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雪雁》——创作构图的经典范例
0条评论
2015-08-05 14:13:25 来源:凤凰艺术
[1/1]
1438744263156
1438744263231
1438744263480
1438744263979
1438744263353
1438744263530
1438744263874
1438744263547
1438744263697
1438744263106
1438744263134
1438744263191
1438744263878
1438744263366
1438744263841
1438744263243
1438744263248
1438744263869
1438744263351
1438744263983
1438744263747
1438744263761
1438744263672
1438744263727
1438744263387
1438744263444
1438744263394
1438744263471
1438744263915
1438744263475
1438744263914
1438744263927
1438744263736
1438744263780
1438744263853
1438744263234
何多苓:《雪雁》《带阁楼的房子》后记
1983年,《连环画报》约我画一套连环画。收到脚本后,我在《收获》杂志上找到了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的原作译文。我从未见过位作家的其他作品。不过,后来《雪雁》在日本福岗美术馆我的个展上展出时,办事严谨的日本人也找来了日文版的原作,可见该小说还是有些名气的。
看完小说后,我觉得基本上是一部传统的英雄美人的浪漫故事,但也有些特别之处。其一是背景放在二次大战之初荒凉的北方海岸上,角色只有二人一鸟,这就增加了戏剧性。其二是刻意安排的悲剧结局。画家是个残疾人,注定和少女没有美好前程,因此作者让他到敦刻尔克去营救英军,一去不返。类似模式后来被我国很多电视剧用滥了,此如女主角一定得白血病,男主角必须成植物人,等等,所以不值一提。但在当时,悲剧正大行其道,也没人来加以恶搞,所以那是一个正剧时代。
其实,让我决定接下这活的,还真不是那正剧时代的悲剧英雄故事。这就要说说连环画这回事了。连环画本名小人书,小时候到小人书摊上,几分钱一本租来看,相当于现在租碟子。《连环画报》上刊登的就不是小人书了,基本上是针对成人的。画法也不限于工笔白描,有些油画家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出现了如俞晓夫《一个儿子》,尤劲东《人到中年》等名作。当时我很有些文学情结----那时大家都有----但因怕苦怕累,从未尝试写作。唯一解决办法是画。《雪雁》似乎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因为该小说很有画面感。此外,我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即进一步提高连环画的档次。这就不能不提到玛格丽特?杜拉斯。我看了她的电影剧本《印度之歌》,为之倾倒。从文字上看,情节和对话分列两边平行排列,而同时推进的情节和对话不一定对得上号,往往是错位的,有点像作曲法中的对位法。电影照此拍出来如何,我没看过。但我自信能把这种“声画对立”的技巧用得很好。具体方面法是,每一幅画面都具备独幅画的价值,可以独立存在;而情节的描述完全交给文字。其29-31图可为例子。关于这几幅画,还有件事值得一提。开头,我根据脚本画了战争场面,但总觉不妥。我的朋友、手风琴演奏家和教师陈军来访,看了后也认为和整个作品的风格不搭调。这促使我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在此向他致谢。
这样画出来的东西还叫不叫“连环画”,我很怀疑;不过,当时《雪雁》无疑获得了成功,我所使用的“背影+地平线”的图式,据说为一些第三代电影导演所借鉴。现在重读,还能记起当时为之花费的心血,而花费的时间应该成就任何一部杰作----我不说具体的数字了,否则会招至非议:你就这样浪费生命?!
1986年,我画了第二部连环画《带阁楼的房子》。这次是我自己向《中国连环画》杂志投稿的。恐怕任何编辑都不会意图把契诃夫这部小说改编成连环画。虽然(纯属巧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又是画家与少女,但与《雪雁》相反,没有戏剧性的背景、冲突,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悲剧性。干脆说,它根本就没头没尾。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甚至是诗。
如果说《雪雁》除了满足我的个人野心外还有些公共价值的话,那么《带阁楼的房子》纯粹是干私活了。这就应该从契诃夫说起----可是,打住----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俄国作家在当时就算不得主流,现在就不应该用他来浪费读者的时间。对此我有些把握。以《带阁楼的房子》为由来采访我的年轻人中,没有一位知道契诃夫的,更谈不上读过这篇小说了。
这样说吧:从前,有一位作家,他写了一篇关于大自然、风景画、生活与虚无的小说,一百多年后有个青年迷上了这篇小说。这个青年就是我。那么,在这个青年渐渐老去的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忘掉这些陈年晚事。二、用某种方式记录下来。我选择了后者。
简而言之,因为决定了却个人青春期的夙愿,我根据原作改编了脚本(说是节选更恰当些);用油画和光面旧照相纸作材质(《雪雁》用的是丙烯),选择列维坦的风景画和谢洛夫的肖像画作为母本。1986年是中国新潮美术成为运动的时代,上述选择看起来纯属倒退。当时就有同行提出异议。只不过,我这人平时对自己不错,经常花大把时间自娱自乐,而不去考虑为中国美术现代化作贡献;况且这次纯粹是为自己画,供晚年把玩----所以也就没什么可惭愧的。
我这人,尤其在年轻时,干什么事都会有段痴迷期。痴迷可能使人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产生好作品。《带阁楼的房子》就是痴迷的产物。我对它很满意,而且可以预测,到画不动画拿出来把玩时,我还是会很满意。必须指出,因为这种满意完全属于个人,我显得有些自私,缺乏使命感。必须承认,我对任何运动有天生的恐惧,天生就缺乏进取心和对生活的积极性:这足以说明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带阁楼的房子》,同时我也就原谅自己了。
从这两个作品问世,转眼就过去十来年了。我们的国家在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举世瞩目。其实,还有个领域发展得更快,只不过没那么举世瞩目----这就是美术。当然,这是好事,因为总好过停滞不前。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很多想法来不及细想,很多观点来不及表述,那一页就翻过去了。1984年《雪雁》发表时,当时在云南的张晓刚来了封长信,谈了很多感受。可惜这封信没能保存下来。也许这样更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重温过去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至少我缺乏这种勇气。
因为有这段往事,我把新出版的《雪雁》单行本送给张晓刚,算是对往事的一种记念。他发来短信说:“时间过得太快了,好多感觉刚刚开始还来不及深入就被生活推着走了。这也许是中国美术的一大遗憾吧。”
我回信说,总算有那么些作品留下来,作为无言的证人。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中,男主角----画家----有这么一段心理独白:“……我满腔的温情,心里平静,满意自己。我满意的是我还能够入迷,能够爱人……”
时光流逝,情随境迁。安东.契诃夫的时代自不待言,就连阅读他的时代也显得那么遥远。唯一剩下的记忆,和小说中的画家一样:入迷过,爱过……我对此也算满意。
“米修司,你在哪儿啊?”
这是《带阁楼的房子》的结尾。对这个问句的神往,伴随我渡过了那个艰苦但年轻的岁月。米修司,就是我们曾经年轻过的证据。
曾经年轻过,这事儿真他妈的奇妙。
何多苓2007年10月28日于成都
1983年,《连环画报》约我画一套连环画。收到脚本后,我在《收获》杂志上找到了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的原作译文。我从未见过位作家的其他作品。不过,后来《雪雁》在日本福岗美术馆我的个展上展出时,办事严谨的日本人也找来了日文版的原作,可见该小说还是有些名气的。
看完小说后,我觉得基本上是一部传统的英雄美人的浪漫故事,但也有些特别之处。其一是背景放在二次大战之初荒凉的北方海岸上,角色只有二人一鸟,这就增加了戏剧性。其二是刻意安排的悲剧结局。画家是个残疾人,注定和少女没有美好前程,因此作者让他到敦刻尔克去营救英军,一去不返。类似模式后来被我国很多电视剧用滥了,此如女主角一定得白血病,男主角必须成植物人,等等,所以不值一提。但在当时,悲剧正大行其道,也没人来加以恶搞,所以那是一个正剧时代。
其实,让我决定接下这活的,还真不是那正剧时代的悲剧英雄故事。这就要说说连环画这回事了。连环画本名小人书,小时候到小人书摊上,几分钱一本租来看,相当于现在租碟子。《连环画报》上刊登的就不是小人书了,基本上是针对成人的。画法也不限于工笔白描,有些油画家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出现了如俞晓夫《一个儿子》,尤劲东《人到中年》等名作。当时我很有些文学情结----那时大家都有----但因怕苦怕累,从未尝试写作。唯一解决办法是画。《雪雁》似乎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因为该小说很有画面感。此外,我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即进一步提高连环画的档次。这就不能不提到玛格丽特?杜拉斯。我看了她的电影剧本《印度之歌》,为之倾倒。从文字上看,情节和对话分列两边平行排列,而同时推进的情节和对话不一定对得上号,往往是错位的,有点像作曲法中的对位法。电影照此拍出来如何,我没看过。但我自信能把这种“声画对立”的技巧用得很好。具体方面法是,每一幅画面都具备独幅画的价值,可以独立存在;而情节的描述完全交给文字。其29-31图可为例子。关于这几幅画,还有件事值得一提。开头,我根据脚本画了战争场面,但总觉不妥。我的朋友、手风琴演奏家和教师陈军来访,看了后也认为和整个作品的风格不搭调。这促使我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在此向他致谢。
这样画出来的东西还叫不叫“连环画”,我很怀疑;不过,当时《雪雁》无疑获得了成功,我所使用的“背影+地平线”的图式,据说为一些第三代电影导演所借鉴。现在重读,还能记起当时为之花费的心血,而花费的时间应该成就任何一部杰作----我不说具体的数字了,否则会招至非议:你就这样浪费生命?!
1986年,我画了第二部连环画《带阁楼的房子》。这次是我自己向《中国连环画》杂志投稿的。恐怕任何编辑都不会意图把契诃夫这部小说改编成连环画。虽然(纯属巧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又是画家与少女,但与《雪雁》相反,没有戏剧性的背景、冲突,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悲剧性。干脆说,它根本就没头没尾。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甚至是诗。
如果说《雪雁》除了满足我的个人野心外还有些公共价值的话,那么《带阁楼的房子》纯粹是干私活了。这就应该从契诃夫说起----可是,打住----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俄国作家在当时就算不得主流,现在就不应该用他来浪费读者的时间。对此我有些把握。以《带阁楼的房子》为由来采访我的年轻人中,没有一位知道契诃夫的,更谈不上读过这篇小说了。
这样说吧:从前,有一位作家,他写了一篇关于大自然、风景画、生活与虚无的小说,一百多年后有个青年迷上了这篇小说。这个青年就是我。那么,在这个青年渐渐老去的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忘掉这些陈年晚事。二、用某种方式记录下来。我选择了后者。
简而言之,因为决定了却个人青春期的夙愿,我根据原作改编了脚本(说是节选更恰当些);用油画和光面旧照相纸作材质(《雪雁》用的是丙烯),选择列维坦的风景画和谢洛夫的肖像画作为母本。1986年是中国新潮美术成为运动的时代,上述选择看起来纯属倒退。当时就有同行提出异议。只不过,我这人平时对自己不错,经常花大把时间自娱自乐,而不去考虑为中国美术现代化作贡献;况且这次纯粹是为自己画,供晚年把玩----所以也就没什么可惭愧的。
我这人,尤其在年轻时,干什么事都会有段痴迷期。痴迷可能使人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产生好作品。《带阁楼的房子》就是痴迷的产物。我对它很满意,而且可以预测,到画不动画拿出来把玩时,我还是会很满意。必须指出,因为这种满意完全属于个人,我显得有些自私,缺乏使命感。必须承认,我对任何运动有天生的恐惧,天生就缺乏进取心和对生活的积极性:这足以说明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带阁楼的房子》,同时我也就原谅自己了。
从这两个作品问世,转眼就过去十来年了。我们的国家在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举世瞩目。其实,还有个领域发展得更快,只不过没那么举世瞩目----这就是美术。当然,这是好事,因为总好过停滞不前。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很多想法来不及细想,很多观点来不及表述,那一页就翻过去了。1984年《雪雁》发表时,当时在云南的张晓刚来了封长信,谈了很多感受。可惜这封信没能保存下来。也许这样更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重温过去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至少我缺乏这种勇气。
因为有这段往事,我把新出版的《雪雁》单行本送给张晓刚,算是对往事的一种记念。他发来短信说:“时间过得太快了,好多感觉刚刚开始还来不及深入就被生活推着走了。这也许是中国美术的一大遗憾吧。”
我回信说,总算有那么些作品留下来,作为无言的证人。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中,男主角----画家----有这么一段心理独白:“……我满腔的温情,心里平静,满意自己。我满意的是我还能够入迷,能够爱人……”
时光流逝,情随境迁。安东.契诃夫的时代自不待言,就连阅读他的时代也显得那么遥远。唯一剩下的记忆,和小说中的画家一样:入迷过,爱过……我对此也算满意。
“米修司,你在哪儿啊?”
这是《带阁楼的房子》的结尾。对这个问句的神往,伴随我渡过了那个艰苦但年轻的岁月。米修司,就是我们曾经年轻过的证据。
曾经年轻过,这事儿真他妈的奇妙。
何多苓2007年10月28日于成都
编辑:徐啸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