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
图注:《达芬奇密码》
丹·布朗的代表作以达芬奇的作品作为线索,用大胆的联想展开探险,最后得以解开神秘组织隐藏的背后真相。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达芬奇几乎得到了所有的溢美赞扬,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而在这个故事里,他的艺术作品从科学的角度被分析和诠释,更显出其天赋。
而诸如《维特鲁威人》、《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这些不世之作通通都成为故事中的关键,替主人公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
图注:维特鲁威人
图注:岩间圣母
图注:最后的晚餐
二、《爱的肢解》(Tell Me Something)
图注:《爱的肢解》
在本片里,几个人接连被杀害肢解并重新组合,死者们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爱慕着一位女性。
这个悬疑案同样以一张名画作为线索。电影中警官在这位女性家中调查时发现了一幅临摹小画:一位躺在水中的少女,双眼透着绝望。此外还有另外几幅类似的图画临摹了这张图。
图注:水中的奥菲莉娅
这就是约翰·埃弗雷特·密莱赫赫有名的代表作:《水中的奥菲莉娅》。作为19世纪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人物,这张画被公认为是所有描绘奥菲莉娅的画作中最优秀的(奥菲莉娅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哈姆雷特》中仅有的两个女性角色之一)。
三、《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图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003年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她在影片中饰演一个女仆——荷兰画家维米尔(Vermeer)这部伟大作品的女主角。该部影片是由Tracy Chevalier的畅销书改编,以这幅名画的创作作为故事主线焦点,揭秘画中神秘女人背后的故事。
图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维梅尔于1665年创作,如影片展现的,他用木匠的墨斗弹线方法来确定透视,而透视的消失点部位往往是他想表达最重要信息的地方。他是用暗箱照相机确定光影的变化。后来摄影作品风行时,他的画成为世人的模范。
四、《纵横四海》(Once A Thief)
图注:《纵横四海》
《纵横四海》里周润发、张国荣和钟楚红这三名青梅竹马神偷下手的主要目标是名画,在电影中贯穿全片的重要道具就是朱尔斯·谢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法国画家保罗·德西雷·特鲁伊贝尔的名作《女仆》。这幅画太有名了,以致于电影的DVD封套还专门把它印上去。
图注:赫林的女仆
第一张出现的是特鲁伊贝尔的《赫林的女仆》。这张创作于1874年的画透着阿拉伯风情的华丽,一位裸露上身的女仆迎向观众,面容端庄。
图注:让娜·海布特
而另外一幅是莫迪利亚尼的《让娜·海布特》。这位20世纪初的大师用色大胆热情,线条直接强烈,使其描绘的人物都极富风格。
图注:弄蛇女
最后在发哥饰演的阿祖的屋子里还出现一幅大壁画,即卢梭的《弄蛇女》。亨利·卢梭是和梵高齐名的画家,一生靠自学绘画。他对热带情有独钟,常以热带植物、雨林和土著为绘画题材。
五、《泰坦尼克号》(Titanic)
图注:《泰坦尼克号》
这部戏不用再多介绍(没看过的人自己蹲墙角吧),而细心的观众应该会发现露丝的爱好除了骑马就是——艺术。不然人家又怎么会看得上穷小子呢?
图注:亚威农少女
电影中有两处出现了大家的作品。第一次是上船之后露丝摆放自己收藏的画作时出现的作品: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露丝当时怎么说?她觉得这个画家会出名(按照电影的时代,毕加索还没出名)。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