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止境的开始|周春芽新作“始终是开始”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开幕
0条评论
2015-10-17 02:00:55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2015年10月16日,由冯博一和王晓松联合策展的 “始终是开始——周春芽作品2015”在澳门艺术博物馆盛大开幕。展览共展出周春芽12幅油画作品及1件青铜彩绘。其中有9幅油画画作都来自艺术家2015以“园林”为题材所创作的新作。这些作品无论从创作时间,还是题材来看,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都是一次新的起航。
开幕现场
伴随着开幕,展出的9件新作也首次亮相在大众面前。主办方在展览前期宣传时,对外公布的资料中一直未曾有过有关这次展览画作任何图像资料,大众只能通过展出作品的文字资料,对画面的构成进行想象;想象周春芽又一次开始所带出的新题材“园林”的画作会是怎样的一种画面,它又会和展览空间擦出怎样的火花……
这一系列的疑问当走进展厅时才豁然开朗:数百平方米的展览空间,没有使用任何道具对空间进行隔断,周春芽的12幅作品稳稳的压在四面墙上,配合着空旷的空间,每一幅画,画面中的每一处园林景物犹如实物一样,为观众带出了一个多彩的园林。
何为“始终” 为何“开始”
整个展览“始终” “开始”两词贯穿其中,看似无止境的循环(始终——开始),对于周春芽来讲却是一种无止尽的启航;始终一词对于常人来讲或许只是一种执着的愿力,而周春芽却把它视为一种态度。
周春芽致辞
在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冯博一,王晓松的对话中周春芽感叹到:“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经典,自己不能去重复,但别人正确的东西又要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这是很难的,但我始终在找一个方式将两者融合……”这种态度是艺术家不满足局限,敢于在任何时地去突破自我的最大动力,也是周春芽从“太湖石”——“绿狗”——“桃花”一路所获得成功的最大缘由。回想艺术大师毕加索不正是如此:在蓝色和粉色时期的作品让整个巴黎疯狂时,他却重新出发走向了立体派的道路。或许,对于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不是作品,而是在创作中的不断挑战和勇气,这种勇气不只表现在奋斗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在成功时期。周春芽便如是,早年在给友人的信件中他就认识到了——“当所有人对你的风格习惯了,那你的心就应该重新开始了”。
冯博一致辞
在策展人冯博一看来,周春芽在借鉴西方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内在关系上,探索出了一个属于他的视觉语言方式,视觉文本已经深深地刻下了他个人创作的烙印。也许在他看来,我们为错综复杂的人类经验创造的模式是极其微弱的,所以人类需要不断地变换视角,探索新隐喻,创作新样式,以便不断地抵制静止、固守,或者混乱,使长期被传统、被西方叙述压抑的其它叙述和记忆得到了某种释放。所以,与其说周春芽是在对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经典艺术进行综合借鉴,有机的结合,不如说是他在不间断地清理他过往的创作意识、知识积累和视觉经验。因此,这次展览可以视为他对艺术,对自我创作“始终是开始”的基本态度。
艺术不只“向前”更应“往后”
嘉宾合影
展览以“往后看”的态度从石涛,龚贤等中国传统大家作品入手,借苏州各地园林以山、石等本体为素材,用色大胆,对比强烈的去表现自他的内心世界。之所以“回看”,因为对于周春芽来说,艺术并不只是往前走,他也不是一位前卫的艺术家,他更加喜欢偏于独思,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判断,绝不随波逐流,即使在全盛或是繁杂的环境中也希望保留一份个人的园地。而在技法上,他借鉴中国传统符号、题材、笔触,试图去寻找一个区别于西方艺术,同时又区别于传统中国艺术的中间的路子;从中观者既能看出他油画语言在借用中国传统文人绘画上的功力,又能看到他对古典园林的眷顾和觉知。
周春芽和栗宪庭
如栗宪庭所言:“这次展览的作品是延续了周春芽的创作脉路;早期从德国归来时他就试图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结合。而这次展览的作品体现得更为明确。笔下虽然画的是中国园林,但他却抛弃了中国传统园林必有的雅,用西方鲜艳的颜色将画中的一些花树或太湖石提到画面前端,创造出了一种很新颖欢快的情景”。
东西融合
陈浩星带领澳门各界领导参观作品
澳门是中西文化历经400年磨合的产物,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西文化在这里和谐发展,众多的名胜古迹、街区小巷,让它更为的迷人。这种中西文化融合所散发的城市气息和周春芽作品所持味道一样——西方的语言,东方的内涵。对于周春芽在澳门的首次个展,主办方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陈浩星在接受采访中说到:“澳门本地的文化,尤其是在当代艺术这块不管是题材还是创作手法都更加偏重西方,艺术家对于传统研究不是太深,而周春芽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大家,不仅他本人对传统的态度令人钦佩,而且他这次带来的作品也是将西方色彩和中国传统山水技法融合后去塑造自我的内心世界,出来的作品又是这么的有力量,这会对本地艺术家有所触动:原来我们的传统有这么大的可取之处,是这么的伟大,即使从传统中取材也可创作出现代感十足的作品”。
周春芽与 梁安琪(何鸿燊四姨太 澳门立法会议员 左)何超盈(右)
刘嘉玲
周春芽虽然对中国传统书画有所探研,却不被既定的思想所约束,把西方的新表现主义融入中国的油画,充分表现他对色彩的激情与灵活运用,最终在油画的世界里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自由国度,他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勇于尝试不同类型创作的艺术家……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1月3日,有机会去澳门的朋友一定要前往观看,绝对会让你一饱眼福。
《奇石》,2015年,布面油画,200x250cm
《亭台楼阁》,2015年,布面油画,200x250cm
《瘦西湖春色》,2015年,布面油画,250cmx200cm
《仿石涛画》,2015年,布面油画,200x150cm
开幕现场
展览现场
这一系列的疑问当走进展厅时才豁然开朗:数百平方米的展览空间,没有使用任何道具对空间进行隔断,周春芽的12幅作品稳稳的压在四面墙上,配合着空旷的空间,每一幅画,画面中的每一处园林景物犹如实物一样,为观众带出了一个多彩的园林。
何为“始终” 为何“开始”
整个展览“始终” “开始”两词贯穿其中,看似无止境的循环(始终——开始),对于周春芽来讲却是一种无止尽的启航;始终一词对于常人来讲或许只是一种执着的愿力,而周春芽却把它视为一种态度。
周春芽致辞
冯博一致辞
艺术不只“向前”更应“往后”
嘉宾合影
展览以“往后看”的态度从石涛,龚贤等中国传统大家作品入手,借苏州各地园林以山、石等本体为素材,用色大胆,对比强烈的去表现自他的内心世界。之所以“回看”,因为对于周春芽来说,艺术并不只是往前走,他也不是一位前卫的艺术家,他更加喜欢偏于独思,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判断,绝不随波逐流,即使在全盛或是繁杂的环境中也希望保留一份个人的园地。而在技法上,他借鉴中国传统符号、题材、笔触,试图去寻找一个区别于西方艺术,同时又区别于传统中国艺术的中间的路子;从中观者既能看出他油画语言在借用中国传统文人绘画上的功力,又能看到他对古典园林的眷顾和觉知。
周春芽和栗宪庭
如栗宪庭所言:“这次展览的作品是延续了周春芽的创作脉路;早期从德国归来时他就试图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结合。而这次展览的作品体现得更为明确。笔下虽然画的是中国园林,但他却抛弃了中国传统园林必有的雅,用西方鲜艳的颜色将画中的一些花树或太湖石提到画面前端,创造出了一种很新颖欢快的情景”。
东西融合
陈浩星带领澳门各界领导参观作品
周春芽与 梁安琪(何鸿燊四姨太 澳门立法会议员 左)何超盈(右)
刘嘉玲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1月3日,有机会去澳门的朋友一定要前往观看,绝对会让你一饱眼福。
《奇石》,2015年,布面油画,200x250cm
《亭台楼阁》,2015年,布面油画,200x250cm
《瘦西湖春色》,2015年,布面油画,250cmx200cm
《仿石涛画》,2015年,布面油画,200x150cm
编辑:孙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