的又太少。而草间弥生的神经性视听障碍虽说是一种缺憾,却也像是一份上天的馈赠,让她可以在纷纷扰扰的世间保持一份难得的关注,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将其做到极致。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