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访】韦申:中国当代艺术30年 核心体系尚未形成
0条评论 2015-07-23 16:38:1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保兴

作为中国第一个画家村——圆明园画家村的“村民”,艺术家韦申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是最具创新的实力派艺术家之一,2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舞台上,在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同时,韦申也成为了一名中外艺术交流中的中国艺术传播者。特此,99艺术网带您走进并了解中国第一个画家村的艺术“勇士”——韦申。

\
艺术家韦申

99艺术网:是什么驱使您,1993年秋,刚从桂林教育学院美术系毕业就弃职北上,进驻圆明园画家村,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
 
韦申:我从81画画时起就接受西方素描绘画训练,开始接受西方式美术教育,后一直受到八五新潮的影响,梦想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艺术家。
 
考上教育学院前我就己经是个中学美术教师,当老师是好,只是必须坐班,常常没课就只能看报纸,觉得非常浪费时间。本来一直想要摆脱这种困境,正好中央美院和中国美协开始办研修班,就想来北京学习,也就来到圆明园。后来发现这里正是我想要的创作环境,就留在了圆明园,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
 
99艺术网:您说过“要到世界最高的地方去画画,可以俯视世界的一切。”为何1997年夏,要跑到西藏去寻求艺术灵感。
 
韦申:缘起性空,佛教是我心灵的依靠。1994年有一次无意中走进了法源寺,在宁静的寺庙里觉得心灵非常放松、舒适。后来圆明园生活结束,朋友失散之后很失落,于是跑到峨眉山呆了几天,又跑到五当山。由于每次受到困难和挫折总是想到佛,梦到佛,冥冥之中似乎像是在寻找什么似的。1997年本来和一位孔子后代一起到山东曲阜画画的,可是到了以后觉得不理想,于是想到了西藏,觉得在世界上最高的地方画画一定很爽,早上刚说完下午我们就出发了。
 
说是去找创作灵感倒不如说去体验生活,当年交通不好,坐车、坐拖拉机、马车甚至有的地方步行,足足一星期跋山涉水才到了西藏。的确,西藏的景色及这种体验触动了我的灵感,回来以后画风也就自然而然改变了。
 
画画是悟道,悟出多少画得多少;画画又象爬山,爬得多高,画有多高。

\
韦申作品《房中圣象》

99艺术网:后期作品中很多都涉及到佛像、精神等问题的作品,跟在西藏的五年有关系吗?
 
韦申:我比较注重精神世界的培养,而东方人的精神世界里最崇高的是佛,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佛教也是东方哲学思想的精华,值得当代艺术家去研究。
 
九十年代从事当代艺术非常苦。艺术家们在重重困难下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去画画,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奋斗的精神。在西藏时常常在路上碰到一些佛教信徒,他们一个月两个月爬山涉水,一步一磕头历尽艰辛来到布达拉宫朝拜,我想很多圆明园画家都具备这种顽强的精神,所以一直坚持画到现在。如果没有精神支柱,我想当代艺术早就熬不到今天了。
 
99艺术网:在创作之余您喜欢做什么?

韦申:年轻的时候喜欢蹦吧、跳迪(现在叫街舞)。现在,喝喝茶、看看书,偶尔去学习打高尔夫球,比较喜欢安静。

 
99艺术网:当创作遇到瓶颈您会怎么做?
 
韦申:目前还未遇到瓶颈,因为还没等到瓶颈我就开始酝酿着变化风格了。
 
99艺术网:从圆明园到六郎庄,从宋庄到波士顿,从阿姆斯特丹到印度,走过十几个国家,一路画画,一路展览,一路教学,一路思考。让您对艺术有了怎样的思考?
 
韦申:我是每画一段时间,就想总结一下经验,举办一次个展。个展的好处是集中展示这段的作品,好的地方或不足之处一目了然,所以每办一次个展是一次飞跃。由于运气比较好,每次办个展就碰到有人喜欢,并邀请办下一个展。二十年来共举办了二十多次个展,走遍了亚、欧、美三大洲十几个国家。由于外国人对中国当代艺术比较陌生、也有兴趣,所以给他们讲讲中国当代艺术。讲多了就生动自如,羸得他们的认可,于是在哈佛大学开设“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课程,专门传播中国的当代艺术。
 
展来展去来回奔跑,好像在地球上画了一个个圈,形成了一路办展一路教学,一路学习一路思考的生活。的确每次在国外举办个展中,看的多、交流多、想的也很多。平时画画都很冲动,只有在展览时就会冷静下来思考,于是有了新的想法,所以回来之后我的画风自然就发生了变化。

\
《猪飞起来》

99艺术网:作品多变,水墨、油彩;具象、抽象;不同的系列。感觉每到一个地方,艺术都有所改变,地域文化有没有对您产生影响?
 
韦申:虽然一直生活在当代艺术圈子里,可我一直是个独自思想的艺术家,不跟风、不随波逐流是我的性格。我比较崇尚毕加索式的创作思维,一段时间变换一种风格,在变中求进,变化中寻求自我。因为我把人的一生当作艺术来看待,人本身是一件件艺术品,每一秒钟表情、思想都在变化,何况艺术呢。我也喜欢“海纳百川”的容量,只要自己认为好的文化就吸收,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
 
99艺术网:从传统到现代的转身是中国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话题,您的作品中很多涉及到国人的精神状态、梦想等心理学领域问题,也很注重作品与诗的结合,您觉得艺术应该表现什么?
 
韦申: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型是我早在2007年就提出的艺术理念。这里面蕴含了有关当代艺术中国人精神的三个层面。中国人的精神一直是比较模糊的形态,解放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抗精神,解放后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近期似乎变成重钱重利的精神状态。到底什么是中国人精神?值得我们深思。
 
我说的国人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大同精神”,当代艺术尤其如此。道教里的周公解梦、与西方的弗洛依德梦的解析不谋而和,东方的“性本善”与西方的“原罪论”不分伯仲,普世价值观的情绪冲突和集权社会中的亲密关系反映着类似问题,这些大的共性主题一直在吸引着我,我想通过艺术来解开这根绳索。
 
其次,国人精神一个重要的拓展性内含是对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融合,对当代艺术而言,这是我一直寻找的哲学思想。近来常常不自觉地画如《如来如去》、《没有终点的路》、《骑鱼行动》等似梦非梦的画。因为我不断地坚信梦是现实中的虚拟,因为它毕竟存在于大脑之中。现实与梦构成人生的两大部分。
 
第三,当代艺术的国人精神是要有大突破,突破具象与抽象、国画与油画的人为割裂。纵观我的作品,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都具有灵性、具有诗意一般的意境。我从小就喜欢诗,记得师范的文选老师曾要求我们背写《唐诗三百首》,我花了一年多才把它背诵下来。到了园明圆之后,认识了一些诗人、作家,常常交流,写一些先锋派的诗。古代艺术是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锋派的诗是描绘现代人的生活,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及作者内心世界情绪的表达,所以我那时就想通过现代诗来改变传统中国画,从诗、画结合开始。立志成为一位有知识且浪漫式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
《骑鱼行动》 

99艺术网:与国外进行艺术交流多年,国外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当代艺术的?
 
韦申:别人的作品我不太清楚,我的作品反映还是比较强烈的。在老外眼里我的作品就是典型的东方艺术。因为他们见到的中国艺术家不多,了解更少。
 
99艺术网:在与国外交流中被问及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韦申:你为什么这样画。
 
99艺术网:中国当代艺术从1985新潮开始,已经走过30年历程。您作为亲历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韦申:当代艺术三十年,改变了艺术格局。当代艺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是当代艺术家们的最大贡献。如今的中国艺术枝繁叶茂、百花齐放,当代艺术已经进入繁荣期。而如今的繁华离不开圆明园等一批60后艺术家艰辛劳动。这一代人是出生在动荡的文革前后,这种活跃的基因注定他们成为文化的变革者。如果说徐悲鸿、吴冠中一代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艺术主张促进中国艺术的发展,那么60后一代的全盘西化的思想则制造出中国当代艺术的今天。像“跨父追日”一般追随西方艺术,“美式化”当代艺术是这代人的局限,也是文化艺术的遗憾。
 
由于本人时常与国外进行艺术交流,给他们讲讲中国当代艺术。然而讲多之后就遇到了瓶颈,核心的东西没法讲,比如中国当代艺术的哲学思想、文化价值、理论系统等等,因为这些理论系统均未形成。
 
但凡做事总有它的目的性,艺术也一样。每当一件艺术品背后有作者的想法,你为什么要这样画?想表达什么、说明什么?有哪些理论支持、学术支持,有哪些哲学理念?总不能说:没有什么目的,我是乱画的。如果说目前当代艺术是完美的艺术,那是自欺欺人。因为目前核心的东西没有确立,方向也没有明确。缺少独立的思想体制,缺乏东方人的精神力量,这是我思考的问题,也是当代艺术该思考的问题。
 
如果有一天中国当代艺术摆脱了西方影子,展现东方人的哲学思想,具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成为纯“中”式当代艺术,我们瞩目以待。

\
韦申《没有终点的路》

编辑:李保兴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