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下午3点,由共青团龙泉驿区委员会主办,龙泉驿区青年(大学生)文化创意孵化园承办,V-艺术空间、巢-艺术中心协办,张华东担任策展人,陈瑞峰担任学术主持的“以小见大——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洛带古镇府兴街18号V-艺术空间拉开帷幕,展期持续一个月。参展艺术家共计36位,他们分别是陈伟才、代磊、方伟绩、付小明、郭家伶、侯俊杰、胡俊、江云涛、姜威、蒋兴、焦全、金磊磊、李勇、李志君、李平、李忠、梁治远、刘超、刘芸、蒲鹏、曲向东、滕亚红、王阔阔、王薇、王小双、魏震、文豪、修伟、谢奕飞、徐可沁、张爱林、张梦予、张少博、张做客、赵烨鑫以及周志明。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以小见大——当代艺术邀请展”举办的第二届。首届于去年9月27日在V-艺术空间正式启幕。自开展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两百幅艺术作品,题材涉及人物、山水、花鸟等等,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作为“以小见大——当代艺术邀请展”的主办方,共青团龙泉驿区委副书记陈燕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以小见大——当代艺术邀请展”作为龙泉驿区青年(大学生)文化创意孵化园的品牌文化艺术项目,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展览以选拔、扶持、表彰、推广优秀青年艺术家为目的,以繁荣当代文化为己任,旨在以“小”发现生长中的真实美、以“小”人物视角展现烘托生命的原始活力,以“小”环境见“大”艺术,以“小”扶持见“大”关爱,展现新时期、新时代艺术青年的生命活力,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参与、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构建起系列、多元的文化活动形态,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艺术家群体的文化创造才能。
在艺术里“以小见大”的作品通常是潇洒的,是随性的,甚至是不羁的。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彰显的是文人士大夫超脱尘世,不求闻达的胸怀。而杜尚那惊世骇俗的“小便池”则充分体现了这位当代艺术开山鼻祖的睿智和幽默。二者虽年代、背景、出身都相距甚远,但内在思想却有相通之处,都敢于“小”,或者说是不屑于“大”。正是这一份不屑和它的不功利性,它才可以最自然最真实的映射出所谓的个人的和时代的“大”。
为什么会以一个哲学词汇“以小见大”去命名绘画展览?在策展人张华东看来,这大概是当代的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以往的绘画要么服务于政治、宗教,要么是记录影像的工具。绘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这么“独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具有开放性和传播性。“绘画是一个外化过程,画家的想法、感受等等在一笔一画不经意间外化成色彩、构图、笔触等等视觉元素,而观看绘画则是内化过程,这色彩和笔触通过观者的视网膜进入大脑产生感受和思考。这一外一内的过程中,观者也许会在某些笔触和颜色中受到一丝启发或者感觉到难以抑制的热情或是严密的逻辑,但未必是作者本意但却有必然联系。而这个“见”需要一个过程,准确的说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作者在生活中所见所闻会不自觉的呈现到画面中,而观者的阅历也同样会参与解读和欣赏绘画当中,这未必是自觉地,但却是这种独特的交流所必不可少的。”
学术主持陈瑞峰在展览序言《反观内视》中谈到,今天的展览是反观内视,展示反思。反思的意义就是不断的追问自己。“每个生命需要自己的态度,便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绘画亦是如此。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的加工表明他的拒绝力态度。……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倔强的坚持自我,情感应该处在苦难和阳光中。当虚伪走在事物前面,就会感到一阵难过。多数绘画越来越言过其实,棱角是艺术家基本的气质。有些事情总在描述总在模糊的界定,还好我们有自己的棱角去抵抗。”
青年批评家邓旭在致辞时谈到,展览关于“大小”的命题很有价值。佛家云“须弥藏于芥子”,大者,大如须弥世界,气魄如鲲鹏扶摇九天,伸展若垂天之云。而大千世界却藏于一棵小小的芥子,所谓芥子就是一粒谷米,也可以说是一颗种子,大世界的丰富多彩都孕育于这颗小小的种子,孕育于今天30几位青年艺术家年轻的心灵。艺术之“大”往往无边无际,不可把握,但一颗艺术的心灵却能实现对这广袤无垠的承载,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也是今天这个小小的展览的魅力与价值,它可以以小见大,以小容大,以小成大!同时,除了“大小”,他个人也有了一个关于艺术“上下”问题的感受,艺术对于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青年艺术家们也可谓“上下求索”,艺术之“上”我们执着的追求探索;艺术之“下”我们更感动彼此的相遇相亲。我们在艺术的名义下相聚一起,一起畅谈、一起踢球、一起喝酒,这是艺术带给我们另一份更珍贵的感动。在此也由衷感谢共青团龙泉驿区委员会对这颗小小种子的关心与浇灌。
最终获得2015年下半年度“新锐艺术奖”的青年艺术家情况如下:
新锐艺术之星奖:姜威
新锐艺术新星奖:王小双、金磊磊
新锐艺术新人奖:修伟、周志明、刘超
新锐艺术优秀奖:张檬予、江云涛、滕亚红、张做客、张爱林、李忠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