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不在场,艺术在现场”在琨廷实验艺术基地开幕
0条评论
2015-10-26 13:11:0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艺术家不在场,艺术在现场"展览于2015年10月22日至11月12日在琨廷实验艺术基地对公众开放。本次展览为琨廷艺术实验计划系列展的第四回双联展。
策展人借用行为艺术家玛瑞纳·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艺术家在场"标题,引发出"艺术家不在场"的理念,并邀请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的12位优秀青年当代艺术家,用绘画、装置、行为和数字影像等表现形式,共同以匿名方式参展,来探讨有关身份、性别、现实、生命、时空等议题。展览尝试抹去"艺术家"这一社会身份的"姓名"效应,让艺术展览回归对艺术品的诉求,并在其背后的创作理念中释放出最大的美学能量,来自主完成"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这一纯粹的信息流交换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以作品为主角,向参观者呈现艺术创作和展示空间之间的情境关系,抑或是和参观者的个体体验之间发生情绪关系。
创意发动!--琨廷艺术实验计划公益项目是由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WIFA)发起,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三家重量级学术单位,共同关注当代艺术发展的"变量"、倡导艺术实践中的新观念、新材料、新方法,推进超越权力、超越体制的组织方式和创作方法的实验艺术,特别为有想法、有创意的人,提供一次展览的机会。经过评选,共有七个展览方案最终入围。
策展人序言
"艺术家不在场,我们只关注现场作品本身"
当全球的现代艺术家们集体执着地追随着上世纪"艺术英雄"们诸如杜尚,博伊斯和安迪·沃霍尔的脚步,不断地试图闯入或挣扎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视野中时,是自发地还是迎合地"做艺术",这个问题一直充满了意味。对于一个不论是"信息独享"还是"情感阻断"都无比艰难的时代而言,但凡抱存着些许旧式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们,还都在坚持着所谓艺术本体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存在"的创作理念。自主自发的制造艺术,通过作品去触摸内心的肌理,塑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脱离日常生活,进入"众神殿堂"的意识空间,这些通通成为艺术家们毕生难以实现然而又日复一日发生着的白日梦。然而,相信每一个生存在都市艺术生态圈内的艺术家,都时刻体会到所有所谓"自由独立"的浪漫主义创作情怀并不是一条"务实"的道路。艺术家中的大部分也拥有自然人性的各种享受目标,需要在人生的重要阶段获得因为物质充沛而带来的现实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价值感,期待万众瞩目和为人所爱。问题是,随着艺术回到"日常生活"、"社会政治"或"商业大众"的宣言不断被后世解读和践行,但凡吻合时代审美和视觉需求的"明星艺术家",是否在一次次的开幕亮相中,逐渐以牺牲独立创作和自我思考为代价,蜕变为一张张艺博会,拍卖会和名利场的品质证明?艺术家带着优雅的扮相和亲和的微笑登场,配合好莱坞制式的快热效应和升值驱动力,为艺术经纪,策展人或收藏家们提供预期可控的可观回报。在这个生态圈里,艺术家的"身份名片"变成比其作品更有力的销售标签,是否存在这样充分的可能性,即在商业的迷人光环下,那些曾经生猛新鲜的艺术家们原发的创作能量在年复一年的受人追捧和自我复制中不断地被消解,最终成为仅仅证明自身作为"成功艺术家"的一个市场符号。
这个展览所要讨论的是,当你拿到一张印刷精美的艺术展开幕式邀请函,驱使你前往参观和结识的是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本身,还是套用近年来流行的音乐会标题,即"艺术家和他的朋友们"?换句话说,对于一场充满期待的艺术品展示,公众关注的到底应该是艺术家作为创作者背后的艺术力量,还是萦绕在其明星身份周边的社会资源、权力和财富潜力?我相信艺术展览是以向大众普及当代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平台为己任,向全体艺术专业学习者和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全体大众,传达出正确的艺术导向,即知会艺术品自身所带来的审美提升,而不是领略一代又一代的艺术明星如何的被塑造成型。我们不要被艺术家的名字所倾倒,我们需要被他们的作品所倾倒。因此而发,这个展览将借用前南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瑞纳·阿布拉莫维奇于2010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作品"艺术家在场"的名称,形成"艺术家不在场"这个核心概念,来探讨艺术家的独立创作和实现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展览将以艺术家"集体消失"的方式呈现,所有参展作品标签或印刷品中将不出现任何艺术家的身份信息,全部参观者将只看到作品本身并与其对话。如果参展作品的审美意义足够直指人心和撩拨心弦,相信每一位观看的人都会比以往更加的专注和投入于感知作品自身和展示空间结合之后释放出来的巨大美学能量,而不是在礼节性的简单巡视之后,就集体将开幕现场转变为一个仅仅是带着艺术品背景的社会关系网的深化活动。
"作品在现场,生发出和空间或参观个体体验关联的情境场"
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的作品是艺术对日常生活的介入与思考。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作品,每个人以充满生命力的态度独立思考,拥有自由自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都是艺术家。自由,等于创作,等于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创作的表現,创作也是人类存在的唯一可感形式。
在这个"艺术家不在场"的核心概念中,为了削弱艺术家通常在艺术展览中夺走的社会关注度,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着重强调艺术作品本身在展示空间中具有的特殊能量,所以展览的主题延展至"艺术家不在场,艺术在现场",以强调这个"在场感"。参展作品应当和自身所处的现场环境发生信息关联,或者和在地观看的人群发生各种情感流的交换,激发观看者由于自身生活体验而引发的思想共鸣或情绪激荡。当作品和展览场地发生关联的时候,它不再成为到任何展示空间都可以释放出等值感官信息的一个"知觉物件",而是成为存在于这一个"特定场"的元素之一,并和这个"场"联姻,从而整合为一件新的,特定的艺术作品。于是,整个展示区域包括进入展示区域的这个元素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情境场",类似一个真实发生的"活"的"造梦空间",给予观看者充分的"带入"感。而当作品和观看者的个体体验发生关联的时候,它也不再成为一个客观而隔膜的,或者强行拖拽观众视觉的封闭性"招揽"物件,而成为一个自然刺激观众心理的一个开放性"合作"物件,让观看者主动进入作品的创作过程,参与作品的制作,在展览期间形成一个延续性,渐进性的艺术活动,从而改变观看者的"旁观"性。
策展人借用行为艺术家玛瑞纳·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艺术家在场"标题,引发出"艺术家不在场"的理念,并邀请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的12位优秀青年当代艺术家,用绘画、装置、行为和数字影像等表现形式,共同以匿名方式参展,来探讨有关身份、性别、现实、生命、时空等议题。展览尝试抹去"艺术家"这一社会身份的"姓名"效应,让艺术展览回归对艺术品的诉求,并在其背后的创作理念中释放出最大的美学能量,来自主完成"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这一纯粹的信息流交换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以作品为主角,向参观者呈现艺术创作和展示空间之间的情境关系,抑或是和参观者的个体体验之间发生情绪关系。
创意发动!--琨廷艺术实验计划公益项目是由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WIFA)发起,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三家重量级学术单位,共同关注当代艺术发展的"变量"、倡导艺术实践中的新观念、新材料、新方法,推进超越权力、超越体制的组织方式和创作方法的实验艺术,特别为有想法、有创意的人,提供一次展览的机会。经过评选,共有七个展览方案最终入围。
策展人序言
"艺术家不在场,我们只关注现场作品本身"
当全球的现代艺术家们集体执着地追随着上世纪"艺术英雄"们诸如杜尚,博伊斯和安迪·沃霍尔的脚步,不断地试图闯入或挣扎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视野中时,是自发地还是迎合地"做艺术",这个问题一直充满了意味。对于一个不论是"信息独享"还是"情感阻断"都无比艰难的时代而言,但凡抱存着些许旧式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们,还都在坚持着所谓艺术本体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存在"的创作理念。自主自发的制造艺术,通过作品去触摸内心的肌理,塑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脱离日常生活,进入"众神殿堂"的意识空间,这些通通成为艺术家们毕生难以实现然而又日复一日发生着的白日梦。然而,相信每一个生存在都市艺术生态圈内的艺术家,都时刻体会到所有所谓"自由独立"的浪漫主义创作情怀并不是一条"务实"的道路。艺术家中的大部分也拥有自然人性的各种享受目标,需要在人生的重要阶段获得因为物质充沛而带来的现实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价值感,期待万众瞩目和为人所爱。问题是,随着艺术回到"日常生活"、"社会政治"或"商业大众"的宣言不断被后世解读和践行,但凡吻合时代审美和视觉需求的"明星艺术家",是否在一次次的开幕亮相中,逐渐以牺牲独立创作和自我思考为代价,蜕变为一张张艺博会,拍卖会和名利场的品质证明?艺术家带着优雅的扮相和亲和的微笑登场,配合好莱坞制式的快热效应和升值驱动力,为艺术经纪,策展人或收藏家们提供预期可控的可观回报。在这个生态圈里,艺术家的"身份名片"变成比其作品更有力的销售标签,是否存在这样充分的可能性,即在商业的迷人光环下,那些曾经生猛新鲜的艺术家们原发的创作能量在年复一年的受人追捧和自我复制中不断地被消解,最终成为仅仅证明自身作为"成功艺术家"的一个市场符号。
这个展览所要讨论的是,当你拿到一张印刷精美的艺术展开幕式邀请函,驱使你前往参观和结识的是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本身,还是套用近年来流行的音乐会标题,即"艺术家和他的朋友们"?换句话说,对于一场充满期待的艺术品展示,公众关注的到底应该是艺术家作为创作者背后的艺术力量,还是萦绕在其明星身份周边的社会资源、权力和财富潜力?我相信艺术展览是以向大众普及当代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平台为己任,向全体艺术专业学习者和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全体大众,传达出正确的艺术导向,即知会艺术品自身所带来的审美提升,而不是领略一代又一代的艺术明星如何的被塑造成型。我们不要被艺术家的名字所倾倒,我们需要被他们的作品所倾倒。因此而发,这个展览将借用前南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瑞纳·阿布拉莫维奇于2010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作品"艺术家在场"的名称,形成"艺术家不在场"这个核心概念,来探讨艺术家的独立创作和实现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展览将以艺术家"集体消失"的方式呈现,所有参展作品标签或印刷品中将不出现任何艺术家的身份信息,全部参观者将只看到作品本身并与其对话。如果参展作品的审美意义足够直指人心和撩拨心弦,相信每一位观看的人都会比以往更加的专注和投入于感知作品自身和展示空间结合之后释放出来的巨大美学能量,而不是在礼节性的简单巡视之后,就集体将开幕现场转变为一个仅仅是带着艺术品背景的社会关系网的深化活动。
"作品在现场,生发出和空间或参观个体体验关联的情境场"
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的作品是艺术对日常生活的介入与思考。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作品,每个人以充满生命力的态度独立思考,拥有自由自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都是艺术家。自由,等于创作,等于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创作的表現,创作也是人类存在的唯一可感形式。
在这个"艺术家不在场"的核心概念中,为了削弱艺术家通常在艺术展览中夺走的社会关注度,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着重强调艺术作品本身在展示空间中具有的特殊能量,所以展览的主题延展至"艺术家不在场,艺术在现场",以强调这个"在场感"。参展作品应当和自身所处的现场环境发生信息关联,或者和在地观看的人群发生各种情感流的交换,激发观看者由于自身生活体验而引发的思想共鸣或情绪激荡。当作品和展览场地发生关联的时候,它不再成为到任何展示空间都可以释放出等值感官信息的一个"知觉物件",而是成为存在于这一个"特定场"的元素之一,并和这个"场"联姻,从而整合为一件新的,特定的艺术作品。于是,整个展示区域包括进入展示区域的这个元素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情境场",类似一个真实发生的"活"的"造梦空间",给予观看者充分的"带入"感。而当作品和观看者的个体体验发生关联的时候,它也不再成为一个客观而隔膜的,或者强行拖拽观众视觉的封闭性"招揽"物件,而成为一个自然刺激观众心理的一个开放性"合作"物件,让观看者主动进入作品的创作过程,参与作品的制作,在展览期间形成一个延续性,渐进性的艺术活动,从而改变观看者的"旁观"性。
编辑:杨珊珊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