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手稿陈丕显油灯首亮相 不少本地抗战文物也展出
0条评论 2015-08-17 11:47:42 来源:中国文物网  
\
陈毅手稿

\
陈丕显用过的油灯

\
闵鉴青挑过的货郎担

\
陈丕显用过的磁油灯

\
抗战时期使用的武器

\
抗战时期流通的纸币

今年是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扬州宝应,是抗战时期苏中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所在地,在抗战期间为抗击日寇浴血奋战、保卫家园作出了巨大贡献。宝应博物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宝应地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物暨史料展》昨日开展。包括陈毅元帅抗战手稿等在内的近百件珍贵文物首次公开展出,向市民讲述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光辉历史。

四个部分

全面还原烽火岁月


据悉,此次展览分为“苏中圣迹”、“英杰传奇”、“抗战文物”、“情系老区”四个部分,近百件文物全面还原了宝应的烽火岁月,其中不少珍贵文物都是首次亮相。

整个展览西展区展出的抗战文物,大部分由西安丰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收藏,“1944年宝应县委用的冬学运动课本”、“1944年苏中区党委移驻安丰固晋后作出的《关于群众工作的指示》和《关于今后交通工作的决定》”都在展柜内呈现。

4号展柜有个特别的抗战文物尤为引人注意,一个竹制文件箱内装着抗战时期的“抗币”。据介绍,“抗币”也叫“边票”、“边币”,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所发行的货币。宝应博物馆内收藏着不少当年流通的抗币,此次系首次展出。

展厅内,还展出了抗日战争时期所使用的武器,既有抗战将领使用的,比如带套指挥刀、中正佩剑、驳壳枪等,也有普通战士用的,比如淮宝支队使用的大刀、匕首、铁叉,还有苏中军械处第一总厂生产的手榴弹和炮弹。

陈毅手稿等

珍贵文物首亮相


在展厅的中央,有一个独立柜,里面陈列的文物极为珍贵,独立柜上面放着陈毅元帅的手稿,下面放着陈丕显同志用过的油灯和消毒药水瓶,都属于首次亮相。

1940年11月,为了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部决定发起曹甸战役。陈毅担任代总指挥,亲自指挥了曹甸战役,并在战略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使苏北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1957年11月,为纪念牺牲的革命先烈,宝应县人民政府在曹甸镇建成了“四零烈士墓”。1958年4月,陈毅元帅为“四零烈士墓”亲笔题词:“在曹甸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你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我高呼曹甸的英雄们,万岁!万岁!万万岁!”以此来表达对曹甸战役中牺牲烈士的深切悼念之情。

1944年3月时任苏中区党委副书记的陈丕显随苏中区党委迁至固晋,房东为了迎接陈丕显的到来,特地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用消毒药水对房间进行消毒,独立柜内陈列的就是老房东当时收藏的药水瓶。它凝结了百姓对新四军、共产党的无限爱戴和拥护。不久,苏中党校也迁至安丰区林溪村,并开展整风学习。陈丕显同志主持整风学习工作。在这期间,他每天晚上都要在这盏油灯下工作学习几个小时,有时通宵达旦。在他的努力下,苏中整风运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同年秋天,粟裕、叶飞同志相继南下苏浙,华中局任命陈丕显同志为苏中区党委书记。如今见证了那段历史的油灯正向人们倾诉着那永恒的眷恋。

无名英雄文物

致敬抗战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除了陈毅元帅、粟裕将军等这些知名将领,在苏中革命根据地上还涌现了很多本地英雄,如王石先烈士、闵鉴青烈士,此次展览中,就出现了不少这些本地英雄的文物。

展厅内有一副货郎担,是抗日战争时期闵鉴青烈士常用的。他经常挑着这副货郎担,乔装打扮,深入敌军内部打探军情,为我军作战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还有王石先烈士的遗像、衣被单、手榴弹、炮弹等也在展览中首次出现。

此外,展区还有很多无名英雄留下的抗战文物,如抗战时期用的牛角哨、手电筒、红缨枪等。这些抗战文物的背后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舍身救国的感人故事。虽然,它们的主人或许早已在战火中牺牲,但作为革命先烈,他们的抗战精神将永垂不朽,他们也将永远活在当代人心中。

编辑:徐啸岚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