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画中,界画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界画在中国画中觉有高度写实的特点,是指以亭台楼阁、官室、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的绘画,在描绘这些建筑物时,它使用界尺为辅助工具来画线条,使线条规整、不变形。最初的界画大概就是建筑物的设计图或建筑物完工后的效果图。这种画法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不断地丰富其表现手法使之完善,以其工整典雅、富丽高贵的山水阁楼而都城体系,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康熙年间的著名画家袁耀,他的很多作品当中,以天空、树木、远山为衬景。界画很工整,折算精确。画家以无限精细的手笔,描绘出规矩严谨而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布局有致,层次分明,既繁复精致,又富丽堂皇。“以毫计寸”,真正地以百分比绘图,与两宋建筑绘画极其吻合。
袁耀,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子。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偶作花鸟,亦甚佳。流传作品比袁江多。而且往往是大幅。所画《观瀑图》、《秋江楼观图》等,无论布局,渲染,以至点景人物,都很精致。留有《阿房宫图》及《骊山避暑十二景图》大幅精美作品。《骊山避暑十二景图》现藏于日本。袁耀的家乡扬州在当时是个富庶繁华的所在,南方商业重镇,在这座城市里聚集了众多的官员、商人、文人、市民,还有很多的画家。艺术风格自由活泼,花坛曾经呈现出流派纷呈、繁花似锦的胜境,这些自然使得画家们受到有益的熏陶。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画家们可以有各种灵活的方法,效古人隐逸守穷是一种;具备一些经济头脑寻找生活富足之途,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袁耀北上晋地,到山西盐商太原蔚姓家中作画多年,这说明,袁氏叔侄利用绘画艺术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乃至当下,山西一代流传袁氏的作品较多。
中国界画到明末清初已近于绝响。康雍时期,袁耀力承古法,继往开来,于是波澜再起,至乾隆宫廷而盛行一时,亦一时之杰也。
袁耀此图为绢本设色画,纵74厘米、横43厘米,矶头浅屿之上,有山庄临水而筑,庭院深深,阁高轩敞,竹树环匝。隔岸绿杨树下,画船初歇,二渔人正罢网归去。庄后危峰斜矗,嵯峨入云。岭麓暮霭渐起,晚霞满天。近处坡石墨色阴阳相间,实处用笔如锥画沙,意到笔不到,淡而有力,树木的描画,重点突出,因质而异,相得益彰,当时平日用功之作。将界画描写得生动如诗,作大幅而举重若轻,可见其功力与境界之不同凡近。袁耀是清代画界大家,有很深的造诣,他的画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和收藏研究价值。
袁耀虽然身份不高,但在中国绘画历上,则是不可抹煞的地位。“青绿重彩”“山石皴法”“散点透视”这几方面恰恰是袁耀继承创新、卓有建树之所在,也是清明以来绝大部分画家不与问津或表现平平的薄弱环节,在千人一面,摹古日盛的背景下,竟有如此气势雄奇、功力深厚又自成一格的写实高手,袁耀作品极富创造力,他所创作的山水作品,很好地融为一体,既精细入微,又气势磅礴,形成了画面中动与静、整齐与活泼的鲜明对比,这也是袁耀比千人进步的地方,受到了学多人的喜爱。目前界画在市场上还处于资源量少的收藏,每一样作品都倍显珍贵,在2005年的拍卖市场上,袁耀在1763年创作的《九成宫图》十二屏,估价600万至80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100万元。可见收藏到界画这样的珍稀藏品不仅难能可贵,升值空间还十分客观。
编辑:李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