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之徒、陈丹青之师、传统文人最后的即位者——木心
0条评论 2015-03-02 14:09:1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孙毅整理
\
木心和陈丹青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木心
 
在陈丹青编著的木心《文学回忆录》中,展现了一个才情全面的现代文人。从诗歌到文学、再从哲学到艺术,木心用着自我“怪癖”的语言去修饰他对于各种知识的理解。在他眼中,爱是艺术,艺术可以拯救人类。而普普艺术、观念艺术,是浪子,闯出去,不管了。现在浪子可回头,重整家园。
 
木心博才多艺,可用多种手法去描绘内心感受:诗、散文、小说、文论、戏剧、音乐皆擅,绘画只是其中之一,也是他初入艺术创造之门首先掌握的一门专业,但他相当看重自己的画家身份,绘画在他全部的艺术成就中,其地位与文学不分伯仲。他说过,“文学既出,绘画随之,到了你们热衷于我的绘画时,请别忘了我的文学。”反之,热衷于他的文学时,亦须记住他的绘画。木心的绘画表现的大多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山水。他的创作受到其师林风眠的影响。这种绘画面貌源自于他的精神世界——既有古希腊的高贵与静穆,又有《诗经》的世俗之美。无论在文章中还是在访谈中,木心也毫不掩饰对中国山水和中国水墨的喜爱,尽管他早年在上海美专和杭州艺专是学西画出身。初看他的水墨绘画,令人耳目一新。这不是流俗的套话,他采用的是宣纸、毛笔、墨色,但基本上全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触,构图的视角则完全是西画的方式。他的画风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以具象为审物表意的主要依托。
 
虽然木心无论在文学还是绘画中,都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平静,但其人生经历并不是那样一帆风顺。从早期的学生运动——涉嫌“里通外国”而被看守半年——文革期间的入狱18月——海外的流亡....整个动荡的历程也未消减其内心的平静,仍然会写到“从前的日子很慢,车慢、马慢、连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