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在沪举办首年进程展
0条评论
2015-05-04 12:17:50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专稿
“干邑之王” 路易十三秉持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尊重与敬畏, 于去年10月中旬正式宣布作为首席荣誉赞助商, 倾力支持由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发起的《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在路易十三的鼎力支持下,《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艺术计划首年进程展隆重亮相上海至美空间画廊。计划首年召集了三位国内外知名的当代艺术家梁绍基、史金淞、杨心广与两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文化传承艺术家沈昳丽及缂丝世家第六代传承人王建江参与其中。当代对话传统,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提出深层的思考,在思想和创作等层面交流与碰撞后演绎出创新的当代艺术呈现形式。此次进程展将打造一个深度融汇当代艺术及文化传承的平台,不仅展出三位当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届时也将呈现两位文化传承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灵感碰撞
首年的《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邀请梁绍基、史金淞和杨心广三位当代艺术家与两名传统文化传承艺术家展开对话,并以艺术实践的方式针对“传承”、“再造”主题作出回应。在本计划中的“传承”与“再造”并非凭空而“造”,必须扎根于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本源,出于传统而归于传统。通过对于本源的充分尊重和研究提出具有当代意义的批评态度,从而达成一种“再创造”。
当代艺术家梁绍基的艺术思考与实践存在于“科学与艺术,生物学和生物社会学,编织和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的临界点”。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材料本身,不是装置的形式,而是温情和坚忍——正如那些附着在冰冷的铁链上,在磐石上层层延绵的蚕丝——或所谓“以柔克刚”。相反,史金淞的作品从来就饱含着一种力量,一种近乎暴力之美日益凸显,渐渐凝固成为他最鲜明的艺术风格。 此次史金淞的作品将昆曲的声乐绵长重新演绎,其作品通过机械的打磨来“自然”地消耗物件的原本物理结构,或者说加速和视觉化了这种原本不可见的消耗,编造了一个关于时间的虚拟世界。另一位艺术家杨心广更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性格在当代的再现和复活。在这一组作品中,艺术家所创作的一个个由黑色钢筋所焊接起来的线状几何形体,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中山水意象的“临摹”,而是批评性地思考这些山水意象中的皴法结构,如同传统缂丝工艺般的编织建造,一种既定的心手相应的秩序。
届时,首年计划作品进程展也将展出缂丝文化传承艺术家王建江的作品——龙袍。缂丝自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盛名,此次作品进程展是一个极佳的机会,向公众展示缂丝“通经断纬”的精湛织造技法,诠释一个在经纬的世界里编织出来的皇家尊荣。 而首年计划另一个传统文化艺术的“百戏之组”昆曲也将展出其最具盛名的折子戏,将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倾情演绎。
《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联合策展人姜节泓说到:“在此次首年作品进程展呈现的,无论是传统艺术或是当代的实践,时间是核心,或者说对时间的态度是核心,与我们当下的发展速度不谋而合;在此交汇的,是艺术家和观众不同的想象力,反思传统文化中物质的和精神的馈赠,并还给自己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身体经验。”
编辑:周瑾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