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下午4点,由成都当代美术馆、四川菌思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办,鲁明军担任策展人的“林中路——李宁个展”在成都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展示了艺术家近四年创作的三个系列的水墨作品,它们分别是《林中路》、《破碎》、《笔记》三个系列,作品数量为78幅。
艺术家李宁的工作室位于北京黑桥,为什么将个展放在成都来做?他表示自己很喜欢成都这座城市,与主办四川菌思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后一直在考虑将展览定在哪座城市来举办,出于气候以及准备作品的时间考虑,最终定在了成都。自己的作品与传统的绘画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大概每幅作品的创作周期为半个月之久。
在策展人鲁明军看来,历史与人文常常被所谓的水墨画家作为一种传统认同的自我标榜,但无论唐五代两宋的天文气局,还是元明清民初的士人道统,都被李宁一概视为可供汲取和吸收的知识资源和图像母题。“林中路”(Holzwege)是出现在艺术家李宁作品中最多的一个意象。李宁并没有读过海德格尔,也不知道在海氏这里“林中路”到底寓意什么。不过,李宁画面中的压抑和神秘倒是很符合海德格尔“林中路”的诗意。李宁画面中的晦暗和幽光或许正是他的一种心理暗示和精神的隐喻,即使我们不认为这是一种海德格尔式沉思的结果,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排解焦虑和压抑的一个渠道和途径。更何况,“烦心”本身在海德格尔这里,就是一种存在,或者说是一种“是之为是”的状态。
在批评家皮道坚看来,李宁以传统水墨材质为媒介,绘画作品中总有一股莫名的孤独感袭来,莫名而强烈,挥之不去。水墨媒材的独特韵味似曾相识;画面的陌生感则引人入思,二者之间的背离似乎暗藏玄机,不由得让人怀疑这可能是艺术家设置的机关。李宁的新作十分“另类”,与我们熟悉的流行水墨艺术作品,包括传统的写意、工笔和当代的抽象、实验都大相径庭:焦点式的满画面图式与“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传统水墨写意画拉开了距离;具象的、非表现亦非符号化的情境呈现又有别于以象征与表现手法为主要艺术语汇的当代实验水墨。这一“另类”特质,造就了其作品叙事性的莫测高深。画题“名山入海”仅作字面上的理解似有“沧海桑田”的意思,更深层次的解读务必涉及其作品的叙事逻辑和叙事维度,这种深层次的解读通常是冒险的,但往往也是引人入胜的,应该说这恰恰也是李宁的水墨叙事之魅力所在。
据悉,展览从11月22日起将持续至11月29日,有兴趣的观众可前往成都当代美术馆观看展览。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