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每个创作都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步,我以笔、画布、或是其他材质为真理而奋斗。我的前方是一颗遥远而且光芒四射的星星,越是想要碰触它,它就离我越远。但是藉由我的精神力量以及一心想要开创出自己的道路,我已经挣脱并爬出这个世界错综复杂的混乱,甚至一步步的接近灵魂的境界!”——草间弥生
这个礼拜我们用草间婆婆的名言来开场,其实草间弥生除了绘画之外还有非常多不同面向的才华与创作。她说〝我以笔、画布、或是其他材质为真理而奋斗〞,最为人所知的当然就是写作,相信应该也有很多人读过她的自传〝无限的网〞。除此之外,她同时也是制片与演员;也是时尚设计师同时拥有自己的时尚品牌;还是行动艺术表演者;最後,她也接受委托进行商业艺术创作!以下,我们就针对这些不同面向的创作来做个简单的介绍。
写作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她因为健康因素在1973年回到日本,除了在这时候变成精神医院的永久居留病患,其实她也在这个时候开始着手撰写惊人的超现实小说、短篇小说以及诗歌。
在197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词绘本〝7〞,一年後她的第一部小说《曼哈顿企图自杀惯犯》(マンハッタン自杀未遂常习犯)出版。〝性、毒品、摇滚乐〞,书中提到「当我闻到死亡的气息,我想将自己埋葬在毒品、安眠药以及其他药物之中死去」。这本书可以说延续了草间弥生的艺术创作,为了摆脱封建前往自由国度,以激进、疯狂的态度结合艺术创作,让她的精神无处不在。传达的不是由生而死,反而是在传达一个由死而生的疯狂妄想。《曼哈顿企图自杀惯犯》可说是草间弥生的潜意识世界,以视觉的冲击与世俗的丑闻释放她的执着。她藉由这本书以文学的传统传达前卫的概念,异化了她的读者,以近乎强迫症的手段,再一次展现草间弥生特有的「清醒的疯狂」的特质!
之後在1983年,她出版了小说《克里斯多夫男娼窟》(クリストファー男娼窟),这本书让她获得日本第10届野性时代新人文学奖。这本书中描绘了一个充满毒品与同性恋的世界,书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尤其是男主角亨利–非裔男性、毒虫、同性恋。她笔下的角色介於有生命於无生命之间,而且被高度的色情化,这又呈现出草间弥生一贯的风格-「在真实之中的超现实」-就像波普艺术一般,想要写实但又拒绝公式化,所以也就不太关心她的角色们变成一种过度的幻觉,而这也是这本书让人津津乐道的!
随着《克里斯多夫男娼窟》的成功,她可以说持续不断的出版了许多创作,以下是从1983-1990年的列表:
1985年,《燃烧的圣马可教堂》(圣マルクス教会炎上),据称这是她自己最喜欢的书,书中再度充斥着性、死亡与幻觉。
1988年,《天与地之间》(天と地の间),描述一个对成人与男性恐惧的女子饱受蹂躏的故事。
1988年,《Woodstock阴茎切除刀》,描述一个住在画家村中,每日饱受屈辱的女子。
1989年,《疼痛吊灯》,描述有海洛英毒瘾的女主角,经营SM俱乐部的爱情故事。
1989年,《Sakuragazuka的双自杀》,是一本充满黑暗写实但以抒情手法描写日本战後的黑暗面以及一个年轻女孩扭曲内心的长篇小说。
1990年,《鳕鱼角的天使》。
2002年,《无限的网–草间弥生自传》本书为草间弥生第一本自传,回顾自己这一生充满传奇的创作之路。在书中她毫不避讳谈到自身的精神状况,也谈到艺术创作如何将她从濒临崩溃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地挽救回来,最後成为在日本影响深远的重要当代艺术家。
在这几年的期间她也与知名摄影师荒木经惟合作为S&MSniper杂志进行专栏撰写。
影片
其实在她开始写作之前,她已经发表过影片作品。在1968年,她创作了短片「消灭自己」(草间の自己消灭)得到了比利时第四届国际短片大奖、马里兰电影节第二名、AnnArbor电影节第二名、与第二届日本联合树下电影节(アン・アーバー映画祭)的银奖。
1991年,她主演由知名艺术家村上龙自编自导的电影《东京颓废》,这部被归类为日本色情电影的作品在澳洲与南韩都被禁止,内容描述一个爱上已婚男人,并饱受上班族与黑帮凌虐的妓女。
之後在1993年,她与英国音乐家PeterGabriel合作,将Peter为1992年上演的电影《费城》所写的电影配乐「Lovetown」进行宣传影片拍摄,随後这支单曲也1994年发行。这也是一次艺术与音乐的结合。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