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易变——“水墨艺术”的当代变生隆重开幕
0条评论
2015-11-12 14:19:4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1/1]
毕可燕《别有洞天之三十》34x138cm 纸本水墨 2015
董仲恂《秋江叠翠》109×248cm 纸本水墨 2014
顾顾《统万城》68cm×68cm 纸本水墨 2015
韩朝《大风景之29》68x45cm 纸本水墨 2014
贾秋玉《深色风景》60cm×98cm 纸本水墨 2013
韩振刚《汲水图》纸本水墨 120x240cm 2015
石荣强《幻·象》纸本水墨 144x367cm 2015
沈沁《Face No.21》420x270cm 纸本水墨 2011
吕鹏《空城时代》纸本彩墨 72x217cm 2010
孙志钧《草原行旅》68×136cm 纸本水墨 2014
张文华《青藏高原》68x68cm 纸本水墨 2015
作为古代中国绵延千年一种艺术形式,水墨艺术有着自身的光辉历史,其间既有无数画工画师的精勤努力,更有无数文人名士的探讨发挥,尤其在近百年的东西古今之争中,水墨更以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语境为背景,被视为一种延续传统艺术香火、表彰传统文化理想的样本而宠辱一身,并以"中国画"之名,象征着与西洋艺术相异而互补的艺术理念和文化理想。
自上世纪80年代李小山以"中国画穷途末路"宣判中国画的终结命运以来,在以革命和前卫追求为主旨的艺术家群体中,"水墨"一词便开始替代"国画"而以一种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姿态,不断地演化并变生为包括"抽象水墨"、"实验水墨"、"都市水墨"在内的众多新名称。
虽然每一个阶段的水墨变种都不乏"激起千层浪"的震动能量,但无论是创作者、评论者还是收藏者,似乎都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变种而心满意足。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水墨这种延续千年的艺术形态才具有如此强大的新陈代谢能力,不断地以更名、变形、变象的方式演绎并书写着自身歧路多舛的历史寓言。
80年代的"抽象水墨"因其对个性化和自我价值的强调而与之前的艺术形态形成对比,并在符合当时文化逻辑的基础上为自身赢得了一席之地。但"抽象水墨"由于难逃西方抽象影响之嫌,容易被看作是西方形式主义抽象艺术的水墨变体,从而使得传续千年的"水墨精神"只留下材料和技法的空壳,内部的精神气韵却被假想的西方艺术劲敌抽空了,因此很快不了了之。
90年代的"实验水墨"因不满于抽象水墨的形式主义倾向,而强调水墨艺术应该进一步拓展和开放自身的变异空间,通过与符号挪用、材料拼贴、行为表演、装置现场等"更当代"方式的嫁接而发出另谋出路的呼声。但是,虽然艺术家们希望借用古代中国的视觉文本、技术经验而与西方流行的当代艺术创作方式相结合,但水墨自身的现代转向问题并不能通过西方样式和方式的引入而得到解决,这种做法只是"另起一行"的策略,而上一段落未写完的文句仍然难以处理"文气不通"的旧弊,最终落得个虎头蛇尾的结局。
至于"都市水墨"则是企图从主题上突破山水花鸟等前现代中国的审美趣味,将关注点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诗意生活转移到当代人的现实境遇,用人群攒动的"都市"替换旧时代画面中山野荒林的"郊外"。但都市水墨就像都市油画、都市雕塑、都市版画一样,原本就是一种逻辑不通的"应急措施",既与水墨精神的传续问题无关,也与水墨形态的当代转型无涉,用"都市"这个定语来修饰"水墨",实在是隔靴搔痒的权宜之计,至多被视作水墨艺术的都市形态,而不能反过来用"都市"去化约或规避水墨艺术遇到的诸多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抽象水墨、实验水墨、新水墨还是其他的××水墨,"如何水墨"其实并非问题的核心,而如何在百年来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语境中,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东西方古典艺术中的有效营养,将水墨、工笔、绘、画、制、作还原为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手法,提出既能与当代文化语境呼应,又能与东西方艺术经验对话的"文化价值观"和"艺术方法论",让水墨创作从族群历史、本土问题的纠结中跳脱出来,转化为一种与艺术家"个体气质"明确相关的艺术表达,彰显艺术家在思维方式层面的自我锤炼、历史反思和当下关照,使水墨创作的主题、理念、技巧、方式、面貌等各个方面都能充分呈现艺术家在"文化思考力"和"艺术创作力"方面的独特气质,才能够使国人心中的"水墨魔咒"不攻自破,也才真正能够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实现水墨的当代再兴,而不止于将水墨生硬地植入当代。
因此,本次展览大胆地将多种不同面貌的水墨艺术作品集合起来,通过"尺度--水墨文脉的重构"、"格物--新工笔的探索"、"破戒--水墨革新的再出发"等分主题,尝试性地将18位艺术家的作品分置于3个不同的展览空间,呈现"水墨艺术"的当代变生,这些作品或许并不能准确地规定水墨在当代发展的必然路径,但却无一例外地努力于描述艺术家们在水墨传统文脉与当代文化生态间的平衡努力。前人创造的古典的辉煌既是我们无法消解的艺术基因,更是我们不应漠视的文化现实,而以古典为基础的理性变革和有效生发,才是探索水墨艺术当代转型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武湛
2015年10月29日
万荷美术馆
自上世纪80年代李小山以"中国画穷途末路"宣判中国画的终结命运以来,在以革命和前卫追求为主旨的艺术家群体中,"水墨"一词便开始替代"国画"而以一种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姿态,不断地演化并变生为包括"抽象水墨"、"实验水墨"、"都市水墨"在内的众多新名称。
虽然每一个阶段的水墨变种都不乏"激起千层浪"的震动能量,但无论是创作者、评论者还是收藏者,似乎都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变种而心满意足。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水墨这种延续千年的艺术形态才具有如此强大的新陈代谢能力,不断地以更名、变形、变象的方式演绎并书写着自身歧路多舛的历史寓言。
80年代的"抽象水墨"因其对个性化和自我价值的强调而与之前的艺术形态形成对比,并在符合当时文化逻辑的基础上为自身赢得了一席之地。但"抽象水墨"由于难逃西方抽象影响之嫌,容易被看作是西方形式主义抽象艺术的水墨变体,从而使得传续千年的"水墨精神"只留下材料和技法的空壳,内部的精神气韵却被假想的西方艺术劲敌抽空了,因此很快不了了之。
90年代的"实验水墨"因不满于抽象水墨的形式主义倾向,而强调水墨艺术应该进一步拓展和开放自身的变异空间,通过与符号挪用、材料拼贴、行为表演、装置现场等"更当代"方式的嫁接而发出另谋出路的呼声。但是,虽然艺术家们希望借用古代中国的视觉文本、技术经验而与西方流行的当代艺术创作方式相结合,但水墨自身的现代转向问题并不能通过西方样式和方式的引入而得到解决,这种做法只是"另起一行"的策略,而上一段落未写完的文句仍然难以处理"文气不通"的旧弊,最终落得个虎头蛇尾的结局。
至于"都市水墨"则是企图从主题上突破山水花鸟等前现代中国的审美趣味,将关注点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诗意生活转移到当代人的现实境遇,用人群攒动的"都市"替换旧时代画面中山野荒林的"郊外"。但都市水墨就像都市油画、都市雕塑、都市版画一样,原本就是一种逻辑不通的"应急措施",既与水墨精神的传续问题无关,也与水墨形态的当代转型无涉,用"都市"这个定语来修饰"水墨",实在是隔靴搔痒的权宜之计,至多被视作水墨艺术的都市形态,而不能反过来用"都市"去化约或规避水墨艺术遇到的诸多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抽象水墨、实验水墨、新水墨还是其他的××水墨,"如何水墨"其实并非问题的核心,而如何在百年来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语境中,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东西方古典艺术中的有效营养,将水墨、工笔、绘、画、制、作还原为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手法,提出既能与当代文化语境呼应,又能与东西方艺术经验对话的"文化价值观"和"艺术方法论",让水墨创作从族群历史、本土问题的纠结中跳脱出来,转化为一种与艺术家"个体气质"明确相关的艺术表达,彰显艺术家在思维方式层面的自我锤炼、历史反思和当下关照,使水墨创作的主题、理念、技巧、方式、面貌等各个方面都能充分呈现艺术家在"文化思考力"和"艺术创作力"方面的独特气质,才能够使国人心中的"水墨魔咒"不攻自破,也才真正能够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实现水墨的当代再兴,而不止于将水墨生硬地植入当代。
因此,本次展览大胆地将多种不同面貌的水墨艺术作品集合起来,通过"尺度--水墨文脉的重构"、"格物--新工笔的探索"、"破戒--水墨革新的再出发"等分主题,尝试性地将18位艺术家的作品分置于3个不同的展览空间,呈现"水墨艺术"的当代变生,这些作品或许并不能准确地规定水墨在当代发展的必然路径,但却无一例外地努力于描述艺术家们在水墨传统文脉与当代文化生态间的平衡努力。前人创造的古典的辉煌既是我们无法消解的艺术基因,更是我们不应漠视的文化现实,而以古典为基础的理性变革和有效生发,才是探索水墨艺术当代转型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武湛
2015年10月29日
万荷美术馆
编辑:徐啸岚
延展阅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