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佩姬·古根海姆最新纪录片“艺术成瘾”:讲述不孝女传奇
0条评论 2015-07-13 10:14:35 来源:The Art Newspaper  

佩姬与20世纪欧美艺术圈:现代艺术的“情妇”和“伯乐”

英国《独立报》的评论曾称,佩姬对亲密关系和名望都十分痴迷,传闻她与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私密关系为她在文化艺术的圈子中的地位打下基础。而她与著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在1941年成婚时还曾说过:“他是那么英俊而又出名”。更有传佩姬曾与杰克逊·波洛克等多位艺术家有各种暧昧关系。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成瘾者”(Art Addict)这个词语不仅指对艺术的痴迷,更暗含“性瘾”之意,是佩姬的最佳代名词。一部佩姬的传记作品也以“现代主义的情妇”(Mistress of Modernism)为名,世人对她的印象主要在各种情事和艺术收藏两个方面。

纽约媒体对《佩姬·古根海姆:艺术成瘾》的评论提到,佩姬在这两方面的名气让不少传记作家在选择侧重点时颇为为难。但弗里兰的影片较好地平衡了二方面的关系,通过大量资料、老照片和访谈,较为完整地还原了佩姬的面貌。但也有评论指出,影片对佩姬与美国实验影像先锋人物玛雅·德伦(Maya Deren)、先锋作家和诗人狄朱娜·巴恩斯(Djuna Barnes)等人的交往着墨太少。 

佩姬·古根海姆与杰克逊·波洛克
佩姬·古根海姆与杰克逊·波洛克

但影片在佩姬与20世纪艺术史中重要艺术家之间的密切联系方面做了充分而深入的探讨。作为美国艺术的重要赞助人,她在波洛克、罗斯科等人的艺术生涯中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43年,波洛克还在非具象绘画博物馆(Museum of Non-Objective Painting,古根海姆美术馆前身)做维修工时,佩姬就与他签订了4年的合同,使他得以全身心投入绘画工作。到40年代中期,波洛克从早期受超现实主义等影响的创作方式完全转变到抽象绘画的领域。1950年,佩姬在威尼斯的科雷尔博物馆(Museo Correr)组织了波洛克在欧洲的第一场个展。  

波波洛克创作于1943年的作品《壁画》(Mural)为佩姬·古根海姆所藏,后赠予爱荷华大学美术馆(University of Iowa Museum of Art),这件作品目前正在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杰克逊·波洛克的《壁画》:可见的能量”中展出
波波洛克创作于1943年的作品《壁画》(Mural)为佩姬·古根海姆所藏,后赠予爱荷华大学美术馆(University of Iowa Museum of Art),这件作品目前正在佩姬·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杰克逊·波洛克的《壁画》:可见的能量”中展出

然而,佩姬与艺术的接触并非始于20世纪40年代。20年代,佩姬前往法国,旋即进入当时的先锋作家和艺术家圈子。在巴黎,曼·雷(Man Ray)为佩姬拍摄过照片,也是在这一时期,她与杜尚相识,二人成为一生挚友。通过杜尚,佩姬认识了更多巴黎的艺术家,而佩姬后来也成为杜尚艺术的主要推手之一。

曼·雷在1924年拍摄了这幅佩姬·古根海姆的照片
曼·雷在1924年拍摄了这幅佩姬·古根海姆的照片

30年代末,佩姬在伦敦开设画廊,并以法国导演、诗人让·考克托(Jean Cocteau)的绘画作品作为画廊开幕首展的主要内容。画廊的第二个展览即是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在英国的首场个展。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