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磴艺术计划】——串门
0条评论
2015-08-03 17:34:33 来源:羊磴艺术合作社
初到羊蹬时,合作社租用当地住户的堂屋和小院坝作为工作坊兼展览场地,已成为当地人围观的又一新地标,镇上的路人甲乙,附近村民前往镇上赶场的某某,当地人朋友的朋友,闻风而来。对于这群“异乡人”的到来,带着充分的好奇与我们攀谈。除了聊起在工作坊中“奇异”的工作方式,更多的夹杂了当地人事的蜚短流长,生长起来的不仅仅是大家彼此的交流,还与正如此山此水般的此人接下情谊。
一年后机缘巧合下,合作社借用拥有农村户口的当地熟人名义,转让到一处房屋。于是,工作室的正式设置成为我们交织生长于当地的另一种方式。按当地的规矩,在户主的“指引”下,一栋地处羊湾儿四层楼高且遥望羊磴河尽收田野香的复合式楼房,以及两棵茂密核桃树和一片田,以原始的双方摁手印方式完成交接手续,果断,干脆!于是“安插落户,比邻和谐”的生活开始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作为新的“安家户”,串门成为头等大事。开放的比邻关系本是镇上人相处的方式,大白天并不闭户,孩子们也是随意的从这家窜进那家窜出。正值冬季,寒风暖阳,跟过年似的,带着满满的手礼和社员们特制的房屋模型,一伙人热热闹闹的在邻居家串起门儿来。在这并不算大的镇里,早已消化了我们的面孔,拜访对他们来说已不算陌生,于是家常里短变得自然起来。
新工作室全貌
来到冯玉良师傅家,老熟人的他依然热情之至。
赶集日,冯师傅的小餐馆依然红火,百忙中与我们聊起新购置的房产
我们的左邻,才从地里干了活回家,平时也在煤矿里上班。邀请大家吃自家收成的橘子,并为正式“落户”祝福。
斜对面是村里少有的修车坊,为着一次车的抛锚他们也帮了不少忙。
我们的右舍是在镇上开杂货店的老板,热情,好客,能干,也为“落户”作见证。
房子不远处是曾租用工作室的住户家,当初的地标一号。
拜访老村支书家,斜阳下围坐于长凳,和大家聊起村里的喜忧。
串门儿前,社员们用有机玻璃打印出真实房屋的形状以及周围环境的模样,以片状的方式整合在木板上,貌似一个剧场的缩影,是什么即将向我们拉开帷幕?制作这样的房屋场景,大家除了可更直观的看到我们整个工作室和社员的情况,房屋本身既可是眼前的日常居所,也可是一幕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现场。当村民门在说起房屋时,他们并没有问是在哪里,而是看着模型:“哦,这房子在那点儿了嘛,这是以前谁谁的房子。”“对头,就是那点儿。”可见,每户房屋对他们来说有固定的印证对象,单从外观上便能肯定住户是谁。带着特制模型串门儿的方式除了为方便交流,更是一种心理确认的必要发生,其中包含了对房屋本身的强调,或许也提供了一种他们对自我现实生活中的房屋与这样仿佛剧场般房屋的暗暗比较和疑惑。最终,他们在模型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这种意外且印象深刻的方式肯定了我们真正入驻此地的行为。
串门儿是老习俗了,不管新人旧人,见面聊聊总是亲切的。但我们特有的串门方式或许给他们带来的是感叹号,也可能提供的是一个问号,不管怎样,对日常的发生有着多一层的理解或想象的可能性总是一种丰富,而丰富也是一种意义的所在。
(陆云霞/文)
”串门“参与人员:
娄金、李竹、张翔、陆云霞、王玖、姜凡
【一栋房子的来来往往】
一次偶然中,合作社了解到位于羊磴村羊湾有一栋正在出售的民居,几经讨论后决定把房子买下来,作为持续进行羊磴艺术计划的固定地点。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产权的划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分界导致在羊磴拥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场所成为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幸合作社成员的亲属的户口是当地农村户口,可以通过户口迁入羊磴村的方式来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整个买房过程中,既存在需要与房东、邻居打交道,协商契约和细节、进行边界确认的问题;还存在需要与房管所、土地管理所等进行政策咨询,请求给予便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农村房屋产权所包涵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宅基地、道路通行权(尤其是不能干扰和破坏土地相邻的邻居祖先陵墓)等权属与权益问题,另外还有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签订、农田补偿、青苗补偿等等问题。几经讨论和协商,在左邻右舍的见证下,一栋占地面积约150M2的四层房屋和约2亩的指定耕地和地面种植的两株核桃树转让给了羊磴艺术合作社。
【羊磴辞典·泡酒】
泡酒:当地人结婚请客的统称。过去要三天,现在一般只有一天,包括:拜堂成亲、亲友送红包、男方家和女方家错开日期摆宴席,宴席为流水席,不收桌子,这一群人吃完轮到下一群人。
(李竹/收集编撰)
编辑:杨珊珊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