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艺术家们艺术祭台上的牺牲品吗?
0条评论 2015-10-22 10:34:07 来源:念一茗茶 作者:吴逸悠

爱你不是我的错:艺术家为什么都多情?

\

人的情感创造了艺术,反过来,艺术又创造了人的情感。两者是互动的关系,或者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丰富了人的生活,细腻、升华了人的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古罗马的美学家朗吉弩斯在着名的《论崇高》中曾经写道:“那些巨大的激烈情感,如果没有理智的控制而任其为自己盲目、轻率的冲动所操纵,那就会像一直没有了压仓石而漂流不定的船那样陷入危险。它们每每需要鞭子,但也需要缰绳。”

情感构成美术真正中心

确实,情感(尤其是激情)一方面构成了美术的真正中心,而另一方面美术创作中所选定的视觉对象必须不仅仅是美术家自己所意识到的和受感动的,而且还必须对其内在的意味加以自己彻底的情感体会。因为情绪的肤浅往往导致作品的空洞无物,而理想的画面则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凝缩。所以,也只有那些真正使创作者本身也甚为所动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震撼或抚慰观者心灵的内在力量。

中国古代常常提到“知,情,意”三个词,知即理性的意思,情即情感的意思,意则是意志的意思。而在西方哲学如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中同样体现了这种关系。康德认为人的一切高级认识能力来源于知性、判断力和理性。三大批判确定后,就认识能力而言,知性是立法的;就情感而言,具有反思的判断力是立法的;就欲求能力而言,理性是立法的。从中分析可以看出和“知,情,意”是相符合的。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分析了人的心灵能力表现为愉快和不快的情感,其先天原理是合目的性,应用于艺术。

艺术在性力的冲动中转移和升华

而在人类的生活和创造过程中,往往跟情感是同一存在的。情感产生于欲望和需求,一般人当感觉到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时,其情感的宣泄表现为现实的功利性;而艺术家的情感宣泄则是超越现实的,是欲望和需求的升华,通常表现为艺术的创造。艺术是被压抑的欲望在幻想中的满足,这是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研究艺术所得出的一个看法。弗洛伊德认为,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特别是性力的冲动,便往往产生转移,转向较高尚的目标,艺术就成为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在幻想中的实现。艺术就是欲望的转移、升华形式,是艺术家情感的宣泄。

人是有情感的,而艺术家在塑造形象时,就必须把他对于各种生活现象的认识情感凝聚在形象身上。否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就是零。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是艺术化了的形象,其中渗透了浓厚的情感因素,并且能引发艺术欣赏者与之产生相应的共鸣。对任何事物、对任何美丽的风景、人物,画家不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融进对该事物的理解和态度。不想用自己所熟悉的表现形式予以表现的话,就不会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偶然创作出来也是空洞乏味,缺乏给人以美感或联想,或给予人以启迪,也不会有任何意义,作品也就没有了价值。

贝多芬: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

正如贝多芬的名言: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

大致上说,人类感情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喜怒哀乐之外,还有很多同艺术世界关系密切的情感,如:孤独、惆怅、悲壮、压抑、空旷、崇高、庄严、神圣、荒寒、淡远、宁静、凄清和敬畏等。

英国唯美主义、提倡“艺术至上”论的代表人物王尔德(O.Wilde,1856-1900)曾说:“伦敦一直有雾,可是谁也没有见到雾,对雾不了解。直到艺术创造了雾,雾才开始存在。”当莫奈在英国展出他画笔下的伦敦时,英国人却犯疑惑了:我们身处其中的“雾都”果真是画家笔下的那般面目吗?那些很灰或珠灰的雾气怎么一到法兰西人的眼中就变成一片紫红了呢?然而,当英国的观者疑惑地走出展览厅时,他们无异于经历了一种体验最直接的真理的快感,因为自己头上的雾气真有某种紫红的色调!莫奈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创造,就这样使伦敦的市民几乎是换了一种眼光来看自己的城市。而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在看了列维坦的 《弗拉基米尔道路》一画后,他第一次看见了俄罗斯阴天的五光十色。

有意识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艺术创作的目的性,艺术作品存在的目的性是什么呢?答案十分重要:是同情。所谓同情,就是我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统一,或者别人的情感与我的情感统一。艺术家追求同情。同情作为一种精神的需要,是人类自身发展更高层次上的需要。如果艺术家并未体验到某种情感,他就不会有表现的冲动,从而也就不会有艺术创作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同情是艺术的生命。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艺术家由于受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的驱使,必然要不顾一切地去完成他的作品,从而导致其个人生活的破坏,因此,艺术家的生活即使不说是悲剧性的,至少也是极度不幸的。”如凡高,他是天才,是狂徒,也是悲剧的主角。凡高的激情,来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认识的人们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他通过绘画语言,力图传达、说出内心深处的凄凉和孤独。这些难以言说的情感编织成一幅幅油画。其他多情的画家亦如此,他们不断地用女人的形象在画布上宣泄着自己孤独和忧郁,也诉说自己的爱与激情。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