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杨劲松作品展”开幕
0条评论
2015-11-12 14:29:4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雪泥鸿爪"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两句,亦可写成"鸿爪雪泥",通常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以此为展览标题,恰为艺术家当下心境的微妙象征--从川美读书到德国游学再到北京十年,20年的艺术学习、创作和探索,有激进的艺术表达、有艰辛的自我突破、更有步入中年时的内省与沉静,其间风雨甘苦自知。
青年时代的杨劲松,置身于中国当代艺术瞬息万变的思潮激变之中,在学院平静的一方天地中,发现了"日常"特有的艺术张力,创作了《自画像》、《蜜月》等一系列作品,通过繁琐的细节描绘和膨胀的视觉结构形成了自己的早期风格,成为西南地区当代艺术新力量的代表人物。研究生期间远赴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游学经历让杨劲松眼界大开,并从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情结中出走,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也随之陡变,画面中原本精致乖巧的细节描绘被尺幅巨大的宣泄性艺术表现所替代,血肉模糊大鱼、西瓜和张扬的笔触,宣扬着艺术家对某种超稳定文化秩序和艺术成规的反思与批判,一时成为欧美主流刊物(《纽约时报》)宠儿。而北京生活的十年,则让杨劲松进入另一种沉静的艺术思考。这期间,他不但继续着一贯的油画创作,而且开始了临池写字的书法日课,从碑帖临摹到佛经抄写,书法艺术强调的结字、章法和内在修为,为他的油画创作供给了全新的艺术养分,进而通过对宋元经典绘画的互文性转译和挪用,探索书写性油画在主题与样式上的东方特质,并使其创作进入了与早期相异的全新阶段。
然而无论是早期的细密绘画还是后来的表现性创作,亦或是近来的书写性探索,杨劲松的作品总是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诗人式的敏感和自我突破的努力,他坚持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以对绘画方式的不断调整,探索着个人的艺术表达与当代文化语境间的动态平衡,而无论是对"日常细节"的描绘性捕捉还是对"生活感受"的表现性呈现,都体现了艺术家诗人式的敏感、谨慎和对艺术创造性的不懈追求。
本次展览呈现的《无题》、《观自在之二》、《家居日誌》、《微暗的火》四件作品前后跨度近20年,这些标点性的作品是杨劲松艺术生涯各个阶段的"雪泥鸿爪",然而通过对20年艺术创作历程的回溯我们却能够看到那个不断自我审视、求新求变、"鸿飞哪复计东西"的杨劲松。
武湛
2015年10月30日
青年时代的杨劲松,置身于中国当代艺术瞬息万变的思潮激变之中,在学院平静的一方天地中,发现了"日常"特有的艺术张力,创作了《自画像》、《蜜月》等一系列作品,通过繁琐的细节描绘和膨胀的视觉结构形成了自己的早期风格,成为西南地区当代艺术新力量的代表人物。研究生期间远赴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游学经历让杨劲松眼界大开,并从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情结中出走,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也随之陡变,画面中原本精致乖巧的细节描绘被尺幅巨大的宣泄性艺术表现所替代,血肉模糊大鱼、西瓜和张扬的笔触,宣扬着艺术家对某种超稳定文化秩序和艺术成规的反思与批判,一时成为欧美主流刊物(《纽约时报》)宠儿。而北京生活的十年,则让杨劲松进入另一种沉静的艺术思考。这期间,他不但继续着一贯的油画创作,而且开始了临池写字的书法日课,从碑帖临摹到佛经抄写,书法艺术强调的结字、章法和内在修为,为他的油画创作供给了全新的艺术养分,进而通过对宋元经典绘画的互文性转译和挪用,探索书写性油画在主题与样式上的东方特质,并使其创作进入了与早期相异的全新阶段。
然而无论是早期的细密绘画还是后来的表现性创作,亦或是近来的书写性探索,杨劲松的作品总是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诗人式的敏感和自我突破的努力,他坚持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以对绘画方式的不断调整,探索着个人的艺术表达与当代文化语境间的动态平衡,而无论是对"日常细节"的描绘性捕捉还是对"生活感受"的表现性呈现,都体现了艺术家诗人式的敏感、谨慎和对艺术创造性的不懈追求。
本次展览呈现的《无题》、《观自在之二》、《家居日誌》、《微暗的火》四件作品前后跨度近20年,这些标点性的作品是杨劲松艺术生涯各个阶段的"雪泥鸿爪",然而通过对20年艺术创作历程的回溯我们却能够看到那个不断自我审视、求新求变、"鸿飞哪复计东西"的杨劲松。
武湛
2015年10月30日
编辑:徐啸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