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预展揭幕 引领市场风向
0条评论 2015-05-13 15:31:5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陶瓷

中国嘉德2015 年春季拍卖会陶瓷部分,共分为瓷器、玉器、紫砂、佛像、红酒五大板块,共设“天撷英华—当代玉石雕刻艺术家专场”、“韫古撷珍—瓷玉集萃”、“圣域庄严—金铜佛造像精品”、“瓷艺新语—近现代陶瓷”、“紫泥秋华—逸云斋珍藏”、“紫泥菁英—紫砂古器与近现代臻品”、“宝藏—宫廷•名家精品紫砂器”、“嘉酿醇香—世界顶级名庄葡萄酒”8个专场共计拍品近1000件。本季拍卖,中国嘉德陶瓷部注重“突出精品,减量提质”,推出各类华美珍贵之拍品,期待与四海藏家共迎艺术品市场的暖春。

【瓷韵悠扬—瓷器】

古代瓷器向来是古董板块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本场重中之重当推“清乾隆 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及“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鹿头尊一对”,前者是极少有机会在市场上露面的珍罕官窑重器,后者亦是官窑收藏家们的不二之选。

早在1933 年双轩庵的拍卖目录中,著名学者上田恭辅就对“清乾隆 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作出了详细的探讨。他在文章中写道,此瓶为仿古样式,为仿青铜器而作。此瓶的釉色偏黑,像是仿青铜器上的铜锈色。传世品中如此深色的茶叶末釉非常罕见,为茶叶末釉瓷中之佳作。传世品中于此瓶相同的茶叶末釉瓶未有所见,唯一件釉色偏黄的2008 年5月27日于香港拍卖,拍品1591 号。此器来源显赫,曾分别为日本著名收藏家松元重太郎和松下幸之助所藏。松元重太郎(1844-1913),号双轩庵,明治时期关西著名企业家及艺术品收藏家。他创立日本第百三十银行、南海铁路及山阳铁道。他和儿子松元枩蔵一起建立了一批著名的收藏。纵观本季春拍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件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是所有单色釉器物中最为重要珍罕的一件。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鹿头尊一对”造型端庄,青花色泽浓艳,画工精细,是乾隆时期官窑大器的标准之作。成对出现的乾隆官窑大立件这几年已经难得一见。本次拍卖的这对鹿头尊是藏家十年前重金购藏,一直秘藏至今。本器品相完整,极其难得,其直口微侈,短颈,上饰双变体螭龙形耳,圆鼓腹下垂,圈足,胎体厚重,线条饱满,器形大气威严。尊通体以青花描绘,发色鲜艳淋漓,口沿及颈部分饰回纹、团寿字及嵌套如意云,足胫部则装饰莲瓣纹、卷草纹,纹饰绘制精细,布局紧凑,腹部主体通绘三重缠枝莲,花朵硕大饱满,枝叶翻转婀娜,图案繁而不乱,极富层次感。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鹿头尊器形首创于康熙朝,雍正时期亦有烧制,因造型似鹿头或牛首而得名,故又名“牛头尊”。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对大件器物青睐有加,因此鹿头尊在乾隆时期颇为流行,有青花、粉彩及单色釉等多个品种,其青花器多绘缠枝莲纹,故又名“清廉尊”,后代多有仿制,但胎釉及画工质量较比乾隆器相差甚远。

当代陶瓷部分甄选25件作品,来自意大利、荷兰、墨西哥、捷克、爱沙尼亚、南非以及中国等20 多个国家,“天下陶风”尽现中国嘉德。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具备国际水准,其中大多数作品都是能与国际拍卖市场接轨的硬通货,具有良好的收藏价值和增值潜力。

【温润至美—玉器】

古代玉器部分共有103 件精选拍品,与古代瓷器交相辉映并合为一场拍卖。乾隆时期的玉器以工艺精湛、抛光细腻著称。本次拍卖中,清乾隆青玉宝鸭衔芝摆件,藏家于1959年购于法国拍卖,作品雕一大一小两只宝鸭,回首相望,口衔灵芝。宝鸭抛光精致,羽毛刻画细腻,高浮雕的灵芝绕身而过,整体造型优美,体现了乾隆时期时作玉的典型特点。

当代玉雕是陶瓷部新开辟的板块,这次承袭2014 秋拍的传统,依然选取当代最知名的玉石雕刻大师的作品,共11 位大师,60 件作品,新增杨光、吴灶发、黄杨洪三位大师,并有7 件作品以无底价拍卖。其中,翟倚卫白玉雕香拂春亭牌,雕一位古代仕女,风姿卓绝,婷婷袅袅,衣褶飘柔,似行云流水,亦似袅袅升腾之烟气香云。

【紫泥藏珍—紫砂】

紫砂专场最早由中国嘉德陶瓷部首先开辟,且是坚持多年的强项,这次紫砂部分突出文房与宫廷两大类题材。机缘难得征集到一件“清康雍 紫砂大三桃洗”,此物堪称紫砂文房类重器,且未曾见于公私收藏或著录中,值得藏家们的珍视及宝藏。紫砂大三桃洗,以一束三桃连枝带叶仿生做成的大洗,三个大、中、小的桃实组合而成,枝繁叶茂,分布错落有致,其尺寸之巨,造型之奇,工艺之繁,气韵之华,堪为一绝,足证紫砂之巅峰技艺。较之相同时期陈鸣远、陈孟瀛等紫砂巨匠的力作,亦毫不逊色。

最能代表宫廷紫砂工艺首推“清乾隆 杨季元制彩泥堆绘山水纹铺首方尊”,此种装饰手法是用各色泥浆绘于坯体,并有一定厚度,类似印章薄意雕刻效果的一种装饰手法。此次征集的杨季元制彩泥堆绘山水纹铺首方尊,尺寸颇大,器型仿青铜器形制,制作工整有致。紫砂胎通身敷以嫩黄泥为表,左右铺首,器身四面分别以彩泥绘制山水、人物、亭台、楼阁、泛舟等秋山湖色之景,画意清逸,气韵生动,器身一侧压脚钤“杨季元”。整器壮硕雄伟,肃穆恢宏,一派皇家气度。

【圣域庄严—佛像】

佛教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反映佛教艺术精神的造像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她能蕴含历史,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使得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佛像,尤其是金铜佛像制作精美,绚丽的纹饰、优美的造型、慈祥的面容、宝光四射的魅力,在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能“抚慰人的心灵”。因此被人们认为是“抚慰心灵”的艺术作品。这是其他艺术品所不能代替的。佛像专场,此次征集到一件非常珍罕的“西藏16-17世纪 银质红帽五世夏玛巴像”。现存世的夏玛巴活佛造像非常稀少,而五世夏玛巴佛造像的珍贵性,稀缺性正由于乾隆皇帝下令十世夏玛巴不得转世, 故十世夏玛巴之前夏玛巴造像流传至今甚少,有明确款识的五世夏玛巴造像现今发现只此一件,有幸通过嘉德公司的平台呈现给大家。本件作品又是罕见的通体银胎打造,因此具有极高艺术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活佛头戴班智达帽,面部及手臂泥金彩绘,颧骨突出,相貌塑造十分写实。活佛本体为银质打造,莲花底座红铜鎏金,红帽、主尊与莲花底座分三部分铸造。身穿厚重的藏式僧衣,覆裹周身及双腿,外搭通肩袈裟,全跏趺端坐于莲台之上;莲花底座制作甚为精美:双层莲瓣,深束腰,瓣尖略翘,排列紧密整齐,上缘饰一圈均匀细密的连珠纹,莲座背面刻有表证身份的铭文。左手置腹前结禅定印捧心愿果,右手结触地印,这种“释祖成道相”造型的上师像,反映了藏传佛教“视师为佛”的特点。甚为殊胜的是帽上的朱砂及脸部泥金均为原装。且底部保有原封底、内有原装脏。

“明永乐 铜鎏金绿度母”坐像头戴宝冠,冠箍前垂流苏形璎珞,华丽优美。绿度母为二十一救度佛母之首,传为观世音菩萨所幻化,作为救苦救难的本尊佛母,若修持本尊密法,可不入生死轮回,祛一切病苦,并能广开智慧,消灾增福,延年益寿,在命终时往生极乐世界。在西藏深受人们的崇信。此件绿度母仪容端庄秀丽,头向右倾,身体略向左侧微微倚斜,体态婀娜多姿。身材比例准确,肌体线条匀称柔美。刻划细腻入微,可见破费巧思。整尊造像红铜质地细腻,鎏金锃亮,虽局部失金,但造型优美,做工极为精致,是一尊艺术价值极高佛造像。

【嘉酿醇香—红酒】

红酒专拍今年已经是第三场,本场将有从波尔多直运的2007-2011 年份波尔多1855 列级酒庄大全套系列呈现,带您游走于各大名庄之间,感受同一气候环境下,不同风土及酿酒技艺所呈现的风格各异的顶级佳酿。尤其是2011年的大全套1.5 升大瓶装更是耗费数月集齐,过程虽艰辛繁琐,但很有集宝之乐。由于宝爵酒庄(Château Pouget)不生产大瓶,所以是60 支大瓶装+2 支750ml 的宝爵组成,排列在一起可谓壮观。这种震撼的感觉只有到预展现场才能体会。

对葡萄酒藏家来说,收集同一年份不同产区的葡萄酒很有意义,而凑齐同一酒庄的垂直年份则是一种美好的时空体验。玛歌古堡(Château Margaux)曾在1855 年评级时受到拿破仑三世的青睐,被列为佳酿之首。特别荣幸的是,玛歌古堡总经理兼首席酿酒师保罗• 彭塔利(Paul Pontallier)先生亲自从古堡酒窖挑选一批窖藏,以支持中国嘉德的拍卖,其中1978-2011 年34 年的垂直年份套装品相完美,状态极佳,殊为难得。她们将告诉您不同年景的天气会对葡萄酒产生何种影响,这套垂直年份套装将是玛歌典雅风格最好的阐述。

家具工艺品

2015 年春拍,中国嘉德工艺品部再一次对拍品分门别类:除了传统的“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案上云烟—文房雅玩”、“可石怡情—现代国石臻品”、“清宁篆刻—金石篆刻艺术”之外,还特别推出“畅安心赏”和“牧心斋清禄集”两个特设专场。共有近600件拍品上拍,珍品云集,芳华荟萃。

【畅安心赏】

参与“畅安心赏”专场的创作者,包括田家青、范遥青、朱小华、王新明、薄云天,他们都是王世襄先生曾经赞赏的艺术家。此专场的拍品,包涵桌椅类家具、臂搁等文房用具,圆雕竹刻和棋楠摆件三大版块,都是精心挑选出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家青制器”5 件,徐秉方留青臂搁2 组,范遥青、朱小华的臂搁各3 件,薄云天2 件臂搁,王新明则是2 件圆雕竹刻,另有雍荷堂的棋楠精品。

此次《畅安心赏》专场专门征得5件“家青制器”精品,恰好是一间书房所需陈设的品种,其中四件是作者的早期经典作品,颇为难得,它们选料上乘,做法考究。其中,“紫檀大多宝格成对”为两米多高的多宝格,于2000年设计制作,每只多宝格中枨底部镌刻“家青制器”款识及凹凸斋印记。四面作工,所有用料无论长短大小四面竟无拼无补无膘皮,在古今紫檀器中尚未见有。此器在样式上借鉴传统大多宝格的形制,简化后更具现代线条美感,变雍容华贵为空灵典雅。因四面皆为看面, 既可作多宝格置文玩,又能兼作隔扇。下设抽屉三具,抽屉脸上铲地浮雕简约文雅的纹饰,为保持图案完整,未设铜吊牌拉手,用手托抽屉即可开合。此对多宝格为难得的紫檀重器,是田氏较早期的极精品之作。

【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

“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专场,一如既往,汇集众藏家的古典家具精品,其中一些来自著名藏家。

“明晚期 黄花梨四出头高靠背弯材官帽椅成对”,为比利时吉赛尔(Gisele Croes) 女士旧藏。搭脑、靠背板、扶手弯度大,用料十分奢侈。借用曲线表达一种美感。搭脑不雕成枕形而更显曲线柔婉。扶手下不安联邦棍,为更高古的作法。鹅脖前安角牙,下端雕成云纹,新颖别致。椅盘下安沿边起线的壶门轮廓券口牙子,精工细凿,典雅美观。此券口牙子不同于别例,因有花口而用料更奢。左右及后方则安素牙条。这对四出头高靠背官帽椅,造型挺拔,优美恢宏,颇有威严感。椅子线条可谓刚柔并济,体现了明式家具简约隽永之美。

“明晚期 黄花梨大方角柜”,为戴福保先生旧藏。戴福保(1911—1992)先生乃著名鉴赏家、收藏家及古董商,即闻名于世的“J.T.Tai”。此大型方角柜为黄花梨满彻,四面有工。柜门平镶面心板。顶板不落膛,硬挤门可自由拆卸,门板、柜帮板纹理对称,为一木对开。壸门牙板铲地浮雕螭龙纹。两侧牙板亦雕拐子龙纹,十分考究。柜内分为三层空间,有中间一格板装三具抽屉,设闷仓,三段柜膛式。这种大型方角柜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门上镶嵌莲花形白铜面页与长方形合页。此大柜选料之精,花纹之美,实不多见。

【牧心斋清禄集】

早在中国嘉德2013 年春拍曾推出牧心斋珍藏“ 一案四时春—文房清供”专场,得到各界藏家的认可,成绩斐然。牧心斋主人张明先生自早年耽好古器,经过两年的积累甄选集结而成的《牧心斋清禄集》,在年初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其中所列之器此次将在中国嘉德2015 春拍专场中呈现。

《牧心斋清禄集》精品专场中的名品包涵了著名英国古董商尼古拉斯• 葛第礼(Nicholas Grindley)旧藏的“17 世纪 黄花梨花卉纹笔筒”花瓣形口,筒壁厚实。外壁减地浮雕茶花、梅花、玉兰、海棠。四组花卉自岩石间丛生,花叶饱满,如迎风拂动,枝叶翻转,阴阳向背,各有情态。底部浮雕石体荦确,其形神、韵味俱佳。其色泽不静不喧,肌理如行云流水。同类题材的作品,也见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如“文父”紫檀木雕花卉图笔筒。

另外,“清乾隆 竹雕蝉纹提梁卣”从器型到纹饰,均仿商周青铜器,在造型、尺寸、纹饰、做工上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如出一辙,推测当年曾制作了同样的两件,一件深藏皇宫,一件流落民间。此件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名的收藏家与古董商庞耐女士(Alice Boney,1901-1988) 旧藏。而海外中国文物收藏界的知名收藏家如欧文夫妇(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安思远(Robert H.Ellsworth)、艾斯肯纳齐(Giuseppe Eskenazi)等都曾受益于她的影响。

牧心斋主人张明先生多年精研铜炉, 其专著《明清宣德炉》于2012年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本次专场包含的15 世纪“ 大明宣德年制”款铜浮雕云龙纹象首耳簋式炉、17 世纪“珍玩”款筒式戟耳炉、17 世纪“镜阅阁主人款”马槽炉以及清乾隆“ 乾隆年制”铜鎏金凤纹笔掭等皆是牧心斋主人多年珍藏,鲜少示众,其艺术与历史价值不可小觑。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

作为工艺品部传统专场的“案上云烟—文房雅玩”,延续了一贯的私人与世家珍藏风格,包括了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与曾佑和夫妇、坂本五郎(Sakamoto Gorō)、李氏家族所藏珍品,汇集笔筒、笔舔、砚台、墨床、砚屏等案头清玩,亦有文人士大夫生活所涉古琴、赏石、钟、鼎、炉、瓶之器,大可构建一个完整的古代生活图景

其中出自英国老牌古董商SPINK&SON,经李氏家族(李汝宽、李经泽父子)旧藏的“明 ‘大明万历丙戌年制’剔红龙纹葵花形盖盒”随形开光,海水江崖上,紫气祥云间,五爪苍龙追逐火珠飞旋盘桓,其态矫健威严。周围环饰折枝牡丹,盒内及底均髹黑漆,底部刀刻“大明万历丙戌年制”楷书款。尽显万历时期雕漆以龙凤祥嬉或双龙戏珠的形式所呈现的皇家气派。

“清乾隆 铜凤凰摆件”以精铜造,其灵芝凤冠高耸,长颈翎羽迎风伸展,双翼丰满,长尾逸地,立于山峦之上,山峦嶙峋崎岖,烘托出凤凰的庄严秀丽。凤凰全身翎羽清晰,造型雍容灵动,颇有一派不可一世、远绝尘俗的气势。 如今在北京故宫的翊坤宫前和体和殿前,以及颐和园的仁寿殿前和排云殿前,为清代大型铜凤凰,分别置于多是清代光绪年间铸造。此件采用多种工艺铸造,不惜铜材,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处处彰显出皇家之尊贵气质,当是清代乾隆时期宫廷装饰艺术的典型代表。

此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专场包含了日本现今最具影响力的古董商号“不言堂”创始人,被欧洲人誉为“小拿破仑”,屡次缔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的坂本五郎(Sakamoto Gorō)私人珍藏文房用砚,其中不乏石质绝佳的端、歙、洮河、等珍贵名品。如“明 洮河石兰亭修禊砚”砚体椭圆形,砚面及四侧浅浮雕兰亭修禊图,描绘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同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兰亭行“修禊“之礼时的场景,王羲之的著名法帖《兰亭序》便记述了这次盛会的情形。砚面雕刻兰亭景色,以曲水作墨池,池水间以小桥相连,下方宽阔平坦处为砚堂,侧壁环刻修禊图。砚背覆手深窪,浮雕浴鹅图,群鹅嬉戏于水中、案上。此件形制古朴稚拙,石质细腻,黄中透绿,石质优良,通体运用了线刻、浅浮雕、高浮雕等多种技法,雕刻精湛,不失为洮河砚的佳作。

【金石逸趣】

印石是中华古文字艺术中“篆刻”的载体,在印石的选择上不仅要有独特的材质美,而且石性也很讲究,其中以细、冻、实、纯的叶腊石、高岭石为上,而被开发最早,用量最大的当属“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因此也被冠以“四大国石”之称。

2015 年春拍中国嘉德国石篆刻部分为诸位奉上了“可石怡情—现代国石臻品”与“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两大专场。“ 可石怡情—现代国石臻品”专场,亦延续了此前风格,汇集了四大国石的上品印章及摆件,并且石质更胜以往。

石帝田黄,自古即十分稀罕珍贵,又难见大材,尤以田黄方章最为难得。“寿山田黄石螭龙钮方章”形材硕大,重约100g,其质地冻透润泽,细腻凝润,质感绝佳。肌体内萝卜丝纹清晰绵密,通体呈橘皮黄色,又外裹一层明显包浆,悠然古朴,可以推测,制此方章所用田黄石之硕大,品相之完美方可切割出此物,令人称绝。

当代篆刻部分汇聚了全国各地诸多篆刻名家的代表作品,又几乎都是吉语闲章,皆印材、印面俱佳,十分值得热爱篆刻艺术的朋友们关注。本专场中最为惹人注目的当属“怀玉印室藏西泠六家篆刻作品”,包含了西泠八家中丁敬、蒋仁、黄易、陈鸿寿、陈豫钟、赵之琛这六家。其中“丁敬刻 青田石印章”,印文:“采芝山人”,边款:“丙子正月,过春草园刻此印,鈍叟并记。”丁敬为浙派开山鼻祖,位居西泠八家之首,其传世作品极为稀少。此印以丁敬所擅长的切刀法入印,其风格苍劲质朴,独树一帜。更为难得的是此印经《修盦所见印存》、《中国篆刻丛刊》、《丁丑劫余印存》等多次权威出版著录,实属难得之珍。

编辑:冯漫雨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