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轩2015年春拍精品推荐
0条评论 2015-06-18 15:19:2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RMB: 4,800,000-6,800,000
赵之谦(1829-1884)  节花延年 行书七言联一堂
设色绢本 水墨纸本 镜框 立轴
画106×32.5cm. ; 对联129.5×30 cm.×2
估价:RMB 4,800,000-6,800,000

款识:节花傅公延年。同治丙寅十月归自黄岩,为节子十一丈画此,并取本经别录三名,合以颂之。赵之谦记于华延年。
钤印:「之谦印信」
著录:1.《赵之谦研究》下P580,荣宝斋出版社。
   2.《赵之谦年谱》P161,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1.《赵之谦书画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2.《悲盦胜墨绘画》第二卷P43。
   3.《南画大成》第十册p2467。
   4.《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上卷P92,上海古籍出版社。
   5.《赵之谦书画集》上卷P20,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6.《赵之谦书画集》P180,天津古籍出版社。
   7.《悲盦胜墨》第六集。

对联:
款识:山色入门看偃蹇,松风出语听萧疏。子绂三兄正之,赵之谦。
钤印:「赵之谦印」 「汉后隋前有此人」
出版:《赵之谦作品选》P168-169,第58幅,东方书店(日本),1990年12月15日。
作者简介:赵之谦,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此赵之谦同治丙寅(1866年)写赠好友傅节子者,此图构思精妙,于传统贺颂题材中饶见新意,将传统没骨画法与"扬州八怪"的写意法相结合,用富有金石意味的线条勾勒,使画面呈现出粗纹厚重而妙趣横生的美感。傅节子,字茂臣,号节子,北京人,与魏锡曾同官福建,故亦交好于赵之谦,酷爱金石书画碑拓,赵之谦为之刻印十七方,书画精品亦多所赠,此其一也

钱维城(1720-1772) 菊花图
钱维城(1720-1772) 菊花图
设色纸本 镜框
180×83 cm.
估价:RMB 12,000,000-15,000,000

款识:臣钱维城恭画。
钤印:「臣钱维城」、「敬事」
乾隆御题:海西奇种晚秋樷,标节含芳迥鲜同,绘帧早添新物色,瓦盆不改旧家风,让让露泛霞觞紫,啁啁曦承散善红,蓦地若逢陶征士,柴桑应未识篱东。己卯深秋御题。
钤印:「乾隆宸翰」、「得意象外」
著录:《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三册,第77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展览: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北京市文物局主办,2010年10月21日-25日。
出版:1.《北洋画报》,天津出版,1930年8月8日。
   2.《嘉德十年精品录中国古代书画/古籍善本卷》P125
   3.《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二》P754
   4.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卖会《咀英澄华--清代宫廷典藏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封面。
   5.《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古代书画展览图录》P185
   5.《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二)P129,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出版。

首先看一下这幅巨作的落款有两处,下方是"臣钱维城恭画",上方是乾隆帝的御题诗,时间是己卯(1759)深秋,画作也应完成于同年,当时钱维城40岁。从乾隆帝的御题诗上不难看出,是钱维城应旨之作,用于宫廷装饰。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记载,乾隆皇帝曾要求宫廷画家绘制十二月花神,菊花代表九月花神,这件《盛菊图》是用来装饰秋季内廷的。

御题诗中乾隆帝把菊花称之"海西奇种",什么是海西呢?其实是清代宫廷画院中流行的"海西烘染法"。"海西法"不等同于西方透视学绘画技法,而是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使用中国的绘画媒介,西画的透视技法,去除阴影,减弱明暗。由外国传教士郎世宁所带来的西洋绘画和中国传统画法的结合。当时这种中西合璧的画法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因为郎世宁在乾隆朝宫廷画院中地位尊贵,宫廷画家们纷纷效仿其画风,钱维城也是其中之一。此件作品的菊花花头通过浓淡晕染,表现出花头的立体感,增加逼真的视觉效果。叶片则使用中国画中的"没骨法"。栽种于不同容器中,错落有致,色彩绚丽,呈现出富贵的皇家气息。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