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真诚 热忱 担当
0条评论
2015-07-31 15:00:49 来源:中国艺术报
某电影作宣传时说的一句话似乎挺在理儿——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是永远会有人年轻。日前,在由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和《雕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5年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上,120余件(组)来自2015年造型设计专业(雕塑、公共艺术、艺术设计)本、硕、博毕业生的作品,少不了因为年轻而喷薄出的炽热,也透出虽稍显稚嫩却十足真诚的思索。
提到江南水乡,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可会是冰冷的钛合金、铁和脏兮兮的水泥?想来不会,但江南大学的陈庆与李云芳,以“水境江南”为题,却将这三种材质加以利用,创作的一组雕塑灵动、传神地幻化出马头山墙、青瓦等江南建筑特有的韵致;安静的小和尚、涓涓流淌的水面,将两者衔接起来的却是一把失衡、变形的椅子,天津美术学院的张辉在松木之上雕刻,他的《心若止水》透出在纷扰乱世中寻觅、坚守一份宁静的可贵;作为传统中国画教学的百科全书,《芥子园画谱》中草木的生发盘桓、山石的向背布置、梅兰的倩影横斜,无不凝练中国画最精华的程式,然而成熟意味着僵化,僵化就难免连带着衰落,西安美术学院的鲁阔在这“传世画谱”上玩儿了一把火——卷宗上留下成片烧灼过的焦黄痕迹,不规则却自有或舒展或纠结的形态,看似任性、放肆,可谁又能说这不是冲破禁锢的一腔热忱?
成长,不应只在技艺上
“前不久,在朋友圈流行一种说法——别把艺术太当回事,这促使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从事艺术工作,我们到底为了什么?对于热爱艺术的学生来说,艺术是崇高的,成为艺术家是他们的理想。那又为什么要选择雕塑呢?我的理解是,以更开阔的眼光来看待艺术家,他可以是雕塑家,也同样可以是诗人、作家、音乐家、舞蹈家……因为创作从本质而言,都是用自己的经历、心血、热情、感受去撰写一篇‘文章’——有的是透过文字,有的是运用音符,有的借助肢体,有的则使用混凝土、青铜、木头、石头等材料加以诠释。但终其一点,感人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某种真挚情感的呈现,表达创作者个人的素养和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董书兵说。
一年一届的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从2006年首次举办至今,已经跨入第十个年头。“十年,就像是一场漫长的航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展览的影响力正在一点点地扩大。它为初入社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展示平台,而不少国内知名的青年艺术家都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展览现场,雕塑家曹春生说:“在我看来,一个学习、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他的成长不光是在技艺上,还应该体现在艺术理念上。搞艺术,却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要有所担当,用创作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次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给人惊喜,因为那些奇思妙想的背后,是智慧,而不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手段。”
用作品记录身边生活,学生们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细微体察加以呈现。如今,手机悄然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有人为之焦虑,更多的,则是麻木与不自觉地跟从。来自兰州财经大学的董建平以“低头族”为题,塑一组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人物,看三人的穿着打扮,他们的身份也许相差悬殊,但动作却毫无二致——佝偻着上半身,头深深地低下,手里摆弄着手机。还有一处细节颇有趣:能够坐得下三人的长椅上,只坐了两个,一旁的空位底下是个背包,想来是其中一位无意间放的。但一旁的小青年就背靠栏杆站着,看来,他掌上的“虚拟世界”早已让他心满意足,因此现实中,就连一句简单的“这里有人坐吗?”都懒得开口了。
呼伦贝尔学院逯云飞的《移动终端》更加直接,作品干脆就是人一头钻进手机的造型。在手机的触摸屏上,一段类似内心独白的文字,剖析自己,又像是揭示了多少人的“日常”:“早上醒来,还躺在被窝里,先用手机上网,看有什么新闻,谁在微博上@我了。开车出门,用手机查看实时路况;等人时,用手机看看视频、玩玩游戏;晚上请朋友吃饭,用手机查一下饭店招牌;夜深人静,如果不用手机QQ、微博一阵,就没法安然入眠。”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渐冷漠。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魏群,其作品题目看似恢宏——大工业时代,却只是用水泥塑出一个男子的上半身,他身上血管的部分,都用冰冷、布满铁锈的金属管代替,那人抬头仰望着什么,但面无表情,说不上是迷惘、痛苦,抑或是习以为常的漠然。鲁迅美术学院张芙毓的《一样》,展现了左右相互对峙的两个人,一黑一白,他们的身形姿态完全一致:抱着肩膀、伸出一条腿,两人的腿抵在一起,头转向对方,充满着戒备。看到这副模样,想来观者也不会觉得陌生,诚信的缺失,让人们都活得一样谨小慎微。
回归创作源头,凭的是自觉
展览之外,来自全国各个美术学院的教师们,还以“雕塑语言的发散思维”为主题进行研讨。他们结合作品,对高校雕塑教学的创新与探索方向各抒己见。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陈克表示,发散性思维的呈现需要一个过程,对雕塑语言的理解,大致要有三至五年的认识过程。目前广州美术学院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回归”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首要课题——去寻找创作的源头,学生对于发散思维在雕塑语言中的运用,需要的是一种从最熟悉的事物中挖掘新意的自觉。
Agirl’s story的作者,是刚刚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马敏仪,她告诉记者,作品就是自己大学四年的内心写照。“也许是喜悦,也许是无奈,世界变化太快了,不知不觉好像已承载了太多。”她塑的女孩子,全部闭着眼睛,在回味或是期许,也可能是还少了些“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
四川美术学院张甜的《阳光照在麦场上》,以青铜和柏木为材料,描述记忆中童年时麦场上的景象。“一座座堆起的麦堆就像是大山一样,总是能够给我踏实的感觉,像我的爷爷、爸爸,那时候我每天和小动物们追跑在麦场上,无忧无虑。创作的时候,我将每个小动物都用一根简单、有力的线条支撑起来,就像是理想和信念。我的这组作品希望带给人们幸福感,也希望大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勿忘童心。”张甜如是说。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秦璞指出,有关思维发散的课程,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开阔眼界,启发他们从某个渐变的向度,从具体把玩的操作过程中,去认识材料、引出思考、生发观念,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在一个固有观念中摸索,再去找出什么材料加以实现。
赋予看似寻常的材料以巧思,天津美术学院戴丽娜的《盼我回来》,用最普通的白纸塑造、还原和再现了记忆里姥爷姥姥等她回家的场景,寄托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纸,通常被我们认为是轻盈、易碎的,但在戴丽娜看来,纸也有生命,因此她把纸融入自己的创作中,用双手揉搓、抚摸、触碰,以手作笔,以情代墨,去“书写”难于付诸于语言的情感,重拾只有在记忆或是梦境中,才能留住的温暖光景。
中央美术学院邹达闻的《她》系列,用木料塑出老妇的手,相当耐人寻味,也引得不少观众驻足,仔细品赏。“手是大家最熟悉的,小时候的手肉乎可爱,成年以后是丰盈、有力,到了老年,则充满沧桑。每段生命历程,每种状态的改变都让我惊叹,也让我沉思和回味。”邹达闻说:“在做这批雕塑的时候,我比较随意,因为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东西。说实话,毕业创作的阶段有些尴尬,想法的成熟,与技术的不够成熟,都会体现在作品上,因此常常出现问题。但‘做手’的这段日子非常充实,可以不分昼夜地工作。以前老师总说‘对你们来说,对成功的艺术家更是——很少有人能通宵达旦地工作,除非是为了赶活儿’,所以,现在回想起那段不分昼夜的日子,还是相当幸福的。”
盼我回来戴丽娜
提到江南水乡,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可会是冰冷的钛合金、铁和脏兮兮的水泥?想来不会,但江南大学的陈庆与李云芳,以“水境江南”为题,却将这三种材质加以利用,创作的一组雕塑灵动、传神地幻化出马头山墙、青瓦等江南建筑特有的韵致;安静的小和尚、涓涓流淌的水面,将两者衔接起来的却是一把失衡、变形的椅子,天津美术学院的张辉在松木之上雕刻,他的《心若止水》透出在纷扰乱世中寻觅、坚守一份宁静的可贵;作为传统中国画教学的百科全书,《芥子园画谱》中草木的生发盘桓、山石的向背布置、梅兰的倩影横斜,无不凝练中国画最精华的程式,然而成熟意味着僵化,僵化就难免连带着衰落,西安美术学院的鲁阔在这“传世画谱”上玩儿了一把火——卷宗上留下成片烧灼过的焦黄痕迹,不规则却自有或舒展或纠结的形态,看似任性、放肆,可谁又能说这不是冲破禁锢的一腔热忱?
成长,不应只在技艺上
“前不久,在朋友圈流行一种说法——别把艺术太当回事,这促使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从事艺术工作,我们到底为了什么?对于热爱艺术的学生来说,艺术是崇高的,成为艺术家是他们的理想。那又为什么要选择雕塑呢?我的理解是,以更开阔的眼光来看待艺术家,他可以是雕塑家,也同样可以是诗人、作家、音乐家、舞蹈家……因为创作从本质而言,都是用自己的经历、心血、热情、感受去撰写一篇‘文章’——有的是透过文字,有的是运用音符,有的借助肢体,有的则使用混凝土、青铜、木头、石头等材料加以诠释。但终其一点,感人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某种真挚情感的呈现,表达创作者个人的素养和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董书兵说。
一年一届的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从2006年首次举办至今,已经跨入第十个年头。“十年,就像是一场漫长的航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展览的影响力正在一点点地扩大。它为初入社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展示平台,而不少国内知名的青年艺术家都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展览现场,雕塑家曹春生说:“在我看来,一个学习、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他的成长不光是在技艺上,还应该体现在艺术理念上。搞艺术,却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要有所担当,用创作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次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给人惊喜,因为那些奇思妙想的背后,是智慧,而不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手段。”
Agirl’s story马敏仪
用作品记录身边生活,学生们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细微体察加以呈现。如今,手机悄然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有人为之焦虑,更多的,则是麻木与不自觉地跟从。来自兰州财经大学的董建平以“低头族”为题,塑一组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人物,看三人的穿着打扮,他们的身份也许相差悬殊,但动作却毫无二致——佝偻着上半身,头深深地低下,手里摆弄着手机。还有一处细节颇有趣:能够坐得下三人的长椅上,只坐了两个,一旁的空位底下是个背包,想来是其中一位无意间放的。但一旁的小青年就背靠栏杆站着,看来,他掌上的“虚拟世界”早已让他心满意足,因此现实中,就连一句简单的“这里有人坐吗?”都懒得开口了。
呼伦贝尔学院逯云飞的《移动终端》更加直接,作品干脆就是人一头钻进手机的造型。在手机的触摸屏上,一段类似内心独白的文字,剖析自己,又像是揭示了多少人的“日常”:“早上醒来,还躺在被窝里,先用手机上网,看有什么新闻,谁在微博上@我了。开车出门,用手机查看实时路况;等人时,用手机看看视频、玩玩游戏;晚上请朋友吃饭,用手机查一下饭店招牌;夜深人静,如果不用手机QQ、微博一阵,就没法安然入眠。”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日渐冷漠。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魏群,其作品题目看似恢宏——大工业时代,却只是用水泥塑出一个男子的上半身,他身上血管的部分,都用冰冷、布满铁锈的金属管代替,那人抬头仰望着什么,但面无表情,说不上是迷惘、痛苦,抑或是习以为常的漠然。鲁迅美术学院张芙毓的《一样》,展现了左右相互对峙的两个人,一黑一白,他们的身形姿态完全一致:抱着肩膀、伸出一条腿,两人的腿抵在一起,头转向对方,充满着戒备。看到这副模样,想来观者也不会觉得陌生,诚信的缺失,让人们都活得一样谨小慎微。
回归创作源头,凭的是自觉
展览之外,来自全国各个美术学院的教师们,还以“雕塑语言的发散思维”为主题进行研讨。他们结合作品,对高校雕塑教学的创新与探索方向各抒己见。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陈克表示,发散性思维的呈现需要一个过程,对雕塑语言的理解,大致要有三至五年的认识过程。目前广州美术学院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回归”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首要课题——去寻找创作的源头,学生对于发散思维在雕塑语言中的运用,需要的是一种从最熟悉的事物中挖掘新意的自觉。
Agirl’s story的作者,是刚刚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马敏仪,她告诉记者,作品就是自己大学四年的内心写照。“也许是喜悦,也许是无奈,世界变化太快了,不知不觉好像已承载了太多。”她塑的女孩子,全部闭着眼睛,在回味或是期许,也可能是还少了些“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
四川美术学院张甜的《阳光照在麦场上》,以青铜和柏木为材料,描述记忆中童年时麦场上的景象。“一座座堆起的麦堆就像是大山一样,总是能够给我踏实的感觉,像我的爷爷、爸爸,那时候我每天和小动物们追跑在麦场上,无忧无虑。创作的时候,我将每个小动物都用一根简单、有力的线条支撑起来,就像是理想和信念。我的这组作品希望带给人们幸福感,也希望大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勿忘童心。”张甜如是说。
阳光照在麦场上张甜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秦璞指出,有关思维发散的课程,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开阔眼界,启发他们从某个渐变的向度,从具体把玩的操作过程中,去认识材料、引出思考、生发观念,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在一个固有观念中摸索,再去找出什么材料加以实现。
赋予看似寻常的材料以巧思,天津美术学院戴丽娜的《盼我回来》,用最普通的白纸塑造、还原和再现了记忆里姥爷姥姥等她回家的场景,寄托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纸,通常被我们认为是轻盈、易碎的,但在戴丽娜看来,纸也有生命,因此她把纸融入自己的创作中,用双手揉搓、抚摸、触碰,以手作笔,以情代墨,去“书写”难于付诸于语言的情感,重拾只有在记忆或是梦境中,才能留住的温暖光景。
中央美术学院邹达闻的《她》系列,用木料塑出老妇的手,相当耐人寻味,也引得不少观众驻足,仔细品赏。“手是大家最熟悉的,小时候的手肉乎可爱,成年以后是丰盈、有力,到了老年,则充满沧桑。每段生命历程,每种状态的改变都让我惊叹,也让我沉思和回味。”邹达闻说:“在做这批雕塑的时候,我比较随意,因为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东西。说实话,毕业创作的阶段有些尴尬,想法的成熟,与技术的不够成熟,都会体现在作品上,因此常常出现问题。但‘做手’的这段日子非常充实,可以不分昼夜地工作。以前老师总说‘对你们来说,对成功的艺术家更是——很少有人能通宵达旦地工作,除非是为了赶活儿’,所以,现在回想起那段不分昼夜的日子,还是相当幸福的。”
编辑:徐啸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