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快讯】匡时2015秋拍:张大千《溪山高隐图》1200万元落槌
0条评论 2015-12-04 20:04:53 来源:99艺术网 
2015年12月4日,北京匡时2015年秋拍“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拍卖场内人气十足,座无虚席,场内外藏家竞拍激烈。其中,张大千于1947年创作的《溪山高隐图》以680万元起拍,在经过多番竞价争夺后,最终以1200万元落槌。此拍品此前估价为800万-1200万元人民币。
 
张大千 溪山高隐图
张大千《溪山高隐图》立轴 纸本
尺寸:137×60cm 创作年代:1947年作
落槌价:1200万元 估价:800万-1200万
 
《溪山高隐图》
 
本幅创作于1947年,写于「潇湘画楼」。按大千先生同月所作《沧浪渔笛》题曰“背临于成都”,本幅却未明示地点,但在相若时间,他自蓉抵滬,居于李秋君寓所,筹办在当时展览,故极有可能写成于刚抵上海之时。
 
黄鹤山樵为元四家之一,笔墨对后世山水画发展影响尤深,历来师从追效者众。大千与古人血战,涉猎各家,追源溯始,王蒙自是其步武的对象。他早期在藏画上已题:“元四家中以黄鹤山人法门最为广大,明清作者无不师之。即不羁如方外二石,亦不能越其藩篱也。”大千本身就是综汇诸家技法而集大成者,故对“法门最为广大”如王蒙,岂不付全力而钻研探究呢。
 
王蒙真迹传世甚少,据传申教授在论文中统计大千先后所藏至少九帧,这些自然成为他最佳的学习对象。早于三十年代,他笔下已有临仿黄鹤山樵的作品,用功最勤、临仿最为密集的时期应属四十年代中后期。此时,大千返自敦煌,得法于石窟艺术,又值壮岁,阅历、眼光以至技法融贯的掌握连用,已届鼎盛期,也是其传统笔墨创作的高峰期。以集大成之全面技法去了解、汲收并重现“法门最为广大”的王蒙的笔端造化,既是他反复演练以至通盘掌握的过程,也是挑战古人取得成果的显现。所以,他一临再临,甚至三临同本,除了充分体现对所临作品之透澈理解,笔墨操纵自如,因而达到逼肖程度高,且摄其神韵,而每一遍也随着修养日深致生变化,每有所悟也显露于临本中。如《夏山隐居图》、《林泉清集》、《雅宜山斋》等俱有多帧临本。
 
《溪山高隐图》为王蒙名迹之一,现藏上海博物馆。大千在1937年即有临此本,也是其笔下最早临摹王蒙作品之一。画上录叔明论画诗“老来渐觉笔头迂,写画如同写篆书;黄鹤一峰山馆静,道人正是午参余。”丁亥十一月,笔下再有临本,同录上本题诗。再者,就是本幅构图比较,“丁丑”本与本幅和原迹最为接近,布局位置相当精准,只是细节描写更见繁密精细。本幅图中山石背后弯入处有茅舍三间,前后排列,正中者有高士对坐,或似捧书朗读,又似乎谈经论道;侧房内有内眷倚门窥探;临崖处,沿江筑亭,高士亭中凭栏眺望,两僮侍酒在傍。人物在诸临本中最众,且于前景岩上所植松树,挺拔高耸,姿势造型不一,横枝密披松针,结聚如盖,其尖细处见用笔锐而有劲,极得虬松体态的质感。茅舍背后层峦叠障,峰峦结聚似交搭,中间部分如深陷成谷,其解索皴的应用自如,在线条纵横交不规则中,山峦肌理异现,而神韵具备,尽摄山樵之精髓矣!

编辑:成小卫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