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北京和上海有一个名为“野兽派”的花店特别火。其主打产品是“永生花”,也就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干花,可以保存鲜艳、柔美的色泽质地至少3年。这些“永生花”色彩鲜嫩、润泽,造型舒展,姿态生动,几乎与鲜花无异。如此温柔的花朵竟以“野兽”命名,气质与名称的解读反差很大。这种反差和误解在美术史上并不鲜见,比如现代绘画流派“野兽派”。
崩溃记者起名“野兽派”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 年在巴黎举办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的作品,色彩奔放、直接,手法简练、单纯,挑战了观众陈腐的审美观,在展览中引起轩然大波。现场的一位记者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后在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铜像,感觉紧绷的神经得到了抚慰,不禁惊叫:“多那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被关在了野兽笼中!”“野兽主义”由此得名。
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像日光一样的效果。”可见与日月争辉,是野兽派画家追求极致美丽的野心。
绘画的风格特点
野兽派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其画风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远近比例和明暗法,采用平
面化构图,运用更为简练的线条,强调绝对单纯的色彩,使色彩不依附于任何自然形态。
光线:野兽主义运用色彩本身具有的明亮度表现热烈的日光般的效果。
色彩:比“后印象主义”更为单纯、强烈,正如马蒂斯所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将蓝﹑红﹑绿并列融合。”
马蒂斯与艺术结缘
在野兽派诸多画家中,有一位戴着金丝圆边眼镜,举止文雅,谈吐斯文,俨然“法国徐志摩”的画家马蒂斯。他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其外表根本与“野兽”二字不沾边,尽管其内心深处燃烧着炽热、强烈的创造激情。
这位大家的从艺之路当年差一点被遏止。其父母不希望他以后当衣食无靠的穷艺术家,而是希望他成为律师。高中毕业后,他被送到一个律师事务所做书记员。可想而知,他肯定感觉自己像一头被困在铁笼中的猛兽。不过,他最多是一只病兽!他自幼体弱多病,也是因为生病而改变了人生。21 岁时,他因患阑尾炎住院。其母为了让他消磨在病床上的时光,竟给他带去了颜料和画笔。马蒂斯自此痴迷绘画。从此法国少了一位律师,而世界艺术史多了一位大师。
名作赏析·马蒂斯《红色背景的绘画》
作品在色彩上,用大块的红色与绿色支撑起整幅画面,再搭配少量的蓝色与黄色;造型上,以曲线为主,花纹、树桠、藤蔓相互交缠,而窗格、桌子和椅子的几道直线稳定了整幅画面的结构,使整幅绘画既强烈又和谐,既生动又统一。
《红色背景的绘画》,油画,1908 年,现藏于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马蒂斯曾说过“我希望我的绘画像一把舒适的扶手椅”,他的确做到了。欣赏马蒂斯的作品,我们并不觉得狂躁不安,反而感到安静、恬适,这才是“野兽主义”绘画的真谛,那就是对于美丽与和谐的极致追求吧。
编辑: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