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势
2015年3月15日至17日,香港巴塞尔艺术节将向公众开放,此次巴塞尔艺术展吸引全球37个国家、地区,共233间画廊参与其中,艺术品横跨20世纪初的现代时期至最近期的当代作品。主要的画廊展区仍然分为四大部分,画廊荟萃(Galleries)、亚洲视野(Insights)、艺术探新(Discoveries)、艺聚空间(Encounters),保留了去年新增的光映现场(Film)专区。
本届参展画廊有一半在亚洲或亚太地区拥有展览空间。展示全球逾3000位艺术家之作品,囊括20至21世纪的油画、雕塑、绘画、装置、摄影、录像等艺术品。
巴塞尔艺术展是世界上高水平的艺术博览会,并以其悠久历史和巨大交易额而被视为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它最先开始于现代艺术沙龙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扩大范围,纳入当代艺术作品,而在近几年更是积极推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巴塞尔艺术展于1970年在瑞士创办,2002年于美国迈阿密举行首展,2013年登陆香港,掀开亚洲艺术市场的新一页。
14日预展当天记者发现,巴塞尔艺术展现场几家国际知名画廊更是迎来马云、王中军等商界领军人物前来询价。
现场
欧美藏家在增加 年轻艺术家作品需求旺
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较之前两届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不同于往年5月份开展,今年的艺博会提前到3月举办。此外,前亚洲总监马格纳斯·伦弗鲁已经离职,本届香港巴塞尔则由新任亚洲总监黄雅君(Adeline Ooi)领导。而巴塞尔艺博会拥有者MCH集团对香港巴塞尔又进行了完全收购。黄雅君表示,今年艺术展提前至3月,是为了错过5月繁忙的艺术季,让更多画廊参展,此次有29家首次参与的国际顶尖画廊,当中波兰地区从未参加过香港的艺术节。
本届展览亮点颇多,2015年3月15日至17日,伦敦Victoria Miro画廊第三次参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此次重点展出的作品,包括草间弥生的大型铜制南瓜雕塑、Grayson Perry的8米长挂毯作品、以及Isaac Julien的摄影新作。 Isaac Julien亦将于艺术展期间现身香港,参与"M+进行:流动的影像,推介其作品。
艺聚空间策展人、当代艺术机构Artspace行政总监AlexieGlass-Kantor致力于对景观城市主义的探索。她认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许多方面都仿佛是一个城中城:一个交汇着国际市场的能量和时代精神的世界。
作为在北京、香港、纽约、伦敦等地均有分支的国际性大画廊,佩斯(Pace)带来了Mark Rothko、Alexander Calder、Elizabeth Murray等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佩斯合伙人兼亚洲总裁冷林表示,希望亚洲的藏家在对当代艺术的兴趣方面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来源于更多元的选择。这次佩斯带了全球30个艺术家参展,其中非亚洲艺术家占了多数,也是希望把最好的作品介绍给他们。
来自巴黎的tornabuoniArt画廊专门做意大利现代派作品,第三次参加巴塞尔艺术展。此次展览带来了他们从1950年代—1970年代活跃的意大利艺术家,都是意大利国宝级大师,价位最高至1000万美金左右。画廊艺术顾问Sean告诉记者,画廊主要做欧洲市场,来香港做这个展,为了吸引欧洲的目标买家。此外今年也希望借这个平台吸纳在亚洲的藏家。但总体而言,Sean的感受是亚洲藏家来问价的多,对欧洲现代派作品敢于下手买的少。
经历了前两届的探索与打磨,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声势更加浩大,围绕艺术举办的周边活动不胜枚举。今年除了有20家欧美画廊首次参展,也有越来越多区域外的藏家被吸引过来。
对于藏家人群的变化,不少画廊体会欧美藏家在增加,以往参与香港展会的藏家还是以亚洲藏家为主,现在新变化是随着香港巴塞尔影响力的提升,开始有更多欧美藏家被吸引过来,让这些欧美藏家在这里感受一个新的市场中心的建立和变化。从对于年轻艺术家的需求来看,整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和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有数据统计,2014年至少有180场国际性艺术品博览会。美国的博览会份额最高,为39%,欧洲占38%,亚洲为12%。排名前22的艺术品博览会吸引了超过100万参观者,而艺术博览会上的销售额预计达到了105亿美元。不过博览会的影响还远不止于这些销售额所体现的。因为在博览会开始以后,经销商通过持续跟进还会促成很多销售。2014年,所有艺术品经销商参加艺术品博览会的支出估计为24.6亿美元。
趋势
“70后”藏家看好未来3-5年抽象现代艺术市场
13日,欧洲艺术基金会公布的《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510亿欧元。这一数字相比2007年市场衰退前的480亿欧元增长了7%。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市场依旧是过去一年中主导全球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市场占比仅次于处于首位的美国(33%),与英国(22%)持平。但相比中国,英美两国在艺术品贸易上依旧占据更为明显的优势。两个国家在全球艺术品进口中占据了62%的份额。
2014年也是一个高价频出的年份。拍卖价格超过100万欧元的拍品约1530件(其中96件拍品的拍卖价格超过1000万欧元),比2013年增长了17%。而且,这些拍品的总价值占艺术品拍卖市场的48%,但交易量仅占0.5%。
在全球范围内,战后与当代艺术(艺术家出生于1910年之后)持续统治着艺术品市场。2014年,其比率高达48%。而现代艺术品(艺术家生于1875年—1910年)的销售额则占全球市场的28%。在战后与当代艺术方面,美国依然是绝对的中心,销售额占全球的46%,而在现代艺术市场,中国则占30.6%,与美国市场平分秋色。
来巴塞尔看展的一位广州藏家告诉记者,市场需要新的藏家,藏家也需要崭新群体的艺术家。“‘70后’藏家的审美整体上和上一代传统的认知不一样。‘70后’中间力量的藏家未来3—5年会倾向收抽象派现代艺术。”这位藏家不可否认,‘80后’藏家对抽象市场察觉的意识最早,但他们口袋里相对没有“70后”藏家“有米”。但未来趋势要年轻收藏力量带动。
这位藏家解释道,我们年轻艺术家的抽象作品和西方断层有四五十年。去年即可以看到在各大拍场古典写实画派的成交急速下滑。看看今年的巴塞尔,有多少西方和中国的画廊是带着抽象来的就明白这个趋势:在未来3—5年,很多国家不限题材不管是雕塑还是水墨,抽象现代都会走高。该藏家表示,此番广州来的团队10余人,多是“70后”藏家。他们更愿意通过画廊买画。因为西方一级市场更成熟,未来我国画廊借鉴市场也将来越来越规范。“哪怕和艺术家再熟也会去画廊买。画廊有画册有宣传,虽然贵20%—30%,但是减免重新筛选的成本。
编辑: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