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S2014】王中军:我从不进拍卖行 怕自己激动
0条评论
2014-12-12 18:16:34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戈戈整理
(拍摄/剪辑:韩罗林)
资深收藏家、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
2014年12月12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作为指导单位,99艺术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CAMS 2014)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转型:艺术市场的未来之路"为主题,聚焦"碰撞:全球艺术品市场新形象"、"融合:艺术市场经营的多元化"、"渗透:艺术收藏与消费的共生"三个主题论坛,旨在搭建中国艺术品行业领袖深层对话的高端交流平台,为中国艺术品行业把脉,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论坛的第三单元 “渗透:艺术收藏与消费的共生” 议题中,资深收藏家、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在主题演讲环节,即兴讲述了自己的收藏经,并笑言自己一直觉得拍卖公司是特别好赚钱的行业,在自己的理解中,拍卖行不就是两边搭线、中间挣佣金的嘛。自己特别羡慕这个行业而且一直也想做,直到今天听了很多拍卖行业人士大倒苦水后,才有了更多元的了解。
以下内容为文字实录:
第一次参加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之前也没有跟大家交流过。刚刚也听了很多拍卖公司老板分享的关于艺术品市场多元化经营的问题。因为我是做企业的,所以对于多元化经营很有感觉,我认为多元化经营确实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经历的。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拍卖公司是特别好赚钱的行业,拍卖行不就是两边搭线、中间挣佣金嘛,而且我特别羡慕这个行业,也想自己做但一直也没有做,今天听了大家都在诉苦,也算是对这个行业的另一种认识。
对于收藏,我和刘益谦先生一样,消费的时候没有想太多。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一些藏家在收藏作品的时候有没有仔细的去研究这个作品并且分析它的来龙去脉,但显然我没有这么做过。
我自己是学美术的,很小的时候就画画,三年级进了北京市少年宫的美术班,那个时候一个区进少年宫美术班是很难得的。原来一直认为自己可以当艺术家,几经周折,后来又当了兵等等,最后自己做到了现在的样子,大家知道像商人一样,说好听点儿叫企业家。
刘益谦刚刚提到收藏和钱非常有关系。当年我在美国打工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收藏。那个时候每天要送十几个小时的外卖,但是我业余时间会经常去一些画廊和美术馆,那会儿完全不是为了收藏,只是为了去感受一下。最早我知道中国艺术家在美国卖油画感到非常惊讶,那位艺术家是艾轩的同学,当时他的作品就在我送外卖后街上的一个画廊里出售,标价为7000-8000美金,我想这作品怎么这么贵,我打工三个月才能挣到这些钱,心里特别羡慕。如果那会我有钱,我应该也会花8000美金买下这幅作品。
后来我回国创业非常顺利,买的第一幅油画是艾轩的,当然,那会儿我也不认识艾轩。只是我上学的时候比较崇拜四川画派,有何多苓、罗中立等,可惜我的绘画达不到他们的水平,但今天我已经不想能力的问题了。那时候我知道他们喜欢怀斯,我也喜欢怀斯,所以收藏他的作品更是顺其自然。记得买他第一张画时,我还托了熟人,市场价是一万五千块美金,给我打折是一万三千美金买回来的,之后我就把这张作品挂到了家里。我现在特别满足的是我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画家的画或者我能力达不到画不出的作品进行收藏。
我自己的收藏跟今天中国很多的收藏家是一样的,都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社会的影响来决定的。我原来收藏很多学院派,之后收藏很多当代艺术家,曾梵志、方力钧等人的作品我都有,后来常玉很火我就又买他的作品,今年我总共买了三张常玉的作品。
刚开始收藏对于我来说很兴奋,后来我发现自己是真喜欢。开始想常玉画的那么简单那么薄怎么就成为大家了呢?但是当我自己一直在欣赏的时候发现作品是真的好,每一个艺术家能有今天的地位是有一定道理的,绝不是靠几家人就可以炒起来的。今天中国资本市场这么火想炒一个艺术家没有大钱是不可能的,如果赚钱炒艺术品肯定不是赚钱的路子,收藏还是分享自己的心情。
我也曾有过买过很多年轻艺术家的阶段,说点儿私心那会儿真是为了赚钱,但我今天肯定不做这种买卖了。所以,现在在艺术品上我不考虑赚钱,我就是消费,就是要去满足坐在那叼支雪茄欣赏作品的那种神态美。
梵高《雏菊与罂粟花》 比预期低了1000万美元
关于前段时间在纽约苏富比购买的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10月份,我在香港苏富比预展现场转了一圈,很惊讶的看到了梵高的作品,即使是在国外的美术馆,梵高的作品也不容易见到,而且美国也只是几家美术馆拥有梵高的画作,于是我就向工作人员咨询这件作品的由来?
我觉得赚钱就是靠服务,当时我并没有想买,但是工作人员给我讲的非常细致,他的服务态度感动了我,我想我可以试一下,我自己当时想的价格是7000万美金到8000万美金之间,但是最后以5500万美金落槌,比我预期的低了1000多万美金时,我真的很高兴。
买完之后,美国的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报道的很精彩,内容也都很正面,大多数都是类似于“中国电影大亨买下梵高”这样的题目,评价也都很好,更没有人说我是土豪。当然,我最开心的是在他们的报道中,一段话说这个藏家本人是一个印象派画家,而且把我作品的价格都写上了。
其实我自己的作品也确实是一年一涨价,我所有的画都是捐掉的,报道里边也描述我画画的收入全部给自己的公益基金,我的公益基金只做一件事“零钱电影院”,用于贫困儿童的电影艺术教育。去年我做了27家,就是靠我画画的钱。现在也有很多人购买我的作品,他们认为我的作品有大师的感觉,挂在家里很有冲击力。
为什么买梵高?由于我这几年非常喜欢印象派,而且尺幅太大的作品我也接受不了,因为每一幅作品我都会想把它挂在家里什么地方,我觉得几十公分,一米左右,灯光一打,或者是挂在雪茄吧、书房、过道哪怕是洗手间的一个角上,这也是我对艺术品的理解,所以我最近买画越买越小。
早在去年我跟佳士得私洽买过塞尚、莫奈、雷诺阿,都没引起梵高这么大的反响,那是私洽,这是公开拍卖。而我也认为自己的画有塞尚、梵高、莫迪里阿尼的影子。
收藏是个人行为,当然这种行为也会影响到身边的朋友。我周边有很多买艺术品的人视我为老师,但他们比我更喜欢研究。每个人对于收藏是不一样的,但是我非常满足于这些年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收藏群体的培养,在各大拍卖行买画的人,大概有50个人是可能和我有关系的。当然我有私心想赚点儿小钱的时候曾签了一些年轻艺术家,也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很多艺术家在多年前还没赚钱的时候,买房子的钱就是用我付的定金买的,结果画没涨价,但当时买的房子涨了5倍。这个过程非常让我满足。
最近年轻艺术家越来越多,我自己关注艺术的精力也越来越少,只会在预展时去拍卖行,这是我的爱好,但是我不会去拍卖现场,到今天为止我从没有破例,我怕自己在现场激动,因为我是白羊座,所以我基本上是电话委托,因为电话相对来说比较冷静,我今年一直克制自己别买东西了,家里仓库里堆不下了,但还是没憋住。
编辑:成小卫
延展阅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