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景 资料图
投资界有句并不古老的训言:“注意微观,赚小钱;把握宏观,赚大钱。”意思很直白,告诫投资者,要想赚到大钱的话,就要在决定自己的投资计划之前,看准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风向和大势。
话虽笼统,但确实值得去领悟。以10年为区间来观察2001年至2011年的艺术品行业走势,我们会发现不仅国内的市场规模翻了几十倍,一些名家的作品价格也翻了几十倍。这意味着,在2001年,只要买入岭南画坛任何一位名家的作品,到了2011年来卖出,都可以获得超10倍的投资增值利益。获利的原因一部分归功于画家个人学术成就和市场运作的成功,更大部分则根源于艺术品行业的整体成长。由于众所周知的鉴证评估的障碍,国内艺术品行业的成长并没有依赖高杠杆的助推,但它在这一时间区间所表现出来的市场爆发力不仅丝毫未输于房地产,反而远远把房地产抛在了后面。
岭南书画市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市场相比,有着很明显的地域特征,一种比较直观的印象就是,广东的收藏者普遍比较认同岭南艺术家的作品,而岭南艺术家亦大多数也习惯把自己的根据地放在岭南。为此,一些艺术品投资者问笔者,在去年全国艺术品缩量下调的宏观趋势下,岭南区域市场是否同样遇寒?今后一年的走势又将如何?结合笔者近几年对岭南书画市场的调查研究,以及最近一段时间与一些大藏家在私下场合的交流和探讨,现尝试从以下五方面作一简单分析,以期对以投资为目的进入市场的买家有所帮助。
其一,市场结构化调整进一步加剧。一线老年书画名家的作品市场逐步趋于稳定,但是因为前15年市场爆发式增长已经严重透支了这部分艺术家作品未来的市场增值利益,因而其未来增速将面临下行压力,尤其是市场操作手段运用较多、学术支撑不够的作品,投资风险将会加大。不过,高龄艺术家由于开始逐步减产和封笔,其作品成为商业资本追逐的“优质蓝筹股”,升值仍值得期待,建议手头有货、尤其是掌握精品的藏家继续“持股”待涨;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市场规模和份额将不断加大,原因是其价格相对老名家来说比较低,且未来的市场成长空间较大,已经普遍成为一些专业藏家进行中长线投资布局的首选或重点。不过,中青年板块也被认为是目前市场泡沫较多的板块,一部分完全靠市场炒作起家的艺术家作品价格虚高,市场的下盘受制于寡头炒家,一旦“庄家”因为资金链紧张或兴趣转移而集体抛售,在没有大众收藏者及时接盘的情况下,很可能就会面临价格断崖。建议投资者在价值判断上回归作品本身,避开那些宣传价格与实际流通价格落差过大的作品。
其二,学术对商业的影响作用将提升。一大批早期参与市场的炒家,经过多年自我学习和历练,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大大提高,有部分开始逐步转变成专业藏家,而作为市场一直以来的主力买家,他们在价值取向和“玩法”上的自然转变,将主导市场沿袭的商业标准不断向学术靠拢。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很多办有画廊和私人艺术馆的藏家开始介入到办刊办报,并以此为手段加强与学术机构的联姻,许多商业展甚至主动邀请美术院校或者学术组织来冠名主办单位。可以想见,江湖艺术家的未来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狭窄。
其三,市场外向型艺术家将越来越多。岭南书画市场的地域壁垒将会因为逐步频繁的国内交流而受到冲击。以鲁逸堂为代表的一批本地艺术品经营机构近几年不遗余地地推动岭南画家“北上”,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本地艺术家的眼界,同时也让更多的外地藏家开始关注岭南艺术家的作品,这种“市场勾兑”的方式比学术上的“南北对话”更有利于激发岭南艺术家“走出去”。对于投资者来说,岭南市场未来流通的作品结构将越来越多元化,而具有全国视野的机构将提前占领市场高地。
其四,拍卖行对市场的主导优势将进一步增强,而艺术资产化消除不了的障碍将迫使一部分资金链紧张的画廊加速退出市场。画廊业融资难是艺术品行业的老话题,像鉴证评估这些客观障碍是短期内无法消除的,加上今年整个行业形势持续回调,小画廊的成本压力和投资风险只会加大而不会减小。很多拍卖企业直接参与一级市场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加上与老艺术家合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小画廊普遍只能靠经营风险最高的中青代艺术家的作品来维持生存,未来被行业淘汰出局的几率越来越大。
其五,高逼真的赝品将加大对市场的渗透。假画在各种“名利场”上从来都不缺乏追随者,一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则帮助这个地下产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不过,由于赝品泛滥而造成的交易风险,也会倒逼整个行业反思市场规则和鉴定体系的不足,艺术品鉴证和溯源体系的建设将获得越来越多人支持。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