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揭晓 加拿大评论家David Balzer获一等奖
0条评论 2015-12-01 02:11:2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颁奖典礼现场

2015年11月29日,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颁奖典礼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举行。加拿大David Balzer获得大奖, 中国的张未和美国的Andrew Weiner获二等奖。大奖得主将获得奖金6000欧元,同时获得2016年春天在上海交流两周的全额资助;二等奖奖金2000欧元。
 
\
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荣誉主席、国际艺术评论奖评委主席Henry Meyric-Hughes为二等奖获得者张未颁发证书

IAAC由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办、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及安信信托·至美空间承办、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协办、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及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赞助。
 
全球化和消费至上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的日常思考与阅读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显得支离破碎,于艺术评论而言尤其如此。IAAC设立的目的之一便是鼓励持续、公正的关于当代艺术的写作,远离过热的市场压力和社会压力,创造一个供人们思考的空间。
 
\
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主席Marek Bartelik致辞

本届IAAC共收到中、英文稿件261篇,其中180篇为英文投稿,中文投稿81篇。英文投稿来自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加拿大、埃及等,甚至还有黎巴嫩、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等中东地区的国家,共计47个国家和地区。中文投稿则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香港、杭州、台湾等地区,也有来自法国、美国、英国和德国等海外华人的投稿。
 
广泛的地区性让本届作品更加多元化。IAAC评委主席Henry Meyric-Hughes表示:“本次收到的作品涉及范围之广,类型之多,给评审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表明,即使如今的媒体并没有给予这类写作应有的空间,但我们从不缺乏优秀的作品和优异的鉴赏能力。”
 
\
获奖者张未与嘉宾合影

本届IAAC在延长了征稿时间、给予作者更多思考和筹备时间的同时,还做了一个细节性改动,即对文章字数提出英文1500字或中文2000字的要求,这是为了鼓励作者摆脱展览画册邀稿(catalogue essay)那类冗长的论文式写作,回归到内容本身做深入的评论。在如今各种各样的宣传式文学中,这样的创作尤其珍贵。
 
本届IAAC邀请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主席Marek Bartelik、《帕克特(Parkett)》杂志出版人Dieter von Graffenried、资深策展人及艺术史学家皮力、国际双年展协会(IBA)主席李龙雨、皇家艺术学院院长Juan Cruz担任评委。
 
经过严格的匿名审评之后,来自加拿大的大卫•鲍尔泽(David Balzer)获得了本届IAAC一等奖,中国的张未和美国的安德鲁•韦纳(Andrew Weiner)获二等奖。
 
一切关于艺术的写作,都是思想、灵感和观念的传达。评审团认为,大卫·鲍尔泽的作品《Douglas Coupland Doesn’t Care About You》用轻盈的语言完美地表达了其艺术评论主题。而其作品涉及到的广度,更显示了作者明锐的鉴赏能力,深深抓住了读者的关注。
 
今年投稿的中文作者主要由学生、自由写作者、艺术管理者和策展人构成,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评论方向更为年轻和自由,令人惊喜。而英文投稿作者则多为策展人或专业评论家、自由写作者、艺术家和学生。
 
评委在所有投稿中遴选出共20篇入围文章,之后将会以原文和译文双语形式集结成书,于2016年春出版。
 
在本届IAAC的评审过程中,评审团注意到了两种主要的趋势:一种为学术话语形式,其更多地致力于分析作品的理论基础;而另一种则具有即时新闻性,将作品准确地定位在公共领域。而最好的写作是这两者的结合,这恰恰也是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宗旨:坚持和鼓励一种面向公众的、有想法有智慧却不囿于专业领域的写作方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奖还得到上海市、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获奖者简介
一等奖:大卫·鲍尔泽(David Balzer)
现居多伦多。作家、评论家、老师。他为《卫报》《环球邮报》《现代画家》《信徒》等诸多报纸杂志撰写艺术及文化类文章。目前已出版两本著作:短篇小说集《Contrivances(发明)》及《Curationism: How Curating Took Over the Art World and Everything Else(策展主义:策展如何统治艺术世界及其它)》。他也是《MOMUS》杂志的特约编辑,以及《Canadian Art》的副主编。
获奖文章:Douglas Coupland Doesn’t Care About You  
所评展览: Social Media and Interactive Art, Artist as Archivist and Curator
 
二等奖:张未
青年学者、策展人、艺术家,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博士候选人,同济大学哲学系硕士,建筑自动化学士。从事中国当代文化研究、艺术评论、游戏理论与策展工作。出版物有《21世纪文化地图》(系列丛刊)、《文化批评——文化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合著)、《当代艺术的边界》(即将出版)。长期为国内众多学术期刊及艺术杂志供稿。
获奖文章:被扯断腰带的卡巴科夫
所评展览:伊利亚和艾米莉亚•卡巴科夫:理想之城
 
二等奖:安德鲁·韦纳Andrew Weiner
目前在纽约大学史丹赫学院艺术系担任艺术理论与艺术评论课程助理教授。之前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策展实践硕士项目中,教授艺术理论以及给予研究指导。2011年,Andrew Weiner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主题为1968年左右西德和奥地利美学及政治关系变化。他的研究旨在探索当代艺术、批评哲学、媒体及政治之间的回路,并为ART Margins、Grey Room、Afterall、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以及Texte zur Kenst等各类刊物撰文。他同样也撰写与艺术家相关的文章,涉及艺术家包括Mathias Poledna、Joachim Koester、Etel Adnan、and Rabih Mroué。目前Andrew Weiner正在编辑一本论文合集,讨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的话语形式。本书将于2016年出版。
获奖文章:Surround Audience
所评展览: Biennialism, New Media Art, Globalization

编辑:王乾龙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