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磴艺术计划】——冯豆花美术馆
0条评论 2015-07-30 10:39:1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羊磴镇位于渝黔交界处,2012年艺术家焦兴涛在此发起“羊磴艺术合作社”的在地艺术实践计划。
 
冯豆花美术馆是经过两年多的积累,基于之前对羊磴镇居民的接触和交往后在2014年农历春节期间所进行的项目。

\

\
 
考察空间
 
我们与木匠冯师傅一直有合作,这个门面即是他自己的家,外边是门面,里面是住处。面积狭小,只能放两张饭桌。
 
开馆前的准备
 
\

\

\

\
 
艺术家焦兴涛、王比、娄金、张洁,分别制作的四件作品《钥匙》、《贵烟》、《碟子》、《筷子》是利用店铺中已有的桌子,把此前的桌面用整块木板换下,在新的桌面上按实物大小以1:1的比例雕刻而成。

\
 
与桌面连成一体的木雕

\
 
原有的桌腿+新做的桌面+与桌面一体的乡村日常用品,即是一件具有一定制作感的“雕塑”同时又是可以使用的“桌子”。
 
\
 
请当地专业写手,抄写“前言”

\
 
“模仿”当地人的宣传方式和语言习惯 在镇上张贴的海报

\

\
 
“冯豆花美术馆”挂牌

\

\
 
与冯师傅商讨展览事宜并签订相关协议

\

\
 
“开馆展”现场

\
 
开馆展前言

\

\
 
展览开幕在上午8:00,恰逢当地赶场,来参观展览的人们,在观看作品的同时可以来碗热气腾腾的豆花饭。在这个项目中“美术馆”在羊磴这座小镇上一定是与“豆花馆”的日常营业交织在一起的。当乡亲们在一个“豆花馆”看到生活中熟悉的“香烟”、“筷子”、“碟子”、“钥匙”以不同与以往的方式出现,边吃饭边抚弄这些雕刻出来的物件时眉开眼笑。“美术馆”在此即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在乡村生活中的意外和惊喜。

\
 
在展览现场,羊磴味十足的作品制作流程和介绍

\

\


“开馆”时用拍立得拍下的纪念照,也是展览现场的一部分。

\
 
“冯豆花美术馆”的称谓由艺术作品与“豆花馆”的构成,是名称上的指代和一种空间、文化概念的借用。作为美术馆在城市生活中是一个文化功能场域,体现出趣味的分野与社会等级的区隔,而此刻在乡村,冯豆花美术馆展现出另外一种特征,即无界限的艺术体验空间,同时,没有“豆花馆”就不会有作品的意义存在。
 
【后续项目】
 
“冯豆花美术馆”——“艺术—物件”
 
该项目是以“冯豆花美术馆”为空间平台展开:将艺术领域内发行的艺术类杂志放到冯豆花美术馆,每一个镇上的居民都可以拿自己家中的物件来交换,根据物件的价值交换一本或多本不定,每一个交换者需要讲出物件曾经被使用的情况或与自己有关的故事。

\

\

\
 
“冯豆花美术馆”开馆后,同一条街上的果味香西饼屋发出邀请,希望我们把他家的店面也改造成可以做展览的美术馆。

\
 
故事还在继续······
 
“冯豆花美术馆”参与人员:焦兴涛、娄金、王比、张洁、李竹、王子云
 
【关于羊磴】

\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