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 解密「大眼睛」
0条评论 2015-03-05 10:08:59 来源:《典藏投资》 2015年2月 作者:文杨椀茹,图Catchplay

\
大眼睛是玛格丽特终其一生的创作主轴,而晚年的作品确实不如早期那般撼动人心。(翻摄网络)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这句话是否也适用在提姆.波顿(Tim Burton)执导的《大眼睛》(Big Eyes)主角夫妇─玛格丽特(Margaret)与华特.基恩(Walter Keane)身上,着实让人难以定论。这起美国艺坛上最知名的冒名创作风波,起始于1960年代并持续纠葛到1990年方歇。而随着去年底电影上映、以及饰演女主角的艾美.亚当斯(Amy Adams)甫因此片获得2015年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等因素,让沉寂多年的事件再度成为话题。

究竟是谁的「大眼睛」?

1960年代,美国大众生活当中最广为人知的艺术形象之一,莫过于基恩的大眼睛;民众可以在各式商店购买到各种形式的大眼睛产品,在医院的候诊间也能看到那对楚楚可怜的大眼睛望着你。就连导演提姆.波顿都说大眼睛是他回忆起童年时光,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影像。然而,这双无声的大眼睛却衍生出一桩离奇且争议不断的剽窃疑云。

艺术圈的佳偶基恩夫妇在声势如日中天时惊传婚变,多年后对簿公堂争得不是财产,而是画作的归属;他们皆声称自己是大眼睛的作者而闹上法庭。在艺术圈中,不管出于有意或无心,买卖伪作时有所闻;但是张冠李戴,倒是很罕见。尽管在当时的诉讼已作了判决,作品系出自于苦主玛格丽特之手,而华特多年来的欺世盗名行径被戳破,顿时成为可憎的诈欺者,喧腾一时。

由于华特已于2000年过世,并可说是穷困潦倒。所以,电影《大眼睛》脚本的取材全来自于年近90高龄的玛格丽特单方面访谈,也因而引发两派论述;部分声音认为这件事情恐失偏颇,玛格丽特或许并未真正交待清楚所有的来龙去脉。因此,「大眼睛」的身世之谜,又引发各界关注与讨论。

电影叙述华特在市集上发现了刚失婚、育有一女的玛格丽特在街头画人物肖像勉强度日,而据他观察,玛格丽特确实有很好的绘画潜力与个人风格。喜欢艺术但不甚有天分的华特,却佯装成艺术家掳获佳人芳心,两人在1955年结婚,都是对方的第二春。婚后的玛格丽特一律在作品上署名夫姓基恩(KEANE),未料竟造成作者到底是谁的暧昧解读。直到两年后,当她被华特的朋友问及是否「也」画画时,才惊觉自己的丈夫竟一律对外宣称:他,华特.基恩,是这些大眼睛流浪儿的创作者。

「说」出来的艺术

本业其实是不动产经纪人的华特,靠着舌灿莲花的话术成功地打响名号,这股基恩旋风迅速地袭卷市面,一系列有着不成比例大眼睛的流浪儿童,其强烈的孤独感,带给大众全新的艺术感受,连张贴的宣传海报都被民众争相撕走收藏。面对华特的混淆视听、突如其来的佳评如潮与市场热烈买气,加上当时的社会对于女性艺术家还多抱有歧视观感等种种因素,使玛格丽特似乎也不得不听从丈夫继续进行这种分工模式;她之于华特而言,就此从枕边人变成捉刀人,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终日只能像女工般不断赶制作品供华特展售。倾诉内心情感的大眼睛,是灵魂之窗;然而,丈夫透过大眼睛,却只看得到堆叠着金钱与名声的肤浅前景。

华特身为中介商的优异口才,不断地派上用场,他在《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的访问里表示,「这种创作是源自于我在欧洲学习艺术时难以抹灭的回忆,那些饱受二战伤害、蹂躏的无辜儿童,带给我强烈的冲击。他们的眼睛里都潜藏着人类的疑问与答案,如果一个人可以看到这些年轻生命的灵魂深处,那他根本不需要指引人生的地图。我也想让大家都能理解他们的眼睛;我要让我的作品重击你们的心灵,并让你们由衷喊出『要做些改变!』」甚者,他益发自擂「没有人能像葛雷柯(El  Greco)那样画眼睛,也没有人会画出基恩那样的眼睛。」因此,这种古怪的作品,即便未曾受到艺坛人士的肯定,但社会大众却很买帐,他一跃成为当时最受争议却也最成功的艺术家之一。

华特善于媒体炒作、积极曝光,塑造自己极具大爱慈善的温暖形象,也经常在镜头前摆弄自己专注作画的风采,强化大众对他的好感;让这些满溢着「人道关怀」的作品不断地送进各大美术馆、基金会与公家机构收藏。相当有生意头脑的他也深谙市场行销,结合当时最新的印制技术,将作品大量印制成复制画、海报、卡片甚至是碗盘,铺天盖地出现在各处。连普普艺术大师沃荷都在1965年的《生活杂志》中称赞:「我认为基恩所做的一切非常棒,他如果不好,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

破裂的婚姻与谎言

一幅油画动辄5万美元起跳的市场行情以及衍生的庞大周边产品,让基恩夫妇赚进大把钞票、跻身上流社会,坐拥豪宅名车、与政商名流交际往来。然而,依附在集财色酒气于一身的双面人丈夫身边让玛格丽特痛苦万分,建构在竞逐名利的表象婚姻终告破裂,两人在1964年分居、翌年离婚。玛格丽特与女儿远走夏威夷,却仍然要提供作品给华特贩售。身心俱疲的玛格丽特终于在1970年对外公布她才是「大眼睛」的创作者,却未受到前夫华特的善意回应;华特甚至还在《今日美国报》(USA TODAY)登文,指称玛格丽特的这番荒谬言论始自于她以为华特已经过世,因此谎称自己是作者,想谋夺他的名利。

于是,玛格丽特在1986年控告华特与该报社诽谤,并指出后续仍提供画作给华特,系出于华特的恐吓,她担忧自己与女儿的性命受到威胁只能痛苦地持续配合。由于对簿公堂的两人各执一词、难以定夺,法官于是裁定让两人直接在法庭上用一小时的时间作画,藉此判断谁才是这些绘画的创作者,犹如中国传统戏剧中最经典的「滴血认亲」戏码就此上演。玛格丽特于53分钟内完成一幅经典大眼儿童,至于声称突然肩痛到无法提笔的华特自然是交了白卷。谁才是这些大眼睛的正主儿,昭然若揭,玛格丽特夺回了该属于她的名声,电影至此落幕,结局大快人心。

来自另一方的鸣冤之声

而就在玛格丽特表示极为激赏饰演她的艾美.亚当斯精湛演技,以及克里斯多夫.华兹(Christoph Waltz)诠释她穷凶恶极的前夫华特多麽丝丝入扣的同时,华特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女儿苏珊(Susan Hale Keane)也在网络上发声,她认为基恩家族的声音始终都没有得到剧组的回应,他们旨在消除媒体所塑造的神话,因而撰文为华特抱屈。

苏珊为父亲华特大鸣不平,反咬根本是玛格丽特剽窃了华特的艺术。她表示华特从不吝于公开宣扬继母玛格丽特对于他在创作上的贡献,他们长年来一起工作,彼此互为艺术家与助手的关系从来就不是秘密,而且早期的作品都是两人共同署名。

父亲华特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涵养与表现能力,早在结识玛格丽特之前,他就已发展出大眼睛的概念。玛格丽特是在华特的展览上与他相遇,那时她不过是个曾经在婴儿家具工厂做事的女工,并在街头画人物速写,而且没有一件作品有所谓「大眼睛」的风格。两人交往后,华特便视玛格丽特为助手,亦全心地指引她创作的方向;苏珊表示她在旁见证了慧黠的玛格丽特在艺术造诣上大幅精进。

另外,她也提出华特与玛格丽特画风的差异:华特不追求细腻的结构与笔触、有意识的使用对比鲜明的冷暖色调、采用夸张的透视法延伸空间感,并以黑色的轮廓去框描主体,因而能吸引观者目光。而玛格丽特的用笔较为柔软、色彩涂抹薄浅、明暗对比单调,她当时的人物表现是近似于莫迪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那样纤细、长着杏眼、带有理想化的风格。不过,在华特的指导与熏陶之下,加上玛格丽特杰出的模仿功力与自我锻链,使她逐渐地抛弃自己原有的风格,掌握到华特所开创的大眼睛风格,乃至于后来竟可以表现得比他还要优异。

此外,苏珊坚持认为父亲性情极度温和,绝对不是暴力分子。玛格丽特声称说受到生命威胁的那些言论,全都是她信口捏造的。至于最让人不解之处,就是华特若真的是大眼睛风格的创始人,为何不干脆在法庭上作画与玛格丽特一拚高下?苏珊则表示华特就是苦于肩伤所困而无法作画;其次,他自己也认为所画的大眼睛已不及玛格丽特。然而,苏珊也提及,尽管两人最后为了作品主权而反目,但仍不难看出艺术家对于成功事业的满足感,其实超越了对自身艺术成就的肯定。

在官司之后

对比两方说法可说是大相迳庭,华特究竟是女儿所认为的哑巴吃黄莲,还是前妻口中的跳梁小丑?让大家有如雾里看花。可以确定的是,自从诉讼结束后,华特再也没有对外公开过任何一幅大眼睛的作品,他在艺坛就此一蹶不振,并在2000年过世。反观玛格丽特的际遇则可说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能名正言顺地持续画着让她声名大噪的大眼睛。1992年,玛格丽特更在旧金山成立了自己的画廊─KEANE EYES GALLERY,除了能欣赏她的作品之外,观者当然更可以在此购买作品,包括绘画、素描、画册等各式出版品,甚至还有雕塑。一如她的前夫善于以商业化思考来经营自己的品牌,还提供在在线一览各件作品与售价甚至可以直接网络订购。

然而,走出阴霾的玛格丽特,艺术发展范畴由可怜的流浪儿扩展到对欢愉、纯真的孩童、动物描绘,大眼睛依旧闪烁晶亮、画面走向甜美温暖,却也少了些韵味而偏向庸俗的装饰风格绘画。因而也被许多人质疑原存于最初作品中的张力与渲染力,似乎伴随着两人婚姻关系的结束而荡然无存;早期流浪儿传递给观者的孤寂、不安、惶恐等强烈情感冲击已远逝,难道玛格丽特的艺术花朵,只能从痛苦中汲取养分而绽放吗?话题性十足的「大眼睛」,其热度却未反应在艺术市场的价格上,仅偶尔出现在拍卖市场、约20笔的零星成交纪录。

直到现在,玛格丽特仍表示,她依然没有头绪究竟是什么促使她开始画这些大眼睛。「起初,我开始画儿童的肖像,他们都有双大眼睛呀。出于某些原因,眼睛愈变愈大。然后,我开始画想象中的眼睛而不是真实的眼睛,于是就愈画愈大了。」

时隔多年,大眼睛的争论再度浮上台面,恐怕是剪不断,理还乱,就留待看倌们各自解读。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