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时间与空间”主讲活动在国际金融博物馆举办
0条评论 2015-09-01 06:12:4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5年8月28日星期五19:00,中国金融博物馆艺术中心主办的第二期艺术家告白活动在国际金融博物馆成功举办,本期主讲嘉宾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谭平教授,主持人为偏锋新艺术空间负责人、北京画廊协会副会长王新友先生,主持人对谭老师进行简要介绍后谭平老师的讲演在观众的热切期待中徐徐展开。谭平老师的艺术分享的主题是“时间与空间”,主要围绕着他的作品展开,在诠释作品的同时阐述他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理念,为观众带来了难忘的艺术享受。
 
“艺术家告白”是中国金融博物馆艺术中心的一项重要活动,定期邀请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与广大艺术爱好者面对面交流,畅谈创作经历和人生感悟。金融博物馆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社会各界精英群体展示艺术才华和创意魅力,让艺术真正融入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让更多的大众得以认知、学习和了解艺术家成长创作背后的故事,同时激励年轻艺术家努力进取创新的精神
 
谭平,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将中西艺术融合贯通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之内,他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9年赴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深造,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出身西方学院体系的抽象艺术家。基于早年坚实的学院训练及德国新表现主义的熏沐,在步入抽象领域之前,谭平已在版画、油画、素描等多种媒材内做出过极富学术价值的探索。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博士2003-2014年9月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2015年至今,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谭平老师在大学时期主修的专业是铜版画,他认为铜版最重要的其实是时间,因为所有的线条、黑白等等的产生是用硝酸腐蚀出来的,它把那个铜版刻完了放在硝酸里面,放里面的时间长短决定你这个线条的粗细,决定这个雕子的深浅。所以时间的设定是关键,时间的长短决定作品的效果,因为这样时间的跨度,那么很多事情都会发生质变。艺术的这种美到底是人创造的,还是时间创造的?谭平老师说时间是真正的艺术家,而不是作为某一个人。
 
《时间》作品是谭平老师在德国柏林大学的毕业作品,他在创作中充分列入时间概念。将一块铜板每半小时腐蚀的结果呈现出来,依次排列,清晰展现时间的作用。作品的两边开始的时候,是两条铜版,十公分宽,1米长。把这个铜版放在硝酸里面,每腐蚀半小时,用强酸,印一下,然后再放里面,印一下,这样经过10个这样一个过程,最终这个铜版从完整的,特别现代主义的这样一种几何抽象,最后变成残破的、细细一条。展示通过折页方式,展示给大家。
 
《1划》是2012年谭平老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这是首个进入中国美术馆主展厅的抽象艺术家展览。展览展出了他的一件版画作品 ——《+40m》。用木刻的方式刻了40米长的线。
这个作品应该是谭平艺术上的非常重要一个转折,有人评价说这件作品是极简主义,也有人说这是在浪费空间。于谭平自己,是总结他以往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它从一个表现的、对语言、本地语言这方面做很多研究的、最终走向极简主义的总结,完成这之后,谭平后面的作品变得非常自由。对他个人来说是变成开放的。

《彳亍》展览的作品是谭平2014年在偏峰新艺术空间举办的个展。从现场的视频可以看出,谭平的这次创作速度很慢,镜头只有纸、碳条和画线的手,艺术家和观者的所有关注点都已消失。他说自己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已经忘记了最终目的,而只关注笔和纸的关系,一些微观的东西以及整个创作过程。他将此比作人生,说人生只有在转折的时候,个人才会体会快与慢的关系。为了准确表达当时的心理状态,他给自己规定每件作品花2分钟完成,严格通过时间对行为进行限制。

《画画》展览是谭平在2015年6月举办的个展。他说初衷是想要给人一个色彩的展览,为了将作品更好地呈现,他将展厅进行了改装,将墙面的颜色进行了调整。他还将每张画之间的距离进行了变换,有时把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成为一张新画,创造新的视觉感受。在他看来,一件作品的完成并不是画完了就完了,要放到合适的空间里展示才是最完整的表达。
 
 

编辑:李保兴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