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墨与生命的绵延 “绵延:胡又笨艺术作品展”盛大开幕
0条评论
2014-12-21 17:11:4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2014年12月21日下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绵延:胡又笨艺术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盛大开幕。
宛若天石散落人间的纸质艺术
据了解,胡又笨的纸质艺术以中国传统的造纸技术为基础,以水墨的浸染为手段,以揉纸的皱折为造型,以对空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意识,走出了一条令人过目难忘、寓意生命绵延的视觉艺术之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著名艺术批评家高岭先生表示:“胡又笨的揉纸水墨画当年时逢中国水墨画面对西方艺术丰富多彩的视觉表现力而力图变革的时代,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借鉴与反思,是当时有志于水墨画变革的青年人的共同心愿。所不同的是,因为他从变革之初就将纸的材料作为一个纸和墨之外更大的空间中的视觉载体来看待,所以他变革和创新的起点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合理性,也为他后来十几年中将纸作为空间中立体作品的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大致可以将胡又笨这些年来的纸质材料的创作分为纸质浮雕式立体绘画、纸质雕塑和纸质装置这三个部分。起源于架上揉纸水墨的纸质立体绘画,用纸浆翻模的手法拓印现实中山石的凹凸造型,再根据山石的纹理描绘传统的山水图景,不仅丰富了山水的表现力,而且有凹凸起伏的纸质材料为基底,把观看者的视觉和想象引伸到画作之外,仿佛山水精神从有限的纸媒绵延到自然的天地之中,令人遐想无边。从凹凸的纸块再跨越到封闭、完整的纸浆雕塑,让取形于现实自然中的纸质山石与顺应山石和皱纸纹理而画写的墨色相应成趣,则宛若天石散落人间,可近目凝视,又可远观取势。现实与魔幻,天然与人工,妙想迁得,意趣盎然。”
探索水墨质材的各种可能
水墨在当今已经不是一种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了,发挥水墨的无限可能性是当今水墨创新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在胡又笨的展览中充分的显现出来。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著名艺术批评家王林先生表示:“胡又笨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从水墨抽象到材料抽象的演变过程。胡又笨以义无反顾的创作心态,来改变传统水墨艺术的观看方式,不断探索水墨质材的各种可能。他回到笔墨宣纸作为工具材料的起点,也回到真实的个人的此时性,以此介入当代文化与当下经验。近年之作,更是将水墨语汇与展示环境的结合作为载体,致力于营造浓烈而又深沉的空间氛围。其场域性所具有的文化历史感,与众不同而又耐人寻味。以至于参观者必须在地在场,方能有深入感悟与深刻体会。”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月1日。
宛若天石散落人间的纸质艺术
据了解,胡又笨的纸质艺术以中国传统的造纸技术为基础,以水墨的浸染为手段,以揉纸的皱折为造型,以对空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意识,走出了一条令人过目难忘、寓意生命绵延的视觉艺术之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著名艺术批评家高岭先生表示:“胡又笨的揉纸水墨画当年时逢中国水墨画面对西方艺术丰富多彩的视觉表现力而力图变革的时代,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借鉴与反思,是当时有志于水墨画变革的青年人的共同心愿。所不同的是,因为他从变革之初就将纸的材料作为一个纸和墨之外更大的空间中的视觉载体来看待,所以他变革和创新的起点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合理性,也为他后来十几年中将纸作为空间中立体作品的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大致可以将胡又笨这些年来的纸质材料的创作分为纸质浮雕式立体绘画、纸质雕塑和纸质装置这三个部分。起源于架上揉纸水墨的纸质立体绘画,用纸浆翻模的手法拓印现实中山石的凹凸造型,再根据山石的纹理描绘传统的山水图景,不仅丰富了山水的表现力,而且有凹凸起伏的纸质材料为基底,把观看者的视觉和想象引伸到画作之外,仿佛山水精神从有限的纸媒绵延到自然的天地之中,令人遐想无边。从凹凸的纸块再跨越到封闭、完整的纸浆雕塑,让取形于现实自然中的纸质山石与顺应山石和皱纸纹理而画写的墨色相应成趣,则宛若天石散落人间,可近目凝视,又可远观取势。现实与魔幻,天然与人工,妙想迁得,意趣盎然。”
探索水墨质材的各种可能
水墨在当今已经不是一种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了,发挥水墨的无限可能性是当今水墨创新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在胡又笨的展览中充分的显现出来。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著名艺术批评家王林先生表示:“胡又笨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从水墨抽象到材料抽象的演变过程。胡又笨以义无反顾的创作心态,来改变传统水墨艺术的观看方式,不断探索水墨质材的各种可能。他回到笔墨宣纸作为工具材料的起点,也回到真实的个人的此时性,以此介入当代文化与当下经验。近年之作,更是将水墨语汇与展示环境的结合作为载体,致力于营造浓烈而又深沉的空间氛围。其场域性所具有的文化历史感,与众不同而又耐人寻味。以至于参观者必须在地在场,方能有深入感悟与深刻体会。”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月1日。
编辑:李罡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