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将于下周在纽约佳士得举行,恰逢每年两次的纽约亚洲艺术周,全球藏家云集。作为古董商出身的一代大藏家,安思远被古董界誉为“东方艺术教父”,他活跃于战后,从经营与收藏中国艺术起步,举凡瓷、玉、铜器、家具、古籍以及书画、碑帖,无所不包,到1980年代更囊括了“泛亚艺术”,收藏范围扩展到日本艺术、印度艺术、喜马拉雅艺术与东南亚艺术。这次2015春天大规模拍卖,势必在全球掀起亚洲艺术热。为此推出“安思远珍藏”专题,不仅有追踪报道,也有“专家连线”与“市场观察”,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系列报道。
3月17日,万众瞩目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将在纽约佳士得举槌。拍卖会推出的1400件珍藏,从当天的夜场开始,拍卖会将延续5天。佳士得为此还在拍卖前举办为期8天的公众预展,而预展的最大看点,就是在现场重新搭建出收藏圈里名闻遐迩的“安思远公寓”。
安思远公寓高朋满座
这座位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的私人公寓拥有22间房间,是一个私人住宅、古董行与美术馆功能兼备的奇妙空间,其中英国传统家具与西方的装饰艺术作品,与主人丰富的中国艺术品,以及日本艺术、印度艺术、喜马拉雅艺术、东南亚艺术藏品巧妙地熔于一炉,形成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独特的风格。生前,安思远不仅与那成千件珍藏朝夕相处,还在这里招待客户与亲友,让大家如沐春风,不知不觉中完成艺术品的展示、鉴赏、交易与收藏。这里高朋满座,大藏家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布鲁克·阿斯特(Brooke Astor)以及著名演员克劳黛·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都是他的亲密伙伴及挚友。
佳士得美洲地区副主席乔纳森·任德尔(Jonathan Rendell)表示:对于洛克菲勒这样的大藏家,他们的收藏仰赖安思远的指导:不仅让他指导购买艺术品,也由他来塑造他们的审美品味。他谈到了洛克菲勒与安思远的一段对话:洛克菲勒去了“安思远公寓”后不无羡慕地说:“你的生活质量怎么比收藏家的还要好?”而安思远则回答:“不是生活更好,只是品位更高。”
安氏品味名不虚传
这也许就是佳士得为什么要不惜工本去搭建“安思远公寓”的奥妙所在:他们试图再现安思远的品味——
在前厅:墙上正中悬挂着中国现代绘画大师潘天寿的《满堂清芳》,旁边点缀着一对乔治一世时期镀金桃木两烛烛台,下方摆放明清之交的一对黄花梨圈椅,一尊铜鼓上放着一件日本大正时期竹制花篮,地上则铺着一张宁夏织毯;
在书房:放在乔治二世时期红木几案上的一件西汉时期鎏金铜熊形摆件,是17日夜场的首件拍品,桌旁则有八世纪来自泰国的青铜菩萨像与青铜佛造像;
在卧室:床头是一尊十一、十二世纪西藏铜瑜伽士坐像;
在餐厅:与英式银器及欧洲绘画巧妙结的有一对明代黄花梨灯台,也有一尊八世纪泰国铜佛立像以及一对约1815年谢菲尔德摄政时期的镀金醒酒器;
在起居室:有一组引人注目的中国古董家具:一套四张明代黄花梨圈椅外,一张非常罕有的明代黄花梨束腰活面棋桌与一件明代黄花梨四出头式官帽椅;这里还有他少年时期首次购入的艺术品——一尊宋/金时期木雕彩绘菩萨坐像,以及他1980年代整体收购J.R.Belmont 收藏所带来的泛亚艺术珍品:一件十三世纪尼泊尔鎏金铜观音立像、一件九世纪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朱罗王朝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以及一件十四/十五世纪泰素可泰王国鎏金铜佛头像。
“如何陈列古董?放置在怎样的背景里?颜色怎么搭配?”虽然安思远公寓是1980年代装修的,但在乔纳森看来就像昨天刚装修的一样历久恒新。窗外是中央公园,室内却却像是“联合国”,还苦心孤诣地营造了一种家庭的氛围。一切都令他赞叹,如果安思远还年轻,他的设计风格会成为一种流行:“这是由于安思远的敏锐,他的审美鉴赏力很有天赋;也是由于安思远作为大收藏家的眼界与理念,充满了禅意,融合了古今。”
安思远身兼古董商与鉴赏家、收藏家,他做过画家。学过建筑设计,热衷室内装潢设计,在乔纳森看来,安思远公寓给人的直观印象,公寓的主人在家居装饰的设计方面是一个天才。虽然是在1980年代装修的,但就历久常新。这是因为他的意识与理念、禅意,融合了古今,不会过时。如何陈列古董?放置在什么背景里?颜色怎么搭配?他对色彩的处理令人赞叹。乔纳森因此断言,如果安思远还年轻,他的设计风格会成为流行。因为他很敏锐,审美鉴赏力很有天赋,也很有预见性。
中国家具开山鼻祖
安思远的众多中国艺术品珍藏中,其中国家具给佳士得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佳士得高级副总裁、中国瓷器与艺术品部国际主管罗拉(Geraldine L)女士表示,中国家具如今成为收藏的热点,安思远作出了重要贡献。佳士得这次拍卖,能向全世界传播安思远的成就、造诣、研究与品位,让大家重新认识他的地位。1970-1980年代,安思远的专著使其收藏成为大家研究中国家具的借鉴,堪称鼻祖。是他在西方让中国家具戴上了光环,没有他,中国家具就不会那么重要,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关注、研究、收藏。40年来,大家在他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发现。她相信,未来人们还会给我们新的发现。
纽约的佳士得中国工艺品部任副主席迈克尔(Michael)也表示,他的研究起步非常早,尚未被西方同行关注,他的第一本家具专著在西方专家看来具有突破性的贡献。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与藏品朝夕相处,融入了自己的观察与判断。比如对家具的断代有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他的态度很开放,发现自己的判断有误也会公开曝光。由于当时西方关于家具的资料不足。在1982年檀香山编的新图录中会根据新资料修改自己的意见,在其收藏生涯加入新的元素,提出新的判断。他是学术前沿的先锋性的人物,与博物馆专家、藏家交流增强学术认识,自己的看法。开放的视野,更正自己的意见,敢于提出学术构想。
他还提到了17日晚间拍卖中处于拍卖序列一头一尾的两件拍品:第一号是一件西汉的鎏金铜熊,是安思远每天把玩的,材质和品相绝佳;最后一件是宋/金时期的木质佛像,是他最早的中国艺术藏品之一。他还特别提到了2件高古时期的玉器:3号拍品是一件商代的玉戈,器型大,玉质好,品相好,保存的也非常好,还有4号拍品玉璜,雕工与品相也特别好。
书画碑帖各有千秋
安思远在中国书画方面的收藏也声名远播:他早在1980年代就出版了系统研究1800-1950年代的中国近现代书画的专著,生前还向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捐献中国书画藏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做过其碑帖珍藏的展览,还把其宝藏的宋拓淳化阁帖转让给上海博物馆。佳士得书画专家谢飞指出,由于被称为安思远的“教母”的著名的古董商爱丽丝·本内,早在1940年代就在美国做齐白石的巡回展,所以安思远很早就开始对近现代书画作系统的收藏与研究。1980年代他来到中国后,还特别垂青于著名画家石鲁。他还特别强调安思远对中国古代碑帖的造诣。不像中国人看书法是看字,西方人看书法用的是看画的方法。但是,反着看比正着看更厉害。这与中国画里强调以书(字)入画的理论是相通的。当然,与安的天分,以及他对市场趋势的把握有关。他还指出,淳化阁帖在美国大都会等博物馆展览过,其重要性在收藏圈内大家都知道,在民国时期就是名迹。佳士得在1990年代曾经拍卖过,其中第四卷来自香港藏家,第六、七、八卷来自台湾藏家,而他们都得自上海的老藏家,可谓传承有序。虽然日本人出价最高,但他对中国人有感情,还是以不到日本人出价一半的价格转让给了上海博物馆。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