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历史、时间与自由 曾梵志最新个展“卢浮宫计划”亮相香格纳北京
0条评论
2015-03-09 22:49:15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5年3月9日下午4时,卢浮宫计划——曾梵志个展于香格纳北京开幕,此次展览是香格纳北京开年首展,同时也是曾梵志时隔五年之后在国内的首次个展,展览只展出了四件作品,均为曾梵志以《自由引导人民》为母题再创作的作品,其中就有2014年其在卢浮宫展出的《从1830年至今 No.4》,这件作品也是卢浮宫历史上首个与前辈大师并置展出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形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东方与西方对话,当代与古典对话,而此次北京的展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从1830年》至今。据悉,展览将展至3月22日。
展览源于一场古典与当代的讨论
艺术家曾梵志2014年卢浮宫特展,起源于2011年艺术家与卢浮宫博物馆时任馆长Mr. Henri Loyrette在香港的一次见面,双方对话一拍即合,于是生起展览合作的想法,希望藉展览带动更多关于“古典与当代”的讨论。艺术家随后为这次展览计划而创作了《从1830年至今》四幅组画,最终精心挑选了《第4号》,展出于馆内专门陈列浪漫主义作品的德侬厅(红厅),与德勒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及其他浪漫主义名作并列,深刻呈现东方与西方、当代与古典的艺术对话。
因为《卢浮宫计划》,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的展厅也专程换上了深红色的展墙。创始人何浦林(Lorenz Helbing)认为这个经常出现在西方古典美术馆的颜色,意味着西方艺术史与中国艺术史的关联。“对中国艺术家和观众来说,西方艺术一直存在,但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它,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许截然不同。”
因为《卢浮宫计划》,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的展厅也专程换上了深红色的展墙。创始人何浦林(Lorenz Helbing)认为这个经常出现在西方古典美术馆的颜色,意味着西方艺术史与中国艺术史的关联。“对中国艺术家和观众来说,西方艺术一直存在,但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它,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许截然不同。”
为什么会是“自由引导人民”
古典的作品有很多,为什么会选择“自由引导人民”来进行再创作,艺术家曾梵志表示他第一次是在1985年在历史教材上看到这件作品,对上世纪80年代的保守的中国人来说,“自由女神”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形象,曾梵志是被画面的感染力所打动:“我认为在卢浮宫所有的古典油画作品中,它带来的视觉冲击是最强的。原作的尺幅很大,人物的绘画技巧异常丰富细致。场景是凝固的,作者的主观视角却非常明显,具有非常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从艺术家学生时代(约1985年前后)第一次看到《自由领导人民》的印刷彩图,直到十年之后的1995年首次游历欧洲,在卢浮宫中亲见原作。曾梵志始终着迷于这幅画作复杂的构图和带有强烈情感氛围的色彩与笔触,尤其是其中的自由女神裸体形象,在曾梵志看来,就是「自由」最形象的表达,呼应了当时他对「创作自由」的自觉追求,这份自由是后来一切创作的根源。
作品一到四号齐聚感受艺术家情感律动
2014年,曾梵志在卢浮宫展出的只有《第4号》,其第1至第3号作品,对外曝光甚少,甚至根本未曾离开艺术家手边,未曾同场展出。香格纳北京筹办此次“曾梵志·卢浮宫计划”将首次把四幅组画同步展出,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同时观看,能深刻感受艺术家在每一创作阶段不同的情感律动,一路走来的变化与突破,甚至更完整体会他在“古典与当代对话”以外,关于“历史”、“时间”,甚至“自由”、“终极的自由”等其他主题的思考成果。
《从1830年至今》第1至第4号都以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为根本,却有不同的增删和变化,代表曾梵志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家,面对美术史上经典的不同思考和互动关系。《从1830年至今》旨在以一种艺术家真诚剖白内心的方式,引领观众回到艺术家本身创作历程的起点,与他一同感受过去的成长挣扎与思想脉动,了解他对艺术自由的追寻情怀。
关于“乱笔”风格
此次展出的作品属于曾梵志比较有代表性的“乱笔”系列最新作品,作品中狂乱的线条赋予了其作品特殊的意蕴,这种风格可以追溯到曾梵志早期的创作,2002年曾梵志的创作开始发生转变,之后其右手受伤,不得不改用左手画画。左手运笔自然难以达到右手娴熟的控制能力,在创造新方向的同时又不断的出错破坏画面,越是试图去修改这些错误,反而造成新的错误,这是在正常的右手思维中难以出现的。曾梵志在这个整体中发现了破坏的力量,干脆彻底用这种方式来创作,就是之后的“乱笔”风格。
乱笔风格从2004年成熟,借助画笔的随意性和控制性两方面的相互抵制,乱笔系列抓住了力量、自由度于一体的特征。2008年其在香格纳北京的个展《太平有象》中,乱笔风景与物结合,画面集中而紧密,成为为此系列作品中的典型。
关于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引导人民》创于与19世纪30年代,它是被世人称为“浪漫主义雄狮”的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硝烟弥漫的场面,画面中有受伤的、死去的人,却依然无法掩饰住人们为自由而战的渴望。整幅油画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充分展现了浪漫派绘画的风格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用暗色作为主题,再加上神与人的共同奋斗,给人一种模糊、神秘的感觉。采取了顶天立地的构图形式。倒在地上的尸体、战斗的勇士以及高举法兰西旗帜的女子,构成一个稳定又蕴藏动势的三角形。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自由女神的人群的头部的横竖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场面宏伟,构图组织井然有序。他们身后都是一往无前的战士,远处的建筑是巴黎市中心的标志——巴黎圣母院。以一个象征自由的女形神象为主体,德拉克洛瓦的浪漫气质造就了这样一位袒胸露怀的女子形象,招呼着后方的人民,将神话中的自由女神与浴血奋战的人民安排到一起,她长着希腊雕塑般的轮廓,穿着朴素古典的衣着,与周围身穿现代服装的男士们相比,她更像一个抽象的人,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与意义。紧跟她前后左右的是工人、市民、孩子、学生等。她的右方是一个持着双枪的少年,急速向前奔跑,表现了为了自由全民参战的的情景,他象征少年英雄阿莱尔。一名受了重伤的青年工人正抬头仰望自由女神的三色旗,前景右侧有两名政府军的士兵倒毙在地上,左侧躺着一位为自由而献身的起义者。他们手持武器,踏着血迹和尸体奋勇前进。她的身后有两个工人挥舞着尖刀,表情刚毅,显示出愤怒的神色。人群上方则是阴霾的天空。画家将他本人也画到作品里面,头戴高礼帽,身穿燕尾服,手中紧握长枪,大声疾呼,号召人民以伟大的过去为榜样,起来进行斗争,驱逐外国侵略者。尽管革命遭受挫折,欧洲上空黑云滚滚,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自由终将到来,作品成为代表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标志。
1831年5月1日,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后因时局变化,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