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的存在:李璋|《雅淳凝晖》金陵五人画展参展艺术家介绍
0条评论 2015-05-21 11:06:5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

画家简介

李璋:江苏南京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书画院终身荣誉画家

《弥漫(1)》  86X86cm  纸本设色  2010
《弥漫(1)》  86X86cm  纸本设色  2010

乍一看李璋的作品是工笔花卉,细看,却发现她的世界原来是一个超现实的存在。李璋喜画杂花乱草,即使画名贵之花,也不画其茂盛之态,而多画略显颓唐之姿。这里有一种无言的悲剧感,夹杂着艺术家长年累月的默观与静思。我想,大概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李璋会在其花卉世界中安放一两只她的宠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来自她的插图,造型独特,表情别致。有人对李璋的这一风格持有异议,认为她的手法多少破坏了原有的雅致。在我看来,李璋这样做是有意的,同时又是无意的。有意,是因为她真的希望对原有格局有所颠覆;无意,是因为她不是为颠覆而颠覆,而是,在她眼中,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她的世界,也是她对视觉悲剧的一种微妙体认。其实,严格来说,那并不是一种悲剧,而是一种情绪,无法抑制,又无法外露。

——杨小彦

《弥漫(2)》  120X120cm  纸本设色  2011
《弥漫(2)》  120X120cm  纸本设色  2011

她迷恋青花,因为她知道青花的单纯与名贵。童书业把青花形容为瓷器中的"文人画",是切中瓷艺传统的关键。李璋天然切合这份关键,说明典雅在她心目的根基。李璋除了画青花外,就只画白瓷。她喜爱那份独一,那份素洁,那份空白。在这独一、素洁和空白中加上花卉,那就一定不是现实,而是自白。

——杨小彦

《草本系列(1)》  66X33CM  纸本设色  2014
《草本系列(1)》  66X33CM  纸本设色  2014

虽然画的都是一些来自写生或原本娴熟于心的元素,但这些元素经过她精心截取、拆选和重新组合之后更呈现出一种文人的意趣。明代典型文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插花着瓶中,令俯仰高下,斜正疏密,皆有意态,得画家写生之趣,方佳。"在李璋亦工亦妙的画面中,这种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意态与情致自然是不言而喻。"若非得趣,个中布置,何能生致。"

——夏蔚

《草本系列(6)》  66X66cm  纸本设色  2014
《草本系列(6)》  66X66cm  纸本设色  2014

在我理解中,当传统作为一个名词使用时,它应该是中性的,仅代表一种存在、一种时间留下的痕迹、一种在不断衍变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格式与品位。它与保守或进步等概念没有关系。对李璋而言,她的传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家族的,是某一特定文化地域的,同时又是经过她的一番出走后重新被自己认同,从而算得上是真正个人的……

——夏蔚

《枝意(2)》  65X60cm  纸本设色  2014
《枝意(2)》  65X60cm  纸本设色  2014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