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善本
2015 年春拍,在众多藏家的鼎力支持下,古籍部一如既往推出多场拍卖,共设“笔墨文章—信札写本”、“古籍善本”、“海岚•里昂的东方传奇—里昂藏历史照片及文献资料”3个专场共400余件拍品,涵盖古籍善本、碑帖信札、史料文献等多种门类。
【古籍善本专场】
古籍善本专场中共有拍品146 件,其中元刻巾箱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1 册,为元代刘应李所辑。书内钤有“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天禄继鑑”、“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琳琅”,原书签题“宋版事文类聚第四十七册”,为天禄琳琅散失之物。
《清惠陵样式雷图档》13张,为清内府“样式雷”绘本,系清穆宗爱新觉罗• 载淳(同治帝)的陵寝建筑图样。图中以小楷将陵墓建筑细节及建置一一注明,并描画陵墓周边山脉、水道等自然屏障,更于选址勘测图、地盘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详加注释,系了解清代帝王陵寝建置布局极为重要的原始材料。图档尺幅阔大,描摹精致,色彩艳丽,楷法规整,品相亦佳。样式雷是清代负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氏建筑世家,因长期掌管样式房而得名。2007 年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2014 年9 月落成的国家典籍博物馆专辟“样式雷图档精品”展厅,都体现了国内外公私收藏对样式雷图档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认可与推崇。
宋拓本《宋拓麓山寺碑》1 册,此册传拓绝无填描,用宋棉纸,笔画分明,字口肥粗,书体遒劲,考据处碑文第二十七行“江夏黄仙鹤刻”六字未损,当为南宋初期拓本。首有张伯英题签,内有方若己丑(1949 年)为民国藏家蓬莱墨花庵主人孙南耕题跋,皆为是拓增重。碑刻宋拓传世极稀,甚为难得。
【笔墨文章——信札写本】
中国嘉德2015春拍“笔墨文章”专场,共计拍品181件,推出若干重要文化学者手稿系列及名家旧藏系列。
1.霋岳楼往事——马宗霍藏章太炎先生系列书札
马宗霍为章太炎先生晚年弟子,但其与章太炎先生关系之密切却远在众多早年弟子之上,其亲近从此十三通信函中可窥得一斑。
章太炎致马宗霍先生信札1通7页,此通信札为章太炎先生解答马宗霍撰写《音韵学通论》时之疑问而作。在信中太炎先生探讨了韵的变迁。
2.潘重规先生旧藏黄侃量守庐日记系列
此批日记自戊辰六月写至十二月,黄侃先生的此七本日记内容颇为丰富。或呼朋唤友,杯酒交错,或游山玩水,状物咏怀。或蛰居书斋,潜心校勘。小楷书写极为精彩有神。
3.中研院学者信札手稿系列
中央研究院是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一个独立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关,蔡元培先生为第一任院长。中研院集中了当时有享誉国内外的顶尖学者百余人。此系列汇集了中研院学者胡适、傅斯年、陈寅恪等大师的信札及手稿,以及1928年中山大学向中华民国大学院呈报筹备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工作的公函。是研究中研院史语所最为重要的档案资料。
《国立中山大学呈中华民国大学院就筹备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准备工作的公函》,此份文件堪称傅斯年在创办中研院史语所的天才构想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佐证。
《陈寅恪致傅斯年信札》系陈寅恪先生在收到史语所(静心斋)寄来的聘书之后致信傅斯年。
在接受史语所聘请之前,陈寅恪一直在清华国学院任教并兼任清华中文、历史两系的教授。鉴于陈寅恪的盛名,霸气的傅斯年特许他在清华兼课,但是要求已经在北平郊外清华园定居的陈寅恪“至少可以在北平每周住数日”,以便兼顾史语所的工作。于是,陈寅恪除保留清华园新西院36 号的寓所外,另在北平城内西四牌楼姚家胡同3 号租赁了一处宽敞的四合院,并把其父陈三立从南京接来居住。且两处都安装了当时极为稀有的电话。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陈寅恪一生在生活上最舒心,精神上最得意,学术上最有创见的极盛时期。
《傅斯年书“胡适获普鲁士国家学院会员”新闻稿》系傅斯年先生专门为胡适先生于1932年6月2日被普鲁士国家学院聘为该院哲学史学部通讯会员一事所撰。1932年6月2日,德国普鲁士国家学院致函胡适,聘请他为该院哲学史学部通讯会员。这是该院第一次聘请中国会员,它表达了国际学术界对胡适中国哲学史研究成就的高度承认。傅斯年先生专为此事写了新闻稿。文中不吝赞美之词。
4.俞平伯先生旧藏系列
俞平伯先生为清末硕儒俞曲园先生的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此次春季拍卖会所集俞平伯先生旧藏一十九项,可见俞氏一族三世之文质,其中故实,尽识于点墨之间。
其中《友朋书札》系俞樾先生旧藏。先生所集先人信札遗墨,可见清中后期文人、学者之笔力才情。分为师门、前辈、同辈、世弟、姻族、后学、门生等目,归而统之,计有章太炎、瞿鸿禨、潘祖荫、郑文焯、孙诒让、莫友之、李慈铭、丁丙、王先谦、江标、沈葆桢、陈其元等人,可谓清末学人书札之大观。
5.故宫博物院和中央博物院文物南迁的片段资料
1949年前后,故宫文物从大陆南迁至台湾的记载与故事很多,争议也很多,但昔日历史的真相却只有一种。此组档案资料可为史海钩辑之一助,帮助我们进一步揭开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真相。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31日的一则总统府代电》,是蒋介石通知杭立武次长,已请海军派舰运送文物三千箱赴台的公文,故宫文物南迁台湾,众所周知是由宋美龄委派杭立武先生主持,虽然时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曾在回忆录中提及是他任内的决定,但事实上大权掌握在时任次长的杭立武手中。此通电函堪称是唯一可资证明蒋介石实际介入文物南运的文献。
【海岚•里昂的东方传奇】
里昂保存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已经尘封了六十余年。里昂的东方经历,注定在他身后将会成为一段令人瞩目的传奇。
他参与开辟中国西南、西北的诸多航线,亲历了首航上海- 昆明航线,首航中美航线,在中国现代航空史上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经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其保存的有关资料,甚至可以改写这段历史过程;他记录了残酷的淞沪抗战,向世人展现了那段不容篡改的真实历史场面;他多才多艺,是赛车手,同时拥有驾驶飞机驾驶执照,也是好莱坞舞台上的演员,拥有版权的作曲家,也是业余的而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家。
他为人忠诚,成为张学良及其家族之间的信使,张学良家眷的保镖、财务经理人,以及张学良私密文件的保存和守护者;他社交活跃,与当时中国社会上层保持着良好关系,尤其是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等军政要员;他兴趣广泛,爱好各种收藏,钱币等;爱好民俗、风景摄影,爱好演艺和音乐。
里昂生前所收集保存的一切,无疑是为了将来的一部他在东方经历的传记,很可惜他自己没有完成,这里断断续续的展示出来,然而里昂所思所想已随他的离世而远去。至于里昂为何没有完成自己的传记,里昂夫人有一段令人值得玩味的话:他计划写关于他在中国历险的书,但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以为明天一定会到来,1973 年他去世了,这本书也随他而去。或者是他知道的太多了,我记得他说过的话:“如果我说出一切我所知道的,很多人头会滚落在大街上”。
这批影像和文献资料就是里昂的生平传记,他的故事值得后世铭记。
邮品钱币
收藏生于最初的喜爱,盛于切磋研究,泯于金钱利益纠葛。置于收藏夹中的一张张邮票、穿起来的一枚枚古钱,深埋心中的偶像手迹,不仅曾是许多人第一份收藏,更晕染着旧时的光阴,牵绊着儿时的记忆,印证着心中最初的温暖。在这暖人的春光中,嘉德邮品钱币部推出“名人手迹 签名收藏”、“邮品”、“钱币 金银器”、“李伟先 王士平收藏 纸钞”四大专场,共2000 余件精品,带着浓浓的情意,待众藏家一同来追寻最初的美好。
【方寸古逸——钱币、金银器】
历代钱币,自夏商海贝为货币至后代方孔圜钱、近现代机制币,每一枚钱币都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凝注其中,流传遍及华夏大地。今春“钱币 金银器”专场,以古钱、近现代金银币、金银锭、金银器四大版块为支撑,优中选优,汇集历代钱币精品五百余项,宴飨众藏家。
金银锭,即元宝,贵金属称量货币,是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媒介。虽然其造型缺乏一定规范,但其上简洁精练的铭文戳记,蕴含极深的文化历史内涵。今春金银锭版块甄选100余项,可谓精中选精,其中明“长沙府 天启元年 岁供足金”伍拾两金锭,金锭束腰船形,两端上翘,铸纹清晰,历经五百余年风雨沧桑,金光依旧。内錾二十三字铭文“长沙府 天启元年分岁供王府 足金五十两正 吏杨旭 匠赵”。“长沙府”,即长沙藩王府邸,“吏杨旭”应为监铸官,“匠赵”则为熔铸此枚金锭的金匠。据史料记载,天启元年,朱常淠承袭长沙昭靖王藩王位,此枚金锭即为当年所铸,可能与庆贺新藩王册封相关。金锭与历史两相印证,弥足珍贵。
金银以其可塑之形,华贵之色,不朽之质,常被制作成重要纪念品或珍贵礼品,在达官显贵中相互馈赠。清“丁汝昌赠会统北洋水师提督衔二等第三宝星琅威理”大型银质纪念杯,一侧簪刻铭文详细记述光绪十三年(1887),琅威理从英、德两国接收并率领四艘新式快船远越重洋来华,以增北洋水师之军力一事的来龙去脉,琅威理以“靖远”为旗舰,至厦门与丁汝昌会合。此次接舰回华,不另设保险,节省了数十万两银,同时在琅威理的带领、训导下,中国年青的海军官兵们也在远洋航行中得到历练,所以“功绩实未可泯,故作器纪之”。琅威理治军严格,办事勤快,认真按照英国海军的条令训练,为海军官佐所敬惮。由于陆军出身的提督丁汝昌不懂海战,实际上琅威理肩负起北洋海军日常训练的全部事宜。他治军严明,办事勤勉,在舰队官兵中灌输英国海军的条令,风纪严肃。琅威理对北洋海军的操练倾注了大量心血,表现出很强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而丁汝昌本人也认为:“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此银杯由丁汝昌赠予琅威理,后为琅威理后人珍藏,现由海外归华,意义非凡。
除此之外,邮品、纸钞等门类亦是珍品迭出:邮品总是寄托着思念,而信件总是在收信人的期盼中不慌不忙得缓缓到来,在书信间传递着悠悠的情愫。今春邮品共600 余项,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四大版块,各具特色,不乏佳品;纸钞自宋代产生至今,其品种纷繁,形式多样,票面不论文字或图案都带有大量信息,是研究相关金融、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迎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今春纸钞专场也突出红色题材,系统梳理解放区纸钞360 余项,亮点颇多
【西风东渐—名人手迹•签名收藏】
古往今来,名仕大家成为时代象征,而铭刻历史,岁月淘沙,他们的光辉越发耀眼,激励后人沿着先贤的道路执着不懈。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李斯特、瓦格纳、柏辽兹以热血激情演奏生命韵律;绘画大家德拉克罗瓦、米勒、列宾绘画样稿勾勒别样心境;文学巨匠大仲马、夏洛蒂• 勃朗特、玛丽• 雪莱、拜伦、勃朗宁剖析人间悲喜唤醒沉睡灵魂;思想伟人黑格尔、尼采、叔本华人以缜密思辨启迪众人心智;科学巨人牛顿、爱因斯坦、高斯、爱迪生以不懈实验和伟大发现引领未来;二战骁勇将士戴高乐、丘吉尔、朱可夫以鲜血保卫和平。后续数篇精彩文章深度探索西方手稿的无限魅力,在此便再不再多作赘述。今春嘉德“名人手迹 签名收藏”专场汇集中外名人墨迹芳痕,与君共睹名仕风采。
“存在即合理”——近三百年前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写出这句标志性的警句。时光悄逝,万物变幻,但思想不朽,如春风雨露般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黑格尔 致哲学家弗里德里希亲笔信函”,是黑格尔1826 年9 月11 日于柏林致信慕尼黑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 伊曼努埃尔• 尼塔默,娓娓道来地解释自己无法应邀前往慕尼黑拜访后者,但准备派遣自己的学生代为前往,并讲述自己在柏林的工作情况、身边的人物,同时关心后者的近况及其身边环境。书信普普通通,但普普通通的书信反映出远非普普通通的内容。首先,书信直接反映出黑格尔勤奋的工作态度。其次,书信字里行间反映出,当时的德国大学笼罩在天主教与新教相互斗争的氛围中。再有,书信除了直接反映和字里行间反映的内容之外,还隐藏着一条线索,这就是黑格尔与尼塔默的默契友谊。
“基督自上帝那里收到这个预言,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上以及地下,没有人能够或是值得来打开,能观看那书卷的,直到基督出现,并从上帝之手中接受它,因此他定是从死亡中复活,他是从死亡中醒来的第一人,他用他的死亡赢得了这样的价值。他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解救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又使他们成为国民,做他父神的祭司,他们将在地上掌权。” 很难想象这份书写优雅,引经据典,充满虔诚宗教色彩的手稿,其书写者却是伟大的科学泰斗,经典物理学的擎天巨柱,艾萨克• 牛顿爵士。至今,少数有传承纪录的牛顿手稿,即1936 年拍卖的朴茨茅斯家族藏品,仍藏于私人之手,藏家多对此秘而不宣。这里出现的这份牛顿手稿,在1936 年的苏富比拍卖中有明确纪录,被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正在进行的“牛顿项目” 收录,带有项目主持人曼德博教授的认证。
2015春拍珠宝展销会
本次春拍,随着市场进一步调整的步伐,嘉德本季将推出珠宝展销会。展销会共有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彩色宝石以及钻石等饰品200 余项,其中翡翠饰品约百余项。另,本次将推出当代设计师的部分掐丝工艺首饰。其古朴的设计与掐丝,镶嵌,镂空等工艺的完美结合,令一件件金饰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