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婢家2015春季拍卖——“清格”文人书画精品推荐
0条评论 2015-04-29 11:16:28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孙毅整合
双江刘氏

在成都,有这样一个家族:自清代以来,家族五代书香不断,对蜀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个家族中的成员必修琴棋书画,文人书画家辈出,其书法墨迹也在成都的名胜古迹流芳百世。这就是著名的蜀中双江刘氏家族。评论家认为,著名书家不少,但像刘氏家族这样书法传统延绵不绝的家族却很罕见。双流刘氏祖籍湖北麻城。明季迁蜀 , 初居眉山 , 继徙温江 , 康熙时始定居双流之云栖里 , 世以耕读传家。

刘沅

\
刘沅

刘沅 (1768—1855) 字止唐 , 乾隆己酉 (1789) 拔贡 , 壬子 (1792) 举人。嘉庆丁卯 (1807) 刘沅乃迁居成都纯化街 , 经历数代 , 子孙繁衍 , 刘氏为成都大族。刘氏曾居纯化街 , 路南有一大院 , 黑漆大门 , 门旁悬一竖匾题曰 : “儒林刘止唐先生第。”刘沅之后为教学世家。刘沅一生以教学著书为事 ,写作到八十多岁不辍 , 著述等身。他住双流云栖里时 , 庭前有老槐树 , 迁至纯化街书屋前又有三槐树 ,因号“槐轩”。其著书数十种 , 汇集为《槐轩全书》。其中尤以《四书恒解》、《五经恒解》、《大学古本质言》、《子问》、《又问》、《槐轩约言》等流传较广。其后代子孙成为蜀中儒学大师者,不乏其人。刘沅膝下八子,或为进士或为举人或为仕清正,或讲学“槐轩”,门人众多。他的孙辈也也是人才济济,颇多建树,均为本世纪蜀中学界名人。如刘咸炘、刘咸荥、刘咸焌就并称“双流三刘”。在第四代中,以刘东父、刘伯谷在各自学术领域为世人所知在。刘氏家族在生命血脉绵延的同时,书法传统作为文化血脉也代代相传,这也是成都文脉延续的一个印证。

刘咸荥

\

刘咸荥

刘咸荥字豫波,室名静娱楼。出生于著名的蜀中双流刘氏家族,清代四川大儒刘沅 ( 止唐 ) 之孙。清光绪二十三年拔贡,曾任内阁中书。终身从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经书院、通省师范学堂、四川高等学堂、成都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等校。清末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成都府中学堂监督。他精通经史,尤长诗词书画,与其弟弟刘咸炘、刘咸焌并称“双流三刘”。

124号拍品:

\

刘咸荥 书法作品  31cm×57cm (估价:8000-15000)

款识:双江刘豫波  铃印:俞家之书画收藏印

刘东父

刘东父(1902-1980)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人。青年时入刘湘幕府,后出任《济川公报》总编辑、《川康通讯》社社长、《国难三日刊》社长、川康绥靖公署秘书处长、民事处长等。1947 年退职回家,鬻字为生,1954 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1955 年加入民革。

125号拍品:

\

刘东父 攻心联 136×31cm (估价:15000-30000) 铃印:刘东父 曾藏重庆民风堂

文:(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款识:此成都武侯祠长联为清末盐茶道史赵藩撰书。词意似在讽疆吏岑某,当时长辈传说如此。)

攻心联:“攻心联”是成都武侯祠内的悬于诸葛亮殿堂前正中一副名联,是公元 1902 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赵藩撰书的,字体有钱南园笔意。当时代理四川盐茶道官职的赵藩,一直对岑春煊的作法有不同见解。赵藩做过岑春煊之父岑毓英的幕僚,据说还做过岑春煊的塾师,私交甚深。早在岑春煊入川时,赵就劝他谨慎从事,后来他又在公私场合多次劝谏,但岑春煊都置若罔闻。赵藩看到民心思变,势不可挡,清王朝已岌岌可危,但他既不能把这种看法对岑春煊和盘托出,又不愿坐视岑一味蛮干,因此心中郁郁不快。赵藩信步出南门至武侯祠遣闷,被当家道士出纸索字,赵藩略微思索后即撰书了“能攻心”联,借颂扬诸葛亮,隐喻“后来治蜀”者——岑春煊要认真揣度时势,不可执意蛮干,否则将铸成大错。临走时,赵藩还一再叮嘱道士尽快刻好悬出。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