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快讯】让设计与体温一起变暖 以竹之名体现文化再造——许燎源博物馆年度设计展36.5℃揭幕
0条评论 2015-09-29 21:45:24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李璞

    2015年9月29日下午3点,由许燎源博物馆主办,锦江区委宣传部、锦江区文广新局、成都市广告创意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指导的许燎源博物馆年度设计展“36.5℃ 让设计与体温一起变暖”在三圣乡许燎源博物馆一期展厅拉开帷幕。许燎源设计团队常年致力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日用品设计开发,对于一年举办一次的许燎源设计展,此次展示了其原创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以竹子作为材料的设计作品。

    走进展厅,我们可以看到展品与花艺相结合的展览呈现方式,十分自然也及其特别。在博物馆主人、本次设计大展作品的创作者许燎源看来,花艺在设计展中,在设计展中是很少用到的。就像展厅中我们所看到的竹子,单独拎出来看,其实是不够美丽的,但它的状态也预示着一种生机,体现人与自然的关怀。这种形式有点戏剧的场景,生活中不会这样出现。选择一些不名贵的花卉和竹子材料,反而与东方人的内在生活方式是一致的。与自然的亲和、融为一体,对自然的关怀也就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怀。

    数十件(套)看似熟悉却又和日常所见之物完全不同的家具,在重新摆置、陈设后,显现出优雅而又活泼的生活品味。新材质的使用、创意设计的新灵感、功能化的满足和实用性的照顾,在更为自由的设计理念下得到了释放。“任何传统的家具都是对曾经一个时代的猜想或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它已经是道具化的展现了。我所主张的是我们的创造要与我们生命的温度一致。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作品是让每一个人的生命被唤醒的状态,因为它能找到生命的存在感,而非其他。”许燎源如是解读到。

    对于展览为什么命名为“36.5℃”,许燎源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谈到,其实设计本身就像体温一样,你身在其中却又无法感知。从哲学上来说,就是人与物的相互进入和相互开放,这种解放的状态,也是最好的状态。作品以东方文化作为基础来延伸,却并非是某个物件的翻版或模仿,而是内审过后的再造,即对于文化的再造。

    许燎源作为成都市的环保大使,本身也是一位环保主义者,选择用竹子来作为创作材料,本身是一种环保行为。通过他的感性创作,这些竹子已经“异化”了,变得更为活性,具有人文关怀,十分亲切。

    新材料的使用注定会推动创意设计的前进。许燎源发现了“竹钢”。这种新材料的强度是普通木料强度的7至8倍。成都周边的竹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被看作低端的材料,一个簸箕、一个竹筐、一把坐下去就全身响的竹椅……“要让竹变成一种更高级的材料。传统的家具有种功能的指向性,而现代设计的功能指向是模糊的。我们都喜欢竹木,人既有亲木性也有亲水性。看到木的东西,人就有亲切感。我们接触木头就像与母亲在一起一样亲切。木质,具有母性的亲和感。”许燎源结合最新的材料,创意地使用了竹钢这种更为现代更为环保的材料,它的原材料是竹木和一些合成的工业元素,加上竹本身的再生性和环保性,让产品既有木质感又有金属的某些特性。“在金属感的沙发上,垫子一放情调就出来了。我们继承传统形式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把形式和花饰复制粘贴下来,这不是创新。那把椅子在榫卯结构处用另一种材质表现,让人的视线有一种顿挫的回归感。竹子环保,木头长得太慢了。对传统的继承不是简单的符号拼接,而是对传统深入的理解后化在内心再表现出来。所有的材料都是一样的,但是创意不同就能把材料本身唤醒了。”

    碳化、色差、镶嵌金属材料,这些作品上的装饰,将现代工业文明与自然相结合,产生一种当代感。传递了现代意识和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于以往的包豪斯理念,许燎源认为,这些作品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用具。从艺术出发,塑造一种浪漫的生活样式,同时把功能理性的推倒进来,这是一种反向设计的概念。作品的形式感和质地首先要打动消费者,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再体验功能性,感性创造理性推倒,创造出有设计感的作品。这与明式家具那种极简主义,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有着相同的理念,继承其精髓。东方的特性一旦凸显出来,特别具有美感。区别于传统,作为当下时代最原初的景观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视觉经验,提供了最舒适的生活和对精神的追求。

    展览现场有很多成都大学的设计系学生慕名而来,许燎源通过自己的案例,将“创造力是如何诞生的”这一话题很好的呈现在他们面前。除开基本的表达手段,对思维能力、对生活的细节的发觉与观察,都是需要训练的。

    许燎源博物馆2015年原创设计贴近人心,贴近生活,是技艺融合创意的感知呈现。据悉,本次展览从9月29日将持续至10月30日。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三圣乡许燎源博物馆一期展厅观看展览。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